橘香湯

JU XIANG TANG | 更多圖表

出處典籍:《百一》卷二十

熱性指數

25

寒性指數

3

複方歸經比例

肺經 26%
胃經 25%
脾經 22%
心經 7%
腎經 7%
三焦經 3%
肝經 3%
大腸經 3%
肺經
胃經
脾經
心經
腎經
三焦經
肝經
大腸經

最後更新日:2024-01-29

主治功效


中藥方劑「橘香湯」

組成介紹

  • 甘草:性味甘平,歸脾、肺、心經,具有清熱解毒、補氣、瀉火、止咳化痰、潤肺、生津止渴、補血、活絡止痛等功效。
  • 生薑:性味辛溫,具有散風寒、發汗解表、止咳化痰、降氣、補陽、健脾胃、解毒、止嘔、祛風除濕、活血化瘀等功效。
  • 陳皮:性溫,味苦、辛,歸脾、肺經。具有理氣行氣、止咳化痰、健脾胃、消食化積、燥濕、活絡止痛等多種功效。
  • 胡椒:性溫,具有溫裡溫中、補陽、解毒、降氣、溫中散寒、下氣消痰等功效。
  • 桔梗:性微寒,味甘辛,歸肺、胃經,具有宣肺、利咽、祛痰、排膿、破血消癥、止血、清熱解毒之功效。
  • 砂仁:性溫味辛,入脾、胃、腎經,具有燥濕、芳香化濕、理氣行氣、止瀉、安胎、健脾胃等傳統代功效。

主治功效

  • 一切氣滯:指各種原因引起氣機運行不暢的病理現象,包括臟腑氣滯、經絡氣滯、營衛氣滯等。
  • 心腹刺痛:是指中醫所說的「心腹痛」,包括心痛、胃痛、小腹痛等,多由氣滯血瘀、寒邪凝滯等原因引起。
  • 寒氣痞結:是指寒邪侵襲人體,使氣血運行不暢,凝結成塊,從而出現痞塊、疼痛等症狀。

總結

橘香湯方劑具有溫中散寒、理氣行氣、止咳化痰等功效。常應用於治療一切氣滯,心腹刺痛,寒氣痞結等疾病。

傳統服藥法


橘皮1錢,枳殼8分,川芎5分,槐花5分,桃仁5分,紫蘇5分,香附5分,檳榔4分,木香4分,甘草3分。
上(口父)咀。加生薑3片、棗子1枚,水煎熟服,不拘時候。

方劑組成解釋


生薑辛溫,能發散寒邪,行氣止痛;陳皮苦溫,能理氣燥濕,化痰止咳;砂仁溫燥,能行氣溫中,健脾消食;胡椒辛溫,能溫中散寒,行氣止痛;甘草甘平,能緩急和中,調和諸藥;桔梗辛苦,能宣肺利咽,化痰止咳。諸藥合用,共奏行氣止痛、溫中散寒之功。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橘香湯性溫,有發散作用,體質虛弱、氣虛血虧者慎用。

相同名稱方劑


橘香湯, 出處:《杏苑》卷八。 組成:橘皮1錢,枳殼8分,川芎5分,槐花5分,桃仁5分,紫蘇5分,香附5分,檳榔4分,木香4分,甘草3分。 主治:氣痔,遇氣即發者。

橘香湯, 出處:《百一》卷二十。 組成:川薑7錢半(炮,刮淨稱,銼如面者良),陳皮1兩(湯浸,去白,焙乾稱),縮砂仁7錢半(面裹煨),胡椒7錢半(揀淨),甘草1兩半(炙,刮去焦者稱),桔梗1兩半(去須),鹽2兩(炒乾,須是無泥者,如味淡,更以意加之)。 主治:善解宿酲。主治:一切氣滯,心腹刺痛,寒氣痞結。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