蠲毒換肌飲

JUAN DU HUAN JI YIN | 更多圖表

熱性指數

13

寒性指數

12

複方歸經比例

肺經 23%
大腸經 20%
脾經 18%
胃經 12%
心經 8%
肝經 7%
腎經 4%
三焦經 2%
膀胱經 0%
肺經
大腸經
脾經
胃經
心經
肝經
腎經
三焦經
膀胱經

最後更新日:2024-02-04

主治功效


蠲毒換肌飲 方劑組成介紹

  • 甘草:清熱解毒、補氣、瀉火、止咳化痰、潤肺、生津止渴、補血、活絡止痛。
  • 白芍:平肝息風、補血養肝、健脾胃。
  • 白癬皮:燥濕、清熱瀉火、清熱解毒、止癢。
  • 白芷:發汗解表、祛風除濕、利水消腫、固崩止帶、散風寒、活絡止痛、燥濕、排膿、止咳化痰。
  • 川貝母:清肺熱、化痰、潤肺、止咳、平喘、鎮咳、祛痰、散結、清熱解毒、安神。
  • 穿山甲:破血消癥、活血化瘀、利水消腫、排膿、止血、止咳化痰、補氣、通乳、搜風通絡。
  • 當歸:補血活血、調經止痛、止血、活血化瘀、止咳平喘。
  • 黃耆:補氣、固表、升陽、利水消腫。
  • 金銀花:清熱瀉火、散風熱、清熱解毒、解毒和透疹。
  • 木瓜:祛風除濕、平肝息風、強筋骨、通經絡。
  • 天花粉:清熱瀉火、止咳化痰、生津止渴、利水消腫、排膿、潤燥、清熱解毒。
  • 皁刺:驅蟲殺蟲、止咳化痰、排膿、散風熱、祛風除濕、活血通絡、消腫止痛。
  • 瓜蔞:清熱化痰、潤肺化痰、散結、滑腸、止咳化痰、清熱瀉火、潤肺、散結。
  • 防己:祛風除濕、利水消腫、散風寒、健脾胃、止咳化痰、利水滲濕、活絡止痛、破血消癥。
  • 亞麻子:潤腸通便、清熱利咽、止咳化痰、養顏美容。
  • 豬胰:消食導滯、潤腸通便、清熱化痰、止咳平喘。

功效主治概述:

中藥方劑「蠲毒換肌飲 」,主要成分是:瓜蔞,黃耆,白芍,當歸,木瓜,白芷,風藤,白癬皮,川貝母,天花粉,穿山甲,皁刺,甘草,防己,亞麻子,金銀花,豬胰。主治功效是:楊梅瘡,又稱楊梅毒、楊梅核,是一種傳染性皮膚病,由楊梅瘡病毒引起。楊梅瘡主要發生在暴露部位,如面部、手部、足部等,初期表現為丘疹或水皰,逐漸發展為膿皰,最後形成潰瘍。楊梅瘡具有很強的傳染性,可通過接觸傳播。楊梅瘡的治療包括抗病毒藥物、抗生素和局部護理。

傳統服藥法


冷飯團(白色者,木槌打碎)4兩(以長流水4大碗,入砂鍋內煎至3碗,入後藥),黃瓜蔞(連仁桿爛或細切)1個,黃耆(鹽水炒)3錢,白芍藥1錢半,當歸1錢半,木瓜1錢,白芷1錢,風藤1錢,白鮮皮1錢,貝母1錢,天花粉1錢,穿山甲1錢,皂角刺1錢,甘草節1錢,漢防己7分,鱉蝨、胡麻(炒研)2錢,金銀花3錢,豬胰子(切碎)1兩。
上藥再煎至1大碗,通口頓服;胃弱者分為2服,每日3次。

方劑組成解釋


本方由瓜蔞、黃耆、白芍、當歸、木瓜、白芷、風藤、白癬皮、川貝母、天花粉、穿山甲、皂刺、甘草、防己、亞麻子、金銀花、豬胰等中藥組成。瓜蔞具有清熱解毒、消腫排膿的功效;黃耆具有補氣固表、利尿消腫的功效;白芍具有養血柔肝、緩急止痛的功效;當歸具有補血活血、調經止痛的功效;木瓜具有消食化積、理氣止痛的功效;白芷具有祛風散寒、消腫止痛的功效;風藤具有祛風除濕、通絡止痛的功效;白癬皮具有清熱解毒、消腫止痛的功效;川貝母具有清熱化痰、止咳平喘的功效;天花粉具有清熱解毒、生津止渴的功效;穿山甲具有清熱解毒、消腫散結的功效;皂刺具有清熱解毒、消腫止痛的功效;甘草具有清熱解毒、潤肺止咳的功效;防己具有祛風除濕、利尿消腫的功效;亞麻子具有清熱解毒、潤腸通便的功效;金銀花具有清熱解毒、消腫散結的功效;豬胰具有消食化積、清熱解毒的功效。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本方具有一定的毒性,孕婦、哺乳期婦女、兒童、體弱者慎用。

相同名稱方劑


蠲毒換肌飲, 出處:《準繩,瘍醫》卷五。 組成:冷飯團(白色者,木槌打碎)4兩(以長流水4大碗,入砂鍋內煎至3碗,入後藥),黃瓜蔞(連仁杆爛或細切)1個,黃耆(鹽水炒)3錢,白芍藥1錢半,當歸1錢半,木瓜1錢,白芷1錢,風藤1錢,白鮮皮1錢,貝母1錢,天花粉1錢,穿山甲1錢,皂角刺1錢,甘草節1錢,漢防己7分,鱉虱、胡麻(炒研)2錢,金銀花3錢,豬胰子(切碎)1兩。 主治:楊梅瘡。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