蟬花無比散

CHAN HUA WU BI SAN | 更多圖表

熱性指數

13

寒性指數

11

複方歸經比例

肝經 21%
肺經 18%
心經 16%
脾經 16%
腎經 8%
膀胱經 5%
胃經 5%
小腸經 2%
心包經 2%
膽經 2%
肝經
肺經
心經
脾經
腎經
膀胱經
胃經
小腸經
心包經
膽經

最後更新日:2024-02-04

主治功效


中藥方劑「蟬花無比散」:

蟬花無比散,為中醫常用方劑,具有散風熱、清熱解毒、活血化瘀、祛風除濕、止痛消腫之功效,常用於治療眼睛紅腫疼痛、風熱感冒、皮膚瘙癢等症。

方劑組成:

蟬蛻:具有散風熱、發汗解表、祛風除濕、透疹、止痙等功效。常用於治療風熱感冒、溫病初起、咳嗽、中風偏癱、手足麻木、皮膚瘙癢等症狀。

羌活:具有發散風寒、祛風除濕、舒筋活絡的功效。用於外感風寒,惡寒發熱,頭痛身痛等症。

川芎:具有活血化瘀、祛風除濕、理氣行氣、活絡止痛、燥溼、補血、強筋骨等功效。用於治療頭痛眩暈、目赤腫痛、風濕痹痛、跌打損傷、痛經經閉、產後瘀阻等症。

石決明:具有平肝息風、清肝明目、利水消腫的功效。用於肝火目赤腫痛、風熱目赤、翳膜遮睛、夜盲眼花等症。

防風:具有散風邪、解表發汗、活血止痛、祛風除濕、解毒透疹等功效。防風能治療外感風寒或風熱表證,如感冒、流行性感冒等;防風能祛風除濕,勝濕止痛,常用於治療風濕、類風濕關節炎、痛風等;防風能解痙止痙,常用於治療肌肉痙攣、抽搐等;防風能活血通經,常用於治療瘀血經閉、痛經等。

茯苓:性平,味甘淡,歸脾、胃、心經。具有利水消腫、利尿、除濕、健脾胃、補益心氣等功效。常用於治療水腫、尿路感染、淋巴水腫、脾虛泄瀉、心悸、失眠多夢等症。

赤芍:具有清熱涼血、活血化瘀、利水消腫、補腎、清熱利尿、止血、活絡止痛、補血養肝等功效。它可用於治療各種疾病,包括熱毒發斑、吐血衄血、目赤腫痛、肝鬱脅痛、經閉痛經、癥瘕腹痛、跌撲損傷、癰腫瘡瘍、水腫、尿路感染等。

白蒺藜:具有平肝明目、祛風除濕、清熱解毒的功效。白蒺藜常用於治療肝火目赤、風熱感冒、瘡癤等症。

當歸:具有補血活血、調經止痛、止血、活血化瘀、止咳平喘等功效。當歸能促進造血功能,增加血細胞數量,達到補血效果;其活性成分能調節子宮平滑肌,緩解痛經,促進內膜生長,改善月經不調;當歸所含的維生素K等活性成分能增強血管壁張力,促進血小板聚集,達到止血效果。此外,當歸的揮發油等成分具有活血化瘀、消腫止痛、補血生肌的作用,可促進血液循環,改善微循環,抑制血小板聚集,達到活血化瘀的目的;同時,當歸亦有止咳平喘之效,其所含的揮發油等成分具有鎮咳、祛痰、平喘的作用,可抑制氣管平滑肌收縮,緩解咳嗽、氣喘等症狀。

蒼朮:具有燥濕健脾、芳香化濕、散風寒、健脾胃、補腎、溫裡溫中、清肝明目、利水滲濕等功效。在傳統中醫中,蒼朮常與厚朴、陳皮等配伍,用於治療脾運不健所致的脘腹痞脹、食慾不振、泄瀉痢疾等症。此外,蒼朮還可外用,驅除穢惡之氣,治療皮膚瘡瘍。

甘草:性味甘平,歸脾、肺、心經,具有清熱解毒、補氣、瀉火、止咳化痰、潤肺、生津止渴、補血、活絡止痛等功效。臨牀上,甘草可適用於治療熱毒瘡瘍、咽喉腫痛、藥物中毒、心氣不足、脾氣虛弱、熱毒發熱、口渴、咳嗽、痺痛、泄瀉、咽喉腫痛、口腔潰瘍、肺熱咳嗽、痰多氣喘、咽喉腫痛、口瘡、胃炎、十二指腸潰瘍等症狀。

主治功效:

具有散風熱、清熱解毒、活血化瘀、祛風除濕、止痛消腫之功效,常用於治療眼睛紅腫疼痛、風熱感冒、皮膚瘙癢等症。

總結:

中藥方劑「蟬花無比散」,由蟬蛻、羌活、川芎、石決明、防風、茯苓、赤芍、白蒺藜、當歸、蒼朮、甘草等藥材組成,具有散風熱、清熱解毒、活血化瘀、祛風除濕、止痛消腫等功效,常用於治療眼睛紅腫疼痛、風熱感冒、皮膚瘙癢等症狀。

傳統服藥法


石決明(用東流水入鹽煮一伏時,搗研如粉)3兩,當歸3兩,防風3兩,羌活3兩,蟬殼(洗,曬)2兩,甘草(炙)2兩,蛇皮(皂角水洗,新瓦焙)1兩,荊芥1兩,細辛1兩,茯苓4兩,蒺藜(炒去刺)8兩,芍藥10兩,蒼朮(童便浸2宿,去皮,切,曬)10兩。
上為細末。
每服2錢,食後米泔、茶清任下。

方劑組成解釋


蟬蛻具有疏散風熱、明目退翳的功效。羌活具有散風除濕、通絡止痛的功效。川芎具有活血行氣、祛風止痛的功效。石決明具有清肝明目、平肝潛陽的功效。防風具有祛風解表、止痙止痛的功效。茯苓具有利水滲濕、健脾和胃的功效。赤芍具有清熱涼血、活血散瘀的功效。白蒺藜具有清熱解毒、散風利咽的功效。當歸具有補血活血、調經止痛的功效。蒼朮具有健脾燥濕、祛風除濕的功效。甘草具有清熱解毒、緩急止痛的功效。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本方具有清熱明目、散風止痛的功效,可用於治療目赤腫痛。但本方性味辛溫,有發散作用,因此孕婦、小孩、體質虛弱者慎用。

相關疾病


結膜炎半身不遂麻疹頭痛眼睛紅痛眼睛模糊

相同名稱方劑


蟬花無比散, 出處:《筆花醫鏡》卷二。 組成:蟬蛻2兩,羌活1兩,川芎1兩5錢,石決明1兩5錢,防風1兩5錢,茯苓1兩5錢,赤芍1兩5錢,白蒺藜8兩,炙甘草3兩,當歸3兩,蒼朮(米泔浸)1兩。 主治:目赤腫痛。

蟬花無比散, 出處:《雜病源流犀燭》卷二十二。 組成:蒼朮(童便浸1夜,切,曬)1兩,白芍藥1兩,白蒺藜8錢,茯苓4錢,蛇退(皂角水浸,焙)1錢,荊芥1錢,細辛1錢。 主治:偏風牽引,風起偏,雙目斜,頻淚無翳,不癢不痛。

蟬花無比散, 出處:《直指》卷二十。 組成:石決明(用東流水入鹽煮一伏時,搗研如粉)3兩,當歸3兩,防風3兩,羌活3兩,蟬殼(洗,曬)2兩,甘草(炙)2兩,蛇皮(皂角水洗,新瓦焙)1兩,荊芥1兩,細辛1兩,茯苓4兩,蒺藜(炒去刺)8兩,芍藥10兩,蒼朮(童便浸2宿,去皮,切,曬)10兩。 主治:風眼、氣眼,昏、淚、癢、翳膜,或頭風牽引,眼小胞爛。

蟬花無比散, 出處:《局方》卷七(續添諸局經驗秘方)。 組成:蛇蛻(微炙)1兩,蟬蛻(去頭足翅)2兩,羌活3兩,當歸(洗,焙)3兩,石決明(用鹽同東流水煮一伏時漉出,搗研如粉)3兩,川芎3兩,防風(去叉枝)4兩,茯苓(去皮)4兩,甘草(炙)4兩,芍藥(赤者)13兩,蒺藜(炒去刺)半斤,蒼朮(浸,去皮,炒)12兩。 主治:常服祛風,退翳明目。主治:遠年近日一切風眼、氣眼攻註,眼目昏暗,瞼生風粟,或痛或癢,漸生翳膜,侵睛遮障,視物不明;及久患偏正頭風,牽搐兩眼,漸漸細小,連眶赤爛;及小兒瘡疹入眼,白膜遮睛,赤澀隱痛。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