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參白朮湯

REN CAN BAI ZHU TANG | 更多圖表

熱性指數

11

寒性指數

14

複方歸經比例

肺經 20%
胃經 15%
脾經 14%
心經 13%
肝經 10%
三焦經 5%
膽經 5%
膀胱經 4%
心包經 2%
大腸經 2%
腎經 1%
肺經
胃經
脾經
心經
肝經
三焦經
膽經
膀胱經
心包經
大腸經
腎經

最後更新日:2024-02-07

主治功效


中藥方劑「人參白朮湯」,由人參、黃芩、柴胡、葛根、梔子、甘草、白朮、防風、半夏、五味子組成,具有補氣、止咳、化痰的作用,適用於治療體虛氣弱,咳嗽並伴有痰液的症狀。

人參:性溫,味甘,歸脾、肺經,具有補氣、健脾、益氣生津等功效。可治脾虛氣弱、食慾不振、肢體乏力、氣短、心悸、失眠等症。

黃芩:性寒,味苦,歸肺、大腸經,具有清熱燥濕、瀉火解毒、涼血止血、除熱安胎、清熱瀉下、排膿消腫、清熱解毒等功效。可治外感熱病、中上焦鬱熱所致的壯熱煩渴、面赤脣燥、溲赤便祕、苔黃脈數,濕熱蘊結、腸燥便祕,輕微出血症,如外傷、牙血,肺熱壅遏、肺失清降所致的咳嗽痰稠、咽喉腫痛等症。

柴胡:性微寒,味苦,歸肝、膽經,具有散風熱、解表發汗、止咳化痰、平肝息風、補陽、清熱瀉火、疏肝解鬱等功效。可治外感風寒、風熱表證、咳嗽氣喘、肝鬱氣滯、肝火旺盛、膽囊炎、膽結石等症。

葛根:性涼,味甘,歸脾、胃經,具有散風熱、發汗解表、止血、生津止渴、解酒毒、透疹、止瀉和清熱解毒的功效。可治感冒、發熱、咳嗽、氣喘、吐血、衄血、崩漏、外傷出血、熱病口渴、陰虛消渴、酒醉、乙醇中毒、麻疹不透、熱瀉熱痢、脾虛泄瀉以及感冒、發熱、喉嚨痛、口腔潰瘍等熱毒性疾病。

梔子:性寒,味苦,歸心、肺、肝經,具有清熱瀉火、涼血止血、清熱利濕、清熱涼血、清熱利尿等功效。可治血熱妄行、吐血、衄血、便血、尿血、崩漏、瘡瘍腫毒、肺熱咳嗽、口瘡、咽喉腫痛等症。

甘草:性甘,味平,歸脾、肺、心經,具有清熱解毒、補氣、瀉火、止咳化痰、潤肺、生津止渴、補血、活絡止痛等功效。可治熱毒瘡瘍、咽喉腫痛、藥物中毒、心氣不足、脾氣虛弱、熱毒發熱、口渴、咳嗽、痺痛、泄瀉、咽喉腫痛、口腔潰瘍、肺熱咳嗽、痰多氣喘、咽喉腫痛、口瘡、胃炎、十二指腸潰瘍等症狀。

白朮:性溫,味苦、甘,歸脾、胃經,具有補氣、利水滲濕、固表止汗、生津止渴、安胎、健脾胃、祛風除濕等功效。可治脾虛氣弱、食慾不振、肢體乏力、水腫、黃疸、自汗、盜汗、口渴、口乾舌燥、安胎、食少、腹脹、泄瀉、風濕疼痛、關節炎等症狀。

防風:性溫,味苦、辛,歸肺、脾、膀胱經,具有散風邪、解表發汗、活血止痛、祛風除濕、解毒透疹等功效。可治外感風寒或風熱表證,如感冒、流行性感冒等;防風能祛風除濕,勝濕止痛,常用於治療風濕、類風濕關節炎、痛風等;防風能解痙止痙,常用於治療肌肉痙攣、抽搐等;防風能活血通經,常用於治療瘀血經閉、痛經等;防風能解毒透疹,常用於治療溫熱病、瘡瘍腫毒等。

半夏:性溫,味甘、辛,歸肺、脾、胃經,具有溫化寒痰、止咳化痰、止嘔、降氣、燥濕、利水消腫、散結等功效。能溫暖肺氣,使痰液化解,鎮咳祛痰,消除嘔吐,幫助降低血壓,減少水腫,散結消腫,適用於咳嗽、哮喘、嘔吐、腹脹、水腫等症狀。同時還可外用於治療皮膚腫瘤、毒蛇咬傷等。

五味子:性溫,味甘、酸,歸肺、腎經,具有固澀收斂、補氣、補腎、止咳化痰、降氣、生津止渴、強筋骨、解酒毒等功效。其中,固澀收斂可斂肺止咳、澀腸固精、益氣生津、補腎寧心;補氣可助脾益氣,增強抵抗力,緩解疲勞;補腎可改善腎虛諸症,如腰膝酸軟、頭暈耳鳴、遺精早洩、陽痿不舉等;止咳化痰可稀釋呼吸道分泌物,促進痰液排出;降氣可治嘔吐、暈眩、口苦等症;生津止渴可刺激唾液和其他消化液的分泌,從而起到生津止渴的作用;強筋骨可增強骨骼力量,強健筋骨;解酒毒可保護肝臟,促進酒精代謝,緩解酒後不適。

總之,中藥方劑「人參白朮湯」具有補氣、止咳、化痰的作用,適用於治療體虛氣弱,咳嗽並伴有痰液的症狀。方中各藥物配伍伍用,相輔相成,共同發揮治療作用。

方劑組成解釋


人參、白朮、甘草、半夏、五味子補氣健脾、化痰止咳。黃芩、柴胡、葛根清熱解毒。諸藥合用,共奏益氣健脾、化痰止咳之功。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本方宜在醫生指導下使用。

相關疾病


咳血氣喘坐骨神經痛疥癬霍亂糖尿病瘧疾半身不遂神經性厭食症心內膜炎五十肩慢性肝硬化類風濕性關節炎心包炎慢性腎衰竭嗜眠症(嗜睡症)細菌性食物中毒口咽惡性腫瘤(口腔癌)喉聲門之惡性腫瘤(喉癌)四肢麻痺癱瘓

相同名稱方劑


人參白朮湯, 出處:《梅氏驗方新編》卷四。 組成:白朮1斤,人參1兩。 主治:産及一月,其人素虛而患瘧者。

人參白朮湯, 出處:《外台》卷三十五引《古今錄驗》。 組成:人參6分,白朮4分,茯苓4分,厚朴(炙)3分,甘草(炙)3分。 主治:小兒霍亂吐痢。

人參白朮湯, 出處:《馮氏錦囊雜癥》卷十四。 組成:人參3錢5分,白朮2錢,茯苓2錢,檳榔2錢,黃耆2錢,當歸2錢,生地2錢。 主治:水腫臌脹。

人參白朮湯, 出處:《丹溪心法》卷三。 組成:人參半兩,黃芩半兩,柴胡半兩,乾葛半兩,梔子仁半兩,甘草(炙)半兩,白朮、防風、半夏(泡7次)、五味。 主治:氣虛不足,咳逆有痰者。

人參白朮湯, 出處:《杏苑》卷六。 組成:人參1錢5分,白朮1錢5分,當歸1錢,白芍藥1錢,橘皮1錢,茯苓1錢,川芎8分,黃連3分,厚朴4分,甘草(生)2分。 主治:病久氣虛腹脹,手足瘦而腹大如蜘蛛,脈弦而澀,重則大。

人參白朮湯, 出處:《宣明論》卷十。 組成:人參半兩,白朮半兩,當歸半兩,芍藥半兩,大黃半兩,山梔子半兩,荊芥穗半兩,薄荷半兩,桔梗半兩,知母半兩,澤瀉半兩,茯苓(去皮)1兩,連翹1兩,瓜蔞根1兩,乾葛1兩,甘草3兩,藿香葉1分,青木香1分,官桂1分,石膏4兩,寒水石2兩,滑石半斤。 主治:胃膈癉熱,煩滿,饑不欲食:癉成爲消中,善食而瘦;燥熱鬱甚而成消渴,多飲而數小便。兼療一切陽實陰虛,風熱燥鬱,頭目昏眩,風中偏枯,酒過積毒,一切腸胃燥澀,倦悶壅塞,瘡疥痿痹;並傷寒雜病,産後煩渴,氣液不得宣通。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