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減三五七散

JIA JIAN SAN WU QI SAN | 更多圖表

熱性指數

30

寒性指數

3

複方歸經比例

腎經 18%
脾經 18%
肝經 17%
肺經 17%
心經 14%
膀胱經 4%
膽經 4%
胃經 4%
腎經
脾經
肝經
肺經
心經
膀胱經
膽經
胃經

最後更新日:2024-02-04

主治功效


中藥方劑「 加減三五七散 」

主要成分

  • 山茱萸:補肝腎,澀精。
  • 乾薑:溫經散寒,止瀉。
  • 茯苓:利水消腫,健脾。
  • 附子:溫裡散寒,活血止痛。
  • 細辛:發汗解表,祛風除濕。
  • 防風:散風邪,祛風除濕。

主治功效

  • 八風五痹:風寒、暑熱、燥濕、火氣、毒氣、瘴氣、屍氣、陰氣等八種風邪和五種痹症,如關節炎、肌肉萎縮、麻痺等。
  • 癱瘓嚲曳:身體癱瘓,言語不清。
  • 口眼歪斜,眉角牽引:嘴巴和眼睛歪斜,眉毛和嘴角抽搐。
  • 項背拘強:脖子和背部僵硬。
  • 牙關緊急:牙關緊閉。
  • 心中憒悶:心中煩悶。
  • 神色如醉:神志不清,像喝醉酒一樣。
  • 遍身發熱:全身發熱。
  • 骨節煩痛:骨節疼痛。
  • 肌肉麻木:肌肉麻木不仁。
  • 腰膝不仁:腰膝酸軟無力。
  • 皮膚瞤動或如蟲行:皮膚瘙癢或有蟲子爬行的感覺。

應用範圍

  • 陽虛頭痛:陽虛引起的頭痛。
  • 風寒入腦:風寒侵入腦部。
  • 目旋運轉:頭暈目眩,感覺像在船上。
  • 耳內蟬鳴:耳內有蟬鳴聲。
  • 風寒濕痹:風寒濕痹。
  • 腳氣緩弱:腳氣,體虛。

總結

「 加減三五七散 」是治療風寒濕痹、腳氣緩弱等疾的常用中藥方劑。具有散風邪、解表發汗、活血止痛、祛風除濕、解毒透疹等功效。

傳統服藥法


山茱萸3斤,乾薑(炮)3斤,茯苓(去皮)3斤,附子(炮,去皮臍)35個,細辛1斤8兩,防風(去蘆)4斤。
上為細末。
每服2錢,食前溫酒調下。
大三五七散(原書同卷)、三五七散《丹溪心法》卷四。

方劑組成解釋


加減三五七散由山茱萸、乾薑、茯苓、附子、細辛、防風組成。山茱萸具有補益肝腎、澀精固脫的功效。乾薑具有溫中散寒、回陽通脈的功效。茯苓具有健脾滲濕、利水消腫的功效。附子具有溫陽散寒、回陽救逆的功效。細辛具有發散風寒、溫通經絡的功效。防風具有祛風除濕、止痛解痙的功效。

山茱萸、乾薑、茯苓、附子、細辛、防風均具有溫經散寒、祛風除濕、通絡止痛的功效。因此,加減三五七散具有溫經散寒、祛風除濕、通絡止痛的功效。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本方具有溫熱燥烈之性,陰虛火旺者慎用。

相關疾病


頭痛牙齦腫脹痛坐骨神經痛貝爾氏癱瘓腳氣病麻痺五十肩原發性高血壓類風濕性關節炎四肢麻痺癱瘓高血壓性心臟病高血壓性腎臟病腦內出血腦動脈阻塞腦血栓塞顏面神經麻痺牙齒緊閉口張不開膝部腫大疼痛半身或下肢麻木手指緊繃難以伸直

相同名稱方劑


加減三五七散, 出處:《局方》卷一(紹興續添方)。 組成:山茱萸3斤,乾薑(炮)3斤,茯苓(去皮)3斤,附子(炮,去皮臍)35個,細辛1斤8兩,防風(去蘆)4斤。 主治:八風五痹,癱瘓亸曳,口眼歪斜,眉角牽引,項背拘強,牙關緊急,心中愦悶,神色如醉,遍身發熱,骨節煩痛,肌肉麻木,腰膝不仁,皮膚瞤動或如蟲行;又治陽虛頭痛,風寒入腦,目旋運轉,有似舟船之上,耳內蟬鳴,或如風雨之聲。應風寒濕痹,腳氣緩弱等疾。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