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中健脾丸

HE ZHONG JIAN PI WAN | 更多圖表

熱性指數

15

寒性指數

9

複方歸經比例

脾經 26%
胃經 16%
肺經 15%
肝經 14%
心經 13%
腎經 8%
膀胱經 2%
膽經 1%
大腸經 1%
脾經
胃經
肺經
肝經
心經
腎經
膀胱經
膽經
大腸經

最後更新日:2024-02-04

主治功效


中醫中藥

中藥方劑「和中健脾丸」的主要成分包括:蒼朮、茯苓、甘草、蓮子、黃連、山藥、白朮、茯神、山楂、白芍、當歸、陳皮等。

  • 蒼朮:具有燥濕健脾、祛風寒、溫裡溫中、清肝明目等功效,常用於治療脾虛運化不良、水腫、腹瀉等症。

  • 茯苓:具有利水消腫、健脾胃、補血、安神等功效,常用於治療水腫、尿少、脾虛泄瀉、失眠等症。

  • 甘草:具有清熱解毒、補氣、瀉火、止咳化痰、潤肺、生津止渴、補血、活絡止痛等功效,常用於治療熱毒瘡瘍、咳嗽、口渴、肺熱咳嗽等症。

  • 蓮子:具有補氣固脫、澀精止泄、清熱生津等功效,常用於治療脾虛泄瀉、遺精、盜汗、口渴等症。

  • 黃連:具有清熱燥濕、瀉火解毒功效,常用於治療濕熱痞滿、嘔吐吞酸、瀉痢、黃疸、高熱神昏等症。

  • 山藥:具有補氣、澀精止遺、補腎、止咳化痰、強筋骨、健脾胃等功效,常用於治療脾虛泄瀉、遺精、盜汗、肺虛咳嗽等症。

  • 白朮:具有補氣、利水滲濕、固表止汗、生津止渴、安胎、健脾胃、祛風除濕等功效,常用於治療脾虛氣虛、水腫、黃疸等症。

  • 茯神:具有安神定驚、健脾益胃、利水滲濕等功效,常用於治療失眠、心悸、健忘等症。

  • 山楂:具有消食化積、理氣行氣、活血化瘀、降氣、清熱利尿等功效,常用於治療食積、消化不良、瘀血阻絡等症。

  • 白芍:具有平肝息風、養血調經、補血益氣、止痛等功效,常用於治療肝鬱氣滯、月經不調、痛經等症。

  • 當歸:具有補血活血、調經止痛、止血、行氣活血、止咳平喘等功效,常用於治療血虛萎黃、月經不調、痛經、跌打損傷等症。

  • 陳皮:具有理氣行氣、止咳化痰、健脾胃、消食化積、燥濕、活絡止痛等多種功效,常用於治療脾虛運化不良、氣滯痰結、咳嗽、消化不良等症。

總結

中藥方劑「和中健脾丸」由多種中草藥組成,具有補氣健脾、利水滲濕、清熱化濕、止瀉固腸等多種功效,主要用於治療脾胃虛弱、腹瀉、水腫、小兒食積等症狀。

傳統服藥法


茅山蒼朮(去須,以米泔水浸1宿,洗去泥,曬乾,以鹽水炒,淨)2兩,揀參1兩(另研),白茯苓2兩(入陳皮、甘草汁內煮。用甘草切片7錢浸汁1碗,用陳皮1兩4錢浸汁2碗),蓮肉(以溫水泡,去皮心)2兩,真川黃連(去蘆,以生薑自然汁制炒)2兩,山藥1兩,白朮2兩5錢(陳壁上炒),茯神1兩,山楂肉2兩(酒浸,蒸熟),白芍藥(酒浸1宿,炒)1兩,當歸身(酒洗,蒸熟)1兩,陳皮(略去白,用2年陳者)1兩。
上為細末,將五六年陳倉米1合聽用,荷葉9張(洗淨,切碎),用水6碗,煎濃汁2大碗,將前陳倉米以水淘淨,用荷葉汁浸至一宿,次早連汁磨成漿水,調勻,打成稠糊,將藥入石臼內,細細加糊搗極勻,取出丸如綠豆大。
每服2錢,中午生薑湯送下,或早、晚清米湯或白滾湯送下。

方劑組成解釋


和中健脾丸由蒼朮、茯苓、甘草、蓮子、黃連、山藥、白朮、茯神、山楂、白芍、當歸、陳皮等中藥組成。其中,蒼朮、茯苓、甘草、蓮子、黃連、山藥、白朮、茯神、山楂、白芍、當歸、陳皮均具有健脾和胃、消食化積的功效。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和中健脾丸不宜長期服用,服用期間應注意飲食清淡,避免辛辣刺激性食物。

相關疾病


神經性厭食症食慾不振

相同名稱方劑


和中健脾丸, 出處:《醫方集解》。 組成:健脾丸去人參、山楂、麥芽,加木香、檳榔、厚朴、半夏、甘草。 主治:胃虛饑不欲食。

和中健脾丸, 出處:《墨寶齋集驗方》卷上。 組成:茅山蒼朮(去須,以米泔水浸1宿,洗去泥,曬乾,以鹽水炒,淨)2兩,揀參1兩(另研),白茯苓2兩(入陳皮、甘草汁內煮。用甘草切片7錢浸汁1碗,用陳皮1兩4錢浸汁2碗),蓮肉(以溫水泡,去皮心)2兩,真川黃連(去蘆,以生薑自然汁制炒)2兩,山藥1兩,白朮2兩5錢(陳壁土炒),茯神1兩,山楂肉2兩(酒浸,蒸熟),白芍藥(酒浸1宿,炒)1兩,當歸身(酒洗,蒸熟)1兩,陳皮(略去白,用2年陳者)1兩。 主治:脾胃病。小兒食積。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