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陰益陽湯

HE YIN YI YANG TANG | 更多圖表

出處典籍:《會約》卷三

熱性指數

18

寒性指數

4

複方歸經比例

脾經 34%
胃經 24%
肺經 17%
腎經 9%
心經 7%
肝經 6%
脾經
胃經
肺經
腎經
心經
肝經

最後更新日:2024-02-04

主治功效


中藥方劑「和陰益陽湯」介紹

中藥方劑「和陰益陽湯」是一款用於治療感染傷寒病症後,因大量嘔吐與腹瀉,導致元氣大量耗損,進而引起食慾不振、肚子脹滿且想吐、嘴巴吐出冰冷的口水、大便稀溏如水、尿液無法控制,六脈虛弱沒有力氣,四肢軟弱無力等症狀的方劑。

中藥方劑「和陰益陽湯」組成

「和陰益陽湯」的組成包括以下幾種中藥材,:

  • 當歸:具有補血活血、調經止痛、止血、活血化瘀、止咳平喘等功效。
  • 白芍:具有平肝息風、補血養肝、健脾胃等功效。
  • 白朮:具有補氣健脾、利水滲濕、固表止汗、生津止渴、健脾胃、祛風除濕等功效。
  • 茯苓:具有利水消腫、利水滲濕、清熱利尿、祛風除濕、安胎、健脾胃、補血、安神等功效。
  • 山藥:具有補氣、澀精止遺、補腎、止咳化痰、強筋骨、健脾胃、滋陰、止瀉等功效。
  • 甘草:具有清熱解毒、補氣、瀉火、止咳化痰、潤肺、生津止渴、補血、活絡止痛等功效。
  • 陳皮:具有理氣行氣、止咳化痰、健脾胃、消食化積、燥濕、活絡止痛等功效。
  • 半夏:具有溫化寒痰、止咳化痰、止嘔、降氣、燥濕、利水消腫、散結等功效。
  • 砂仁:具有燥濕、芳香化濕、理氣行氣、止瀉、安胎、健脾胃等功效。
  • 藿香:具有芳香化濕、理氣行氣、止嘔、止咳化痰、祛風除濕、健脾胃等功效。
  • 生薑:具有散風寒、發汗解表、止咳化痰、降氣、補陽、健脾胃、解毒、止嘔、祛風除濕、活血化瘀等功效。
  • 大棗:具有安神助眠、理氣行氣、止瀉、調經、止咳化痰、活血化瘀、益氣補血、補血養肝、健脾胃等功效。

中藥方劑「和陰益陽湯」主治功效

中藥方劑「和陰益陽湯」的主治功效如下:

  • 感染傷寒病症後,因大量嘔吐與腹瀉,導致元氣大量耗損,進而引起食慾不振、肚子脹滿且想吐、嘴巴吐出冰冷的口水、大便稀溏如水、尿液無法控制,六脈虛弱沒有力氣,四肢軟弱無力。

總結

中藥方劑「和陰益陽湯」是一款用於治療因傷寒病症而導致元氣大量耗損而引起的各種症狀的方劑,其組成包括當歸、白芍、白朮、茯苓、山藥、甘草、陳皮、半夏、砂仁、藿香、生薑和大棗,具有補氣、澀精止遺、補腎、止咳化痰、強筋骨、健脾胃、滋陰、止瀉等功效。

傳統服藥法


當歸2錢,白芍(酒炒)1錢半,白朮2錢,茯苓1錢半,人參(少者以淮山藥炒)3錢,甘草(炙)1錢,陳皮1錢,半夏1錢半,砂仁(炒,研)8分,藿香1錢,生薑(煨)1錢,大棗3個。
如四肢寒冷,加附子1錢;小腹痛喜按者,加吳茱萸6分(開水泡1次用);泄甚者,加肉豆蔻5、7分,但當歸減半,須用土炒;汗出,加蜜炒黃耆1錢半,甚者,加蜜炒麻黃根1錢半;若氣下陷,亦
水煎,溫服。

方劑組成解釋


本方以益氣健脾、和陰益陽為主,兼以溫中散寒。方中當歸、白芍、白朮、茯苓、山藥、甘草、陳皮、半夏、砂仁、藿香均有益氣健脾、和陰益陽的功效;生薑、大棗有溫中散寒、助陽益氣的功效。本方合用,共奏益氣健脾、和陰益陽之功,可有效緩解傷寒吐下後所致的元氣不足、飲食不思、腹滿而嘔、口吐冷涎、大便溏泄、小便不禁、六脈虛弱、四肢無力等症狀。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本方宜在醫師指導下使用,孕婦慎用。

相關疾病


大便溏下腹脹氣嘔吐胃腸脹氣多痰

相同名稱方劑


和陰益陽湯, 出處:《會約》卷三。 組成:當歸2錢,白芍(酒炒)1錢半,白朮2錢,茯苓1錢半,人參(少者以淮山藥炒)3錢,甘草(炙)1錢,陳皮1錢,半夏1錢半,砂仁(炒,研)8分,藿香1錢,生薑(煨)1錢,大棗3個。 主治:傷寒吐下後,元氣不足,以致飲食不思,腹滿而嘔,口吐冷涎,大便溏泄,小便不禁,六脈虛弱,四肢無力。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