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順湯

HE SHUN TANG | 更多圖表

出處典籍:《辨證錄》卷九

熱性指數

16

寒性指數

10

複方歸經比例

脾經 24%
肺經 15%
心經 14%
腎經 11%
肝經 11%
大腸經 7%
胃經 7%
小腸經 3%
三焦經 3%
膀胱經 0%
脾經
肺經
心經
腎經
肝經
大腸經
胃經
小腸經
三焦經
膀胱經

最後更新日:2024-02-04

主治功效


中藥方劑「和順湯」:

中藥方劑「和順湯」,主要成分包括升麻、防風、白芷、黃耆、人參、甘草、白芍、白朮、茯苓、乾薑、茯神、輕粉等藥材。

主治功效: 憂思不斷,再加上飲食不節制,陰陽不相調和,脾胃受到傷害,臉色暗黑沒有光澤,嘴脣周圍尤其嚴重,心中像是飢餓,但看到食物卻厭惡反感,呼吸短促而急促。

中藥方劑組成介紹:

  1. 甘草:味甘、性平,歸脾、肺、心經,具有清熱解毒、補氣、瀉火、止咳化痰、潤肺、生津止渴、補血、活絡止痛等功效。

  2. 白芍:味苦、性微寒,歸肝、脾經,具有平肝息風、補血養肝、健脾胃等功效。

  3. 白芷:味辛、性溫,歸肺、脾、膀胱經,具有發汗解表、祛風除濕、利水消腫、固崩止帶、散風寒、活絡止痛、燥濕、排膿、止咳化痰等功效。

  4. 白朮:味甘、性溫,歸脾、胃經,具有補氣、利水滲濕、固表止汗、生津止渴、安胎、健脾胃、祛風除濕等功效。

  5. 防風:味辛、性溫,歸肺、脾、膀胱經,具有散風邪、解表發汗、活血止痛、祛風除濕、解毒透疹等功效。

  6. 茯苓:味甘、性平,歸脾、胃、心經,具有利水消腫、利水滲濕、清熱利尿、祛風除濕、安胎、健脾胃、補血、安神等功效。

  7. 茯神:味甘、性平,歸心、脾經,具有安神定驚、健脾益胃、利水滲濕等功效。

  8. 乾薑:味辛、性溫,歸脾、胃經,具有溫經散寒、溫裡溫中、補陽、止瀉、止血、破血消癥、健脾胃、溫化寒痰、活絡止痛等功效。

  9. 黃耆:味甘、性溫,歸脾、肺經,具有補氣、固表、升陽、利水消腫等功效。

  10. 人參:味甘、性微溫,歸脾、肺經,具有補氣、生津止渴、補血、健脾胃等功效。

  11. 升麻:味辛、苦、甘,性微寒,入肝、膽、脾、胃經,具有發汗解表、清熱瀉火、清熱解毒、補血養肝、散風熱、透疹、補陽等功效。

  12. 輕粉:性溫、味辛,歸肺、腎經,具有化腐生肌的功效,常用於治療瘡瘍潰爛、不斂口等症狀。

總結: 中藥方劑「和順湯」,主要成分包括升麻、防風、白芷、黃耆、人參、甘草、白芍、白朮、茯苓、乾薑、茯神、輕粉等藥材,具有憂思不斷,再加上飲食不節制,陰陽不相調和,脾胃受到傷害,臉色暗黑沒有光澤,嘴脣周圍尤其嚴重,心中像是飢餓,但看到食物卻厭惡反感,呼吸短促而急促的功效。

傳統服藥法


升麻5分,防風3分,白芷3分,黃耆3錢,人參3錢,甘草3分,白芍3錢,白朮5錢,茯神3錢,炮薑5分。
補中益氣,升提陽氣。
水煎,午前服。連服10劑,黑色盡除,再服10劑,諸病全愈。

方劑組成解釋


和順湯由升麻、防風、白芷、黃耆、人參、甘草、白芍、白朮、茯神、乾薑、茯苓、輕粉等十三味中藥組成。其中,升麻、防風、白芷具有解表散寒、宣肺透熱的功效;黃耆、人參、甘草具有補氣健脾、益氣生津的功效;白芍、白朮具有健脾益氣、和胃止痛的功效;茯神、乾薑具有健脾益氣、寧心安神的功效;茯苓具有利水滲濕、健脾和胃的功效;輕粉具有開竅醒神、豁痰通竅的功效。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和順湯是一首具有調和陰陽、健脾益氣功效的中藥方劑,但它不宜長期服用。如果服用和順湯期間出現不良反應,應立即停藥並諮詢醫生。

相關疾病


面色較黑呼吸急促,氣不接續之症

相同名稱方劑


和順湯, 出處:《辨證錄》卷九。 組成:升麻5分,防風3分,白芷3分,黃耆3錢,人參3錢,甘草3分,白芍3錢,白朮5錢,茯神3錢,炮薑5分。 主治:補中益氣,升提陽氣。主治:憂思不已,加之飲食失節,陰陽相逆,脾胃有傷,面色黧黑不澤,環唇尤甚,心中如饑,然見食則惡,氣短而促。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