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血止痛散

HUO XUE ZHI TONG SAN | 更多圖表

出處典籍:《跌打損傷方》

熱性指數

16

寒性指數

7

複方歸經比例

肝經 20%
心經 15%
脾經 14%
肺經 13%
腎經 11%
膀胱經 9%
大腸經 4%
胃經 3%
心包經 2%
膽經 2%
小腸經 1%
肝經
心經
脾經
肺經
腎經
膀胱經
大腸經
胃經
心包經
膽經
小腸經

最後更新日:2024-02-04

主治功效


中藥方劑「活血止痛散」

方劑組成:

  • 甘草:清熱解毒、補氣、瀉火、止咳化痰、潤肺、生津止渴、補血、活絡止痛。
  • 陳皮:理氣行氣、止咳化痰、健脾胃、消食化積、燥濕、活絡止痛。
  • 川芎:活血化瘀、祛風除濕、理氣行氣、活絡止痛、燥溼、補血、強筋骨。
  • 當歸:補血活血、調經止痛、止血、活血化瘀、止咳平喘。
  • 獨活:發汗解表、散風寒、祛風除濕、活絡止痛、活血化瘀。
  • 防風:散風邪、解表發汗、活血止痛、祛風除濕、解毒透疹。
  • 紅花:調經和通經、活血化瘀、通經絡以及清熱涼血。
  • 荊芥:散風寒、發汗解表、祛風除濕、止癢、止血、活絡止痛、透疹、消食化積、斂瘡。
  • 木通:清熱瀉火、清熱利尿、補血養肝、利水滲濕、排膿、通乳、利尿、利尿通淋、清熱解毒、消腫止痛。
  • 沒藥:活血調經、散瘀止痛、消腫生肌。
  • 羌活:發散風寒、祛風除濕、舒筋活絡。
  • 乳香:活血化瘀、化腐生肌、利水消腫、活絡止痛、清熱解毒。
  • 桃仁:調經、活血化瘀、通便、止咳化痰、清熱瀉火。
  • 五加皮:補益肝腎、強筋骨、活血化瘀、止咳化痰、祛風除濕、利水消腫。
  • 烏藥:理氣行氣、補陽、行氣止痛、散寒止咳、消腫散結、祛痰。
  • 續斷:補陽、補氣、強筋骨、補益肝腎、利水消腫、安胎、通經絡、止血。
  • 蘇木:活血化瘀、利水消腫、破血消癥、疏肝解鬱。

主治功效:

跌打損傷:是指由於外力作用而引起的肌肉、肌腱、韌帶、骨骼等組織的損傷。

藥理作用:

活血止痛散具有活血化瘀、消腫止痛、舒筋活絡、強筋健骨、補氣養血等作用。方中甘草、陳皮、川芎、當歸、獨活、防風、紅花等藥材具有活血化瘀、消腫止痛之效;羌活、乳香、沒藥等藥材具有舒筋活絡、強筋健骨之效;補氣養血之效;五加皮、續斷、蘇木等藥材具有強筋健骨、補益肝腎、利水消腫之效。諸藥合用,共奏活血止痛、消腫止痛、舒筋活絡、強筋健骨、補氣養血之功。

臨牀應用:

活血止痛散主要用於治療跌打損傷、瘀血腫痛、筋骨疼痛、風濕痹痛等症。

使用方法:

口服,一次10-15克,一日2-3次。

注意事項:

  • 本品不宜久服,以免傷及脾胃。
  • 孕婦及哺乳期婦女禁用。
  • 兒童及體虛者慎用。
  • 服藥期間忌食辛辣、油膩、生冷食物。

傳統服藥法


土鱉蟲10兩,當歸20兩,乳香(醋炙)4兩,自然銅(煅,醋淬)6兩,三七4兩。
活血散瘀,消腫止痛。
上為細末,每八兩八錢細粉兌研冰片二錢。
每服5分,1日2次,溫黃酒或溫開水沖服。

方劑組成解釋


本方由當歸、羌活、獨活、荊芥、川芎、桃仁、木通、烏藥、續斷、陳皮、五加皮、紅花、防風、蘇木、乳香、沒藥、甘草等中藥組成。其中,當歸、川芎、桃仁、紅花等具有活血化瘀的功效;羌活、獨活、荊芥、防風等具有祛風散寒、止痛的功效;烏藥、續斷、陳皮、五加皮等具有補益肝腎、強筋骨的功效;乳香、沒藥具有消腫止痛的功效;甘草具有緩和諸藥的毒性和增強療效的作用。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本方具有活血化瘀、消腫止痛的功效,但孕婦、出血性疾病患者慎用。

相關疾病


慢性肝硬化

相同名稱方劑


活血止痛散, 出處:《趙炳南臨床經驗集》。 組成:土鱉蟲10兩,當歸20兩,乳香(醋炙)4兩,自然銅(煅,醋淬)6兩,三七4兩。 主治:活血散瘀,消腫止痛。主治:跌打損傷,瘀血腫痛。

活血止痛散, 出處:《古今醫鑑》卷十六。 組成:乳香1兩,沒藥1兩,赤芍1兩,白芷1兩,川芎1兩,當歸2兩,生地黃2兩,牡丹皮2兩,甘草5錢。 主治:活血止痛。主治:打撲損傷,落馬墜車,一切疼痛。

活血止痛散, 出處:《跌打損傷方》。 組成:當歸8分,羌活8分,獨活8分,荊芥8分,川芎8分,桃仁8分,木通3分,烏藥3分,川斷3分,陳皮3分,五加皮3分,紅花3分,防風3分,蘇木3分,乳香3分,沒藥3分,甘草3分。 主治:活血止痛。主治:跌打損傷。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