茯苓蠲暑飲

FU LING JUAN SHU YIN | 更多圖表

熱性指數

10

寒性指數

23

複方歸經比例

肺經 16%
胃經 16%
脾經 14%
心經 11%
膽經 9%
肝經 7%
大腸經 6%
腎經 5%
膀胱經 3%
小腸經 2%
心包經 2%
三焦經 2%
肺經
胃經
脾經
心經
膽經
肝經
大腸經
腎經
膀胱經
小腸經
心包經
三焦經

最後更新日:2024-02-08

主治功效


茯苓蠲暑飲是中醫常用方劑,主要成分包括茯苓、黃連、甘草、青蒿、黃芩、麥門冬、竹茹、滑石、澤瀉、半夏、大黃、陳皮等。方中茯苓性平味甘淡,具有利水消腫、健脾胃、安神等功效。黃連味苦,性寒,具有清熱燥濕、瀉火解毒等功效。甘草性味甘平,具有補中益氣、清熱解毒等功效。青蒿性寒、味苦,具有清虛熱、清熱瀉火、治瘧疾等功效。黃芩性味苦、寒,具有清熱燥濕、瀉火解毒、涼血止血等功效。麥門冬味甘性寒,具有養陰生津、潤肺清心、益氣安神等功效。竹茹性涼、味甘,具有清熱化痰、清胃熱、止嘔、利水消腫等功效。滑石性寒味甘,具有清熱利尿、利水滲濕、清熱瀉火等功效。澤瀉性寒味甘,具有利水滲濕、清熱利尿、澀精止遺等功效。半夏具有溫化寒痰、止咳化痰、止嘔、降氣、燥濕、利水消腫、散結等功效。大黃具有清熱利尿、瀉下、止血、活血化瘀等功效。陳皮性溫,味苦、辛,具有理氣行氣、止咳化痰、健脾胃、消食化積等功效。

茯苓蠲暑飲組成藥材功效如下:

茯苓:性平味甘淡,歸脾、胃、心經。具有利水消腫、健脾胃、安神等功效。

黃連:味苦,性寒,具有清熱燥濕、瀉火解毒等功效。

甘草:性味甘平,具有補中益氣、清熱解毒等功效。

青蒿:性寒、味苦,具有清虛熱、清熱瀉火、治瘧疾等功效。

黃芩:性味苦、寒,具有清熱燥濕、瀉火解毒、涼血止血等功效。

麥門冬:味甘性寒,具有養陰生津、潤肺清心、益氣安神等功效。

竹茹:性涼、味甘,具有清熱化痰、清胃熱、止嘔、利水消腫等功效。

滑石:性寒味甘,具有清熱利尿、利水滲濕、清熱瀉火等功效。

澤瀉:性寒味甘,具有利水滲濕、清熱利尿、澀精止遺等功效。

半夏:具有溫化寒痰、止咳化痰、止嘔、降氣等功效。

大黃:具有清熱利尿、瀉下、止血等功效。

陳皮:性溫,味苦、辛,具有理氣行氣、止咳化痰、健脾胃等功效。

茯苓蠲暑飲具有清熱化痰、祛濕止瀉、健脾益氣等功效。主治濕熱蘊結、脾胃虛弱、暑濕感冒、瘧疾等病症。

茯苓蠲暑飲的用法用量如下:口服,一次10-15g,一日2-3次。

茯苓蠲暑飲的禁忌症如下:孕婦、哺乳期婦女、兒童及年老體弱者慎用。

茯苓蠲暑飲的中醫理論基礎是:本方君藥茯苓,臣藥黃連,佐藥甘草、青蒿、黃芩、麥門冬、竹茹、滑石、澤瀉、半夏、大黃、陳皮等。茯苓健脾益氣,利水消腫,為君藥;黃連清熱燥濕,瀉火解毒,為臣藥;甘草益氣補中,調和諸藥,為佐藥。諸藥合用,共奏清熱化痰,祛濕止瀉,健脾益氣之效。

傳統服藥法


茯苓2錢,川連1錢,生甘草5分,青蒿5分,條芩2錢,麥冬1錢半,釵斛1錢半,竹茹1團,滑石1錢,澤瀉1錢半,半夏1錢半,大黃2錢,陳皮1錢。
生薑、大棗引,水1碗半,煎至8分服。

方劑組成解釋


本方由茯苓、黃連、甘草、青蒿、黃芩、麥門冬、竹茹、滑石、澤瀉、半夏、大黃、陳皮等十三味中藥組成。茯苓、黃連、甘草、青蒿、黃芩、麥門冬、竹茹、滑石、澤瀉、半夏、大黃均具有清熱利濕、解暑退熱的功效,陳皮具有理氣和中、燥濕化痰的功效。諸藥合用,共奏清熱利濕、解暑退熱之功。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本方具有較強的清熱利濕、解暑退熱作用,因此不宜長期服用。服用本方期間,應注意飲食清淡,避免辛辣刺激性食物。

相關疾病


瘧疾

相同名稱方劑


茯苓蠲暑飲, 出處:《秋瘧指南》卷一。 組成:茯苓2錢,川連1錢,生甘草5分,青蒿5分,條芩2錢,麥冬1錢半,钗斛1錢半,竹茹1團,滑石1錢,澤瀉1錢半,半夏1錢半,大黃2錢,陳皮1錢。 主治:少陰經氣瘧疾。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