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氣地黃湯

HE QI DI HUANG TANG | 更多圖表

熱性指數

27

寒性指數

1

複方歸經比例

脾經 23%
肺經 17%
心經 17%
胃經 17%
肝經 8%
腎經 7%
心包經 2%
膽經 2%
三焦經 2%
大腸經 2%
脾經
肺經
心經
胃經
肝經
腎經
心包經
膽經
三焦經
大腸經

最後更新日:2024-02-04

主治功效


中藥方劑「 和氣地黃湯 」

中藥方劑「 和氣地黃湯 」的組成包括木香、肉桂、茯苓、白芥子、白朮、山藥、川芎、當歸、桂花、砂仁和甘草。

  • 甘草:具有清熱解毒、補氣、瀉火、止咳化痰、潤肺、生津止渴、補血、活絡止痛等功效。

  • 白芥子:具有溫補陽氣、溫化寒痰、補益脾胃、行氣通絡、利水消腫等功效。

  • 白朮:具有補氣、利水滲濕、固表止汗、生津止渴、安胎、健脾胃、祛風除濕等功效。

  • 川芎:具有活血化瘀、祛風除濕、理氣行氣、活絡止痛、燥溼、補血、強筋骨等功效。

  • 當歸:具有補血活血、調經止痛、止血、活血化瘀、止咳平喘等功效。

  • 茯苓:具有利水消腫、利水滲濕、清熱利尿、祛風除濕、安胎、健脾胃、補血、安神等功效。

  • 木香:具有溫裏溫中、行氣止痛、消食化積、理氣行氣、止瀉、健脾健脾止咳平喘、疏肝解鬱等功效。

  • 肉桂:具有溫經散寒、活血通經、溫陽補陽、壯命門火、活血化瘀、祛風除濕、活絡止痛、通經絡、溫裡溫中的功效。

  • 砂仁:具有燥濕、芳香化濕、理氣行氣、止瀉、安胎、健脾胃等傳統代功效。

  • 山藥:具有補氣、澀精止遺、補腎、止咳化痰、強筋骨、健脾胃、滋陰、止瀉等功效。

  • 桂花:具有活血化瘀、行氣止痛、化痰止咳、健脾開胃、提神醒腦等功效。

主治功效:和氣地黃湯主治凝結不散的氣結。

傳統服藥法


木香1錢,揀桂(去皮)1錢,茯苓(去皮)1錢,白芥子1錢(炒香),白朮1分,乾山藥1分,川芎1分,當歸1分(焙),桂花半錢,縮砂仁半錢,甘草半兩(炙)。
調養榮衛,補順陰陽。
上為細末,入麝香少許(研勻),用數重油紙,或瓷器內密封起。
每用蜜2斤,餳飴1斤,溫好甜水5升,化勻開,炒前藥,並杏仁20枚(去皮尖,洗淨,炒香焦,捶碎),濕地黃根(切)長寸許,約取汁半盞,溫服。常服以代湯、茶、酒、果。

方劑組成解釋


本方由木香、肉桂、茯苓、白芥子、白朮、山藥、川芎、當歸、桂花、砂仁、甘草組成。木香、肉桂、茯苓、白芥子、白朮、山藥、川芎、當歸、桂花、砂仁均具有活血化痰、散結的作用。甘草具有緩和諸藥的峻烈之性,調和諸藥的作用。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本方具有活血化痰、散結的作用,因此孕婦、哺乳期婦女、出血性疾病患者慎用。

相同名稱方劑


和氣地黃湯, 出處:《宣明論》卷十二。 組成:木香1錢,揀桂(去皮)1錢,茯苓(去皮)1錢,白芥子1錢(炒香),白朮1分,乾山藥1分,川芎1分,當歸1分(焙),桂花半錢,縮砂仁半錢,甘草半兩(炙)。 主治:調養榮衛,補順陰陽。主治:沉積氣結不散。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