柴胡下熱湯

CHAI HU XIA RE TANG | 更多圖表

熱性指數

12

寒性指數

24

複方歸經比例

肺經 14%
胃經 14%
腎經 12%
肝經 12%
心經 9%
脾經 7%
大腸經 7%
小腸經 4%
心包經 4%
三焦經 4%
膽經 4%
膀胱經 2%
肺經
胃經
腎經
肝經
心經
脾經
大腸經
小腸經
心包經
三焦經
膽經
膀胱經

最後更新日:2024-02-04

主治功效


中藥方劑「 柴胡下熱湯 」,以柴胡、黃芩、澤瀉、升麻、芒硝、玄參、淡竹葉、生地黃、乾薑等九味中藥材組成,具有清熱利濕、疏肝解鬱、健脾益氣等功效,常被用於治療肝臟損傷和其它疾病。

柴胡性微寒,味微苦,歸肝膽經。具有疏散風熱、清熱解毒、止咳化痰、平肝息風、補陽等功效。

黃芩性味苦、寒,歸肺、大腸經,具有清熱燥濕,瀉火解毒,涼血止血,除熱安胎,清熱瀉下,排膿消腫,清熱解毒,降氣,利尿等功效。

澤瀉,性寒味甘,入腎、膀胱經,具有利水滲濕、清熱利尿、澀精止遺、強筋骨、止嘔、清熱利濕等功效。

升麻性味辛、苦、甘,微寒,可入肝、膽、脾、胃經,具有發汗解表、清熱瀉火、清熱解毒、補血養肝、散風熱、透疹、補陽等功效。

芒硝性寒味苦鹹,歸肺、胃、大腸經,具有清熱利尿、瀉火、瀉下、利水消腫、破血消癥、通便、軟堅、清熱利濕、活絡止痛等功效。

生地黃是一種中藥材,具有清熱涼血、清熱瀉火、滋陰、補血等功效。

玄參性寒,味苦、甘,具有清熱涼血、滋陰潤燥之效。

淡竹葉性寒、味甘,歸心、小腸、腎三經。具有清熱瀉火、清心降火、利尿消腫、生津止渴、利水滲濕等功效。

乾薑性溫、味辛,具有溫經散寒、溫裡溫中、補陽、止瀉、止血、破血消癥、健脾胃、溫化寒痰、活絡止痛等功效。

「 柴胡下熱湯 」具有清熱利濕、疏肝解鬱、健脾益氣等功效,常被用於治療肝臟損傷和其它疾病。該方劑中,柴胡、黃芩、澤瀉、升麻、芒硝等藥物具有清熱利濕的作用,可以幫助清除體內濕熱,緩解肝臟損傷的症狀。而玄參、淡竹葉、生地黃、乾薑等藥物則具有疏肝解鬱、健脾益氣的作用,可以幫助疏通肝氣,增強脾胃功能,從而改善肝臟損傷的症狀。

傳統服藥法


柴胡3兩,黃芩3兩,澤瀉3兩,升麻3兩,芒消3兩,玄參6兩,淡竹葉(切)1升,生地黃(切)1升,乾薑2兩。
上切。
以水9升,煮取3升,去滓,下芒消,平旦分3服。
忌蕪荑。

方劑組成解釋


柴胡:疏肝解郁,升清降逆。

黃芩:清熱燥濕,瀉火解毒。

澤瀉:利水滲濕,清熱解毒。

升麻:升清降逆,解表透熱。

芒硝:瀉下通便,清熱解毒。

玄參:清熱涼血,解毒利咽。

淡竹葉:清熱利尿,解毒消腫。

生地黃:涼血滋陰,清熱解毒。

乾薑:溫中散寒,回陽救逆。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本方具有瀉下作用,脾胃虛弱者慎用。

相關疾病


肺結核慢性腎衰竭食道炎

相同名稱方劑


柴胡下熱湯, 出處:《外台》卷十六引《删繁方》。 組成:柴胡3兩,黃芩3兩,澤瀉3兩,升麻3兩,芒消3兩,玄參6兩,淡竹葉(切)1升,生地黃(切)1升,乾薑2兩。 主治:肝勞。熱悶,關格不通,精神不守,氣逆上胸,熱炎炎不止。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