伏牛花散

FU NIU HUA SAN | 更多圖表

熱性指數

13

寒性指數

12

複方歸經比例

肝經 29%
肺經 16%
胃經 12%
膀胱經 8%
腎經 8%
膽經 8%
心經 4%
心包經 4%
脾經 4%
大腸經 4%
肝經
肺經
胃經
膀胱經
腎經
膽經
心經
心包經
脾經
大腸經

最後更新日:2024-01-29

主治功效


中藥方劑「伏牛花散」由七味中藥組成,分別是:

  • 川芎:活血化瘀、祛風除濕、理氣行氣、活絡止痛、燥溼、補血、強筋骨。
  • 白僵蠶:平肝息風、祛風除濕、止咳化痰、清熱解毒、清肺熱利咽、散結。
  • 荊芥:散風寒、發汗解表、祛風除濕、止癢、止血、活絡止痛、透疹、消食化積、斂瘡。
  • 牽牛子:瀉下、利水滲濕、驅蟲殺蟲。
  • 桑寄生:清熱瀉火、祛風除濕、止咳化痰、強筋骨、通經絡、補益肝腎、安胎、補腎。
  • 茵陳蒿:清熱利濕、退黃、利水滲濕、清熱瀉火、平肝息風、清熱利尿和止癢。
  • 全蠍:平肝息風、去風止痙、祛風除濕。

伏牛花散的主要功效是治療男女所有的頭痛,有時會突然發作,嚴重時會導致體內大腸燥熱,排便困難。

此方劑中的川芎具有活血化瘀、祛風除濕、理氣行氣、活絡止痛、燥溼、補血、強筋骨等功效,可治療頭痛眩暈、目赤腫痛、風濕痹痛、跌打損傷、痛經經閉、產後瘀阻、胸脅刺痛等症。

白僵蠶性辛、寒,入肝、肺經,具有平肝息風、祛風除濕、止咳化痰、清熱解毒、清肺熱利咽、散結等功效,可治療肝風上擾、眩暈、頭痛、目赤翳障、風濕性關節炎、腰腿痛、咳嗽、痰多、肺熱咳嗽、咽喉腫痛、口瘡、癰腫、疔瘡、症瘕、痛症等症狀。

荊芥性微溫、味辛,具有散風寒、發汗解表、祛風除濕、止癢、止血、活絡止痛、透疹、消食化積、斂瘡等功效,常用於治療感冒、風寒、風濕痛、關節炎、皮膚瘙癢、外傷出血、瘀血、頭痛、肌肉痠痛、關節疼痛等症狀。

牽牛子,中藥名,為旋花科植物牽牛的種子,其味苦、性寒,歸腎、大腸經,具有瀉下、利水滲濕、驅蟲殺蟲等功效,其中,牽牛子瀉下之力尤以黑牽牛子為勝,炒牽牛子瀉下之力較強,且能溫通經絡,散寒止痛,炮牽牛子瀉下之力較弱,但能補腎壯陽,固精縮尿,此外,牽牛子性寒涼,味甘苦,能瀉火通便,驅蟲殺蟲,可治療腸道寄生蟲病,如蛔蟲、蟯蟲、絛蟲等;頭蝨;皮膚瘙癢等。

桑寄生具有清熱瀉火、祛風除濕、止咳化痰、強筋骨、通經絡、補益肝腎、安胎、補腎等功效,在中醫理論中,桑寄生性平味甘,歸肝腎經,能夠滋陰補血、養肝明目、補益肝腎、疏通經絡、強健筋骨、安胎元、緩解懷孕不適等症狀,桑寄生常用於治療溫病發熱、煩渴口乾、咽喉腫痛、便祕、風濕痹痛、腰膝酸軟、筋骨無力、胎漏下血、胎動不安、高血壓等疾病。

茵陳蒿具有清熱利濕、退黃、利水滲濕、清熱瀉火、平肝息風、清熱利尿和止癢等傳統功效,它可治療濕溫、濕疹、濕瘡等疾患;退熱、退黃、縮肝等症狀;治療下焦濕熱瘙癢、足脛跗腫和濕瘡流水;具有止癢的作用,茵陳蒿性味苦辛,微寒,入肝膽經,可促進體內水分代謝,治療水濕、水腫等相關症狀,常被用作平肝息風的輔助藥物,用於治療肝氣不舒、風邪內擾所導致的頭痛、頭暈、失眠等症。

全蠍性味鹹、寒,歸肝、腎經,具有平肝息風、去風止痙、祛風除濕的功效,全蠍可平肝息風,調和氣血,治療肝風內動、頭暈目眩、手足抽搐、癲癇狂躁等症;同時可祛風止痙,治療中風後之痙攣、抽搐,以及肌肉痙攣、痛經等症;此外,全蠍還能祛風除濕,治療關節疼痛、肌肉痠痛、身重等症狀。

綜上所述,中藥方劑「伏牛花散」具有治療男女所有頭痛、清熱利濕、退黃、利水滲濕、清熱瀉火、平肝息風、清熱利尿和止癢等功效,可治療頭痛眩暈、目赤腫痛、風濕痹痛、跌打損傷、痛經經閉、產後瘀阻、胸脅刺痛、溫病發熱、煩渴口乾、咽喉腫痛、便祕、風濕痹痛、腰膝酸軟、筋骨無力、胎漏下血、胎動不安、高血壓等疾病。

傳統服藥法


伏牛花2錢,山茵陳2錢,桑寄生2錢,白牽牛2錢,川芎窮2錢,白僵蠶2錢,蠍梢2錢,荊芥穗4錢。
上為末。
每服2錢,水煎1沸,連滓服。

方劑組成解釋


茵陳蒿具有清熱利濕、解毒消腫的功效,桑寄生具有補肝腎、強筋骨的功效,牽牛子具有清熱解毒、利小便的功效,川芎具有活血行氣、祛風止痛的功效,白僵蠶具有祛風止痙、通絡止痛的功效,全蠍具有祛風止痙、通絡止痛的功效,荊芥具有發散風寒、透疹解毒的功效。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1. 本方有活血通絡的功效,孕婦慎用。
  2. 本方有清熱解毒的功效,陰虛火旺者慎用。

相關疾病


相同名稱方劑


伏牛花散, 出處:《本草綱目》卷三十六引《護命》。 組成:伏牛花2錢,山茵陳2錢,桑寄生2錢,白牽牛2錢,川芎窮2錢,白僵蠶2錢,蠍梢2錢,荊芥穗4錢。 主治:男女一切頭風,發作有時,甚則大腑熱秘。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