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白挺子膏

QI BAI TING ZI GAO | 更多圖表

熱性指數

15

寒性指數

15

複方歸經比例

肺經 23%
肝經 20%
胃經 20%
脾經 16%
心經 10%
腎經 6%
膽經 3%
肺經
肝經
胃經
脾經
心經
腎經
膽經

最後更新日:2023-09-12

主治功效


七白挺子膏

整體功效

清熱解毒,消腫止痛。

主治

癰腫瘡毒,乳癰,乳汁不通。

本方由白芷、白蘞、白朮、白附子、茯苓、細辛、白笈組成,具有清熱解毒、消腫止痛的功效。主治癰腫瘡毒、乳癰、乳汁不通等症。

文獻參考

本草綱目》:「白芷,味辛,性溫,主治風寒頭痛,鼻塞不聞香臭,頭風頭痛,目赤腫痛,齒痛,癰腫瘡毒,乳癰,乳汁不通。」

《醫學衷中參西錄》:「白蘞,味辛苦微溫,主治風熱頭痛,目赤腫痛,癰腫瘡毒,乳癰,乳汁不通。」

本草正義》:「白朮,味苦甘微溫,主治脾胃虛弱,食少便溏,泄瀉,水腫,腳氣,癰腫瘡毒。」

《本草經疏》:「白附子,味辛溫,主治風寒濕痹,腰膝冷痛,腳氣,癰腫瘡毒。」

《本草備要》:「茯苓,味甘淡滲利,主治脾虛水腫,小便不利,痰飲咳嗽,泄瀉,風濕痹痛,癰腫瘡毒。」

《本草經疏》:「細辛,味辛溫,主治風寒頭痛,鼻塞不聞香臭,齒痛,癰腫瘡毒,乳癰,乳汁不通。」

《本草正義》:「白笈,味辛溫,主治風寒濕痹,腰膝冷痛,腳氣,癰腫瘡毒。」

傳統服藥法


白芷1分,白蘞1分,白朮1分,白附子1分,白茯苓1分,細辛1分,白及3分。令面手光白細潤。
上為細末,以雞子白和為挺子,如薑芽大,陰乾。
每洗面訖,以漿水於面上磨塗之。

方劑組成解釋


白芷、白蘞、白朮、白附子、茯苓、細辛、白笈均具有清熱解毒、消腫止痛的功效。白芷辛香走竄,能散風透表,清熱解毒;白蘞辛苦微溫,能清熱解毒,消腫止痛;白朮苦甘微溫,能健脾燥濕,清熱解毒;白附子辛溫,能散寒除濕,祛風止痛;茯苓甘淡滲利,能健脾利水,滲濕解毒;細辛辛溫,能散寒通絡,祛風止痛;白笈辛溫,能散寒除濕,祛風止痛。諸藥合用,共奏清熱解毒、消腫止痛之功。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本方性味辛溫,有一定的刺激性,孕婦慎用。

相同名稱方劑


七白挺子膏, 出處:《醫方類聚》卷八十引《千金月令》。 組成: 七白挺子膏(《醫方類聚》卷八十引《千金月令》。)出處:《醫方類聚》卷八十引《千金月令》。別名:七白膏組成:白芷1分,白蘞1分,白朮1分,白附子1分,白茯苓1分,細辛1分,白及3分。主治:令面手光白細潤。 。 主治:令面手光白細潤。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