寬中祛痰丸

KUAN ZHONG QU TAN WAN | 更多圖表

熱性指數

12

寒性指數

18

複方歸經比例

肺經 26%
脾經 16%
肝經 13%
胃經 10%
心經 9%
膀胱經 9%
大腸經 9%
腎經 4%
肺經
脾經
肝經
胃經
心經
膀胱經
大腸經
腎經

最後更新日:2024-02-04

主治功效


中藥方劑「寬中祛痰丸」

寬中祛痰丸是中醫中藥常用的方劑,具有祛痰、止咳、化痰、散寒、活血化瘀的功效。主要用於治療痰飲引起的各種症狀,如胸悶、嘔吐、噁心、頭昏眼花、腰腳疼痛等。

中藥方劑「寬中祛痰丸」組成介紹

麻黃: 性辛溫,具有發汗解表、利水消腫、止咳平喘、散風寒等功效。常用於治療風寒感冒等表證疾病。

生薑: 性味辛溫,具有散風寒、發汗解表、止咳化痰、降氣、補陽、健脾胃、解毒、止嘔、祛風除濕、活血化瘀等功效。可以單獨煎湯服用,也可以與其他中藥材配伍使用。

半夏: 具有溫化寒痰、止咳化痰、止嘔、降氣、燥濕、利水消腫、散結等功效。溫暖肺氣,使痰液化解,鎮咳祛痰,消除嘔吐,幫助降低血壓,減少水腫,散結消腫,適用於咳嗽、哮喘、嘔吐、腹脹、水腫等症狀。

陳皮: 性溫,味苦、辛,歸脾、肺經。具有理氣行氣、止咳化痰、健脾胃、消食化積、燥濕、活絡止痛等多種功效。

荊芥: 性微溫、味辛,具有散風寒、發汗解表、祛風除濕、止癢、止血、活絡止痛、透疹、消食化積、斂瘡等功效。常用於治療感冒、風寒、風濕痛、關節炎、皮膚瘙癢、外傷出血、瘀血、頭痛、肌肉痠痛、關節疼痛等症狀。

硃砂: 具有清熱瀉火、安神、清熱解毒、止咳化痰、解毒、潤肺、清熱利尿、補氣、清肝明目、化痰止血等功效。主要用於治療溫熱病邪、熱入心包、神昏譫語、心神不寧、煩躁不眠、咽喉腫痛、咽物妨悶、驚悸失眠、心神不安、瘡瘍腫毒、盜汗自汗、砒霜中毒、巴豆中毒、牽牛中毒、洋金花中毒、曼陀羅中毒、烏頭中毒、附子中毒、草烏中毒、川烏中毒、天雄中毒、南星中毒、半夏中毒、皁角中毒、藜蘆中毒等症。

中藥白礬: 具有止血、清熱解毒、止瀉、燥濕、解毒等功效。止血方面,可以治療吐血、衄血、便血、崩漏帶下等症狀。清熱解毒方面,可以治療喉炎、扁桃體炎、口腔潰瘍、牙痛、痔瘡、痢疾等症狀。止瀉方面,可以治療痢疾、脾胃虛弱引起的腹瀉。燥濕方面,可以治療身重、倦怠、乏力、四肢不溫、皮膚黏膩等症狀。解毒方面,可以治療中毒、熱毒引發的疾病。外用方面,可以止血、消炎、收斂、抗菌、殺菌,可以治療皮膚瘙癢、痤瘡、水泡疹、燒傷、疤痕等症狀。

總結

寬中祛痰丸是一種中醫中藥常用的復方方劑,具有祛痰、止咳、化痰、散寒、活血化瘀的功效。主要用於治療痰飲引起的各種症狀,如胸悶、嘔吐、噁心、頭昏眼花、腰腳疼痛等。中藥方劑「寬中祛痰丸」的主要成分包括麻黃、生薑、半夏、陳皮、荊芥、硃砂和白礬。

傳統服藥法


半夏4兩(湯泡7次,曬研為末,用生薑自然汁捏作餅,陰極乾),荊芥穗1兩,白礬(枯)1兩,麻黃4兩(去節),槐角子1兩(麩炒),陳皮(湯洗,去白)1兩,朱砂1兩(研末,水飛過,一半入藥,一半為衣)。寬中理氣,祛痰搜風。
上為細末,生薑自然汁打糊為丸,如梧桐子大。
每服30丸,空心、臨臥用皂角子仁炒黃,同生薑煎湯送下。

方劑組成解釋


  • 半夏、生薑、荊芥、白礬、麻黃、槐角、陳皮均有化痰、祛痰、止嘔的作用。
  • 硃砂有鎮靜、安神的作用。
  • 本方可寬胸祛痰,降逆止嘔。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 本方有一定的毒副作用,孕婦、小孩、體弱者慎用。
  • 本方不宜長期服用。

相關疾病


暈眩梅尼爾氏病心內膜炎心包炎口咽惡性腫瘤(口腔癌)喉聲門之惡性腫瘤(喉癌)二尖瓣狹窄嘔吐多痰眼睛模糊噁心反胃吞咽障礙

相同名稱方劑


寬中祛痰丸, 出處:《瑞竹堂方》卷二。 組成:半夏4兩(湯泡7次,曬研爲末,用生薑自然汁捏作餅,陰極乾),荊芥穗1兩,白礬(枯)1兩,麻黃4兩(去節),槐角子1兩(麸炒),陳皮(湯洗,去白)1兩,朱砂1兩(研末,水飛過,一半入藥,一半爲衣)。 主治:寬中理氣,祛痰搜風。主治:飲食過多,酒色太過,喜食酸鹹作成痰飲,於胸膈則滿悶,嘔逆惡心,流則臂膊大痛,升則頭目昏眩,降則腰腳重痛,輕則左癱右瘓,重則猛然倒地。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