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仙餅子

HUANG XIAN BING ZI | 更多圖表

熱性指數

26

寒性指數

9

複方歸經比例

脾經 16%
腎經 14%
肝經 13%
心經 12%
胃經 10%
肺經 8%
膀胱經 6%
小腸經 4%
心包經 4%
大腸經 3%
三焦經 2%
膽經 2%
脾經
腎經
肝經
心經
胃經
肺經
膀胱經
小腸經
心包經
大腸經
三焦經
膽經

最後更新日:2024-01-29

主治功效


中藥方劑「黃仙餅子」,主要成分是:川楝子、硇砂、巴豆、附子、木香、補骨脂、雄黃、肉桂、茴香,主治功效是:外腎腫痛,偏墜膀胱,婦人盲腸痛垂危的患者;水腫。

補骨脂具有補陽、補氣、止瀉和健脾胃等多種傳統代功效。它可以刺激腎上腺皮質分泌激素,增加陽氣能量,起到補陽作用。此外,其富含營養成分,能促進能量合成,增強免疫,補充營養,從而補氣。補骨脂還含有生物鹼類物質,可以刺激腸道運動,促進蠕動,止瀉。另外,它性溫,味苦、辛,入脾、腎經,具有健脾益氣、溫腎壯陽的功效。

川楝子性辛溫,歸肝、膽、小腸經,具有舒肝行氣止痛、驅蟲的功效。可治療胸脅、腹脹痛,疝痛,蟲積腹痛等。川楝子含有川楝素、香豆精、乙酸香豆精等成分,具有舒緩肌肉痙攣、改善膽汁分泌和促進腸胃蠕動之效。川楝子性苦、寒,入肝、脾、大腸經,能驅蟲、殺蟲、止痛,常與檳榔、使君子等同用。川楝子性苦寒,功能清肝火、泄鬱熱、行氣止痛,適用於肝鬱化火引起的各種疼痛。

附子,辛、甘,大熱,有毒,入肺、腎經,具有溫裡溫中、散寒止痛、回陽救逆之功。附子能溫暖身體,促進血循,增強心臟功能,加速新陳代謝,排毒。此外,附子能補腎陽、益火消陰,治療腎陽虛寒性陽萎宮冷、腰膝冷痛、夜尿頻多等症。另外,附子還能活絡止痛,治療寒邪內侵之胃腹疼痛、洩瀉,以及寒濕阻絡之痹痛。

木香性溫、味辛,歸脾、胃、大腸經,具有溫裏溫中、行氣止痛、消食化積、理氣行氣、止瀉、健脾健脾止咳平喘、疏肝解鬱等功效。木香主要用於治療胸腹脹滿、嘔吐腹瀉、腹脹滿痛、脾胃不和、氣滯血瘀、濕熱瀉痢、裡急後重、脾虛食少、消化不良、風寒咳嗽、哮喘、情志不舒、鬱鬱寡歡等證狀。

肉桂性溫,味辛甘,歸心、肝、腎經。具有溫經散寒、活血通經、溫陽補陽、壯命門火、活血化瘀、祛風除濕、活絡止痛、通經絡、溫裡溫中的功效。

對陽虛體弱、手足冰涼、陽痿宮冷、經血不暢、痛經、血瘀、血栓性疾病、寒痹腰痛、胸痹、陰疽、心腹冷癰、寒疝作痛、閉經、痛經、月經不調、陰道濕熱、脾胃虛寒、陽虛畏寒、腹痛吐瀉、月經不調、血虛萎黃、心腹冷痛等症具有良好的療效。

茴香性溫味甘,歸脾、胃、肝、腎四經。具有溫裡溫中、理氣行氣、驅蟲殺蟲、補腎壯陽、疏肝解鬱、活絡止痛、健脾益氣等功效。茴香常用於治療消化不良、脘腹脹滿、噁心嘔吐、泄瀉腹痛、寒疝腹痛、睾丸偏墜、少腹冷痛、陽痿、早洩、遺精、肝氣鬱滯、脅肋疼痛、腰痛、小腸氣等症。

雄黃具有止癢、清熱解毒、驅蟲殺蟲、解毒等功效。其辛、溫有毒,歸心、肝經。可治療皮膚瘙癢、蟲疥蟲癬、癰疽壞爛、諸瘡發毒、楊梅瘡等症狀。雄黃還可殺滅各種寄生蟲及蟲卵,古人常以其治療疥蟲、匿瘡、目痛、鼻中息肉等疾病。另外,雄黃外用有消腫解毒、殺菌止癢之效,常治皮膚瘙癢、蚊蟲叮咬、痔瘡出血、口腔潰瘍等症。但須注意用量,過量或長期使用可能導致中毒。

巴豆具有瀉下、驅蟲殺蟲、峻下逐水、清肺熱利咽、活絡止痛、溫裡溫中、理氣行氣、消食化積等功效。傳統上用於治療寒邪食積、胸腹脹滿急痛、大便不通、泄瀉痢疾、水腫腹大、痰飲喘滿、喉風喉痹、癰疽、惡瘡疥癬、急性、慢性腸炎、慢性痢疾、急性闌尾炎、瘡瘍、腫毒、皮膚瘙癢等症狀。

傳統服藥法


川楝子3兩(去核,銼作塊子,1兩用斑貓49個,面半升,同炒焦;1兩用硇砂1錢,研碎,同面半升炒焦;1兩用巴豆49粒,麩半升炒焦。斑貓、硇砂、巴豆、麩、面並不用,只留川楝子),黑附子1只(6-7錢重者,炮,去皮臍),木香半兩(不用火),破故紙1兩(炒),雄黃1分(用醋煮10沸,別研),桂半兩(去粗皮,取有味者,不見火),舶上茴香半兩(炒)。
上為細末,酒糊為餅子。
每服5-7餅,空心酒嚼下,日進3服,不半月即除根。如作丸子,如梧桐子大。每服15-20丸。

方劑組成解釋


  • 川楝子:性味苦、辛,有小毒。入肝、腎經。有清熱解毒、散結消腫之功。
  • 硇砂:性味辛、苦、溫。入肝、腎經。有散結消腫、通利水道之功。
  • 巴豆:性味辛、熱。有小毒。入大腸經。有通利大腸、攻積逐水之功。
  • 附子:性味辛、甘、大熱。有毒。入心、腎經。有溫陽散寒、回陽救逆之功。
  • 木香:性味辛、苦、溫。入肺、大腸經。有行氣止痛、通利腸胃之功。
  • 補骨脂:性味辛、苦、溫。入腎、脾經。有溫腎助陽、散結消腫之功。
  • 雄黃:性味辛、苦、溫。有小毒。入肝、腎經。有散結消腫、解毒殺蟲之功。
  • 肉桂:性味辛、甘、熱。有毒。入心、肝、腎經。有溫經散寒、補火助陽之功。
  • 茴香:性味辛、溫。入脾、胃經。有行氣止痛、溫中和胃之功。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 本方有小毒,孕婦慎用。
  • 本方有辛散苦降之品,陰虛火旺者慎用。

相關疾病


失明闌尾炎腎絲球腎炎全身性水腫

相同名稱方劑


黃仙餅子, 出處:《魏氏家藏方》卷二。 組成:川楝子3兩(去核,銼作塊子,1兩用斑貓49個,面半升,同炒焦;1兩用硇砂1錢,研碎,同面半升炒焦;1兩用巴豆49粒,麸半升炒焦。斑貓、硇砂、巴豆、麸、面并不用,隻留川楝子),黑附子1隻(6-7錢重者,炮,去皮臍),木香半兩(不用火),破故紙1兩(炒),雄黃1分(用醋煮10沸,别研),桂半兩(去粗皮,取有味者,不見火),舶上茴香半兩(炒)。 主治:外腎腫痛,偏墜膀胱,婦人盲腸痛垂死者;水氣。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