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骨湯

LONG GU TANG | 更多圖表

出處典籍:《千金》卷十五

熱性指數

12

寒性指數

18

複方歸經比例

心經 18%
胃經 18%
肺經 12%
腎經 9%
脾經 9%
肝經 9%
大腸經 9%
小腸經 3%
膀胱經 3%
心包經 3%
三焦經 3%
心經
胃經
肺經
腎經
脾經
肝經
大腸經
小腸經
膀胱經
心包經
三焦經

最後更新日:2024-02-07

主治功效


龍骨湯

龍骨湯是中醫常用方劑之一,具有清熱涼血、滋陰潤燥的功效。方中組成包括龍骨、甘草、大黃、赤石脂、石膏、桂枝、寒水石、天花粉。

龍骨

龍骨味甘鹹,性微寒,具有安神止驚、止瀉、止血、健脾胃、澀精止遺、強筋骨等功效。

甘草

甘草性味甘平,歸脾、肺、心經,具有清熱解毒、補氣、瀉火、止咳化痰、潤肺、生津止渴、補血、活絡止痛等功效。

大黃

大黃具有清熱利尿、瀉下、止血、活血化瘀、清熱解毒、降氣、清熱涼血、清熱瀉火等功效。

赤石脂

傳統代功效是指中藥在長期的臨牀應用中積累而來的經驗結論。赤石脂味甘、澀,性平,具有固澀收斂、化腐生肌、止瀉、止血、排膿、除煩、生肌斂瘡等功效。

石膏

石膏性寒味甘,具有清熱利尿、清熱瀉火、生津止渴、止咳平喘、化腐生肌和活絡止痛的功效。

桂枝

桂枝性溫味辛,具有發汗解表、祛風除濕、溫經、散風寒、通經絡、活絡止痛、止嘔、活血化瘀、提振胸陽等功效。

寒水石

寒水石性涼味辛,歸心、肺、肝、腎經,具有清熱瀉火、利竅、消腫之功。

天花粉

天花粉性甘寒,歸肺、胃經,具有清熱瀉火、止咳化痰、生津止渴、利水消腫、排膿、潤燥、清熱解毒等功效。

總結

中藥方劑「龍骨湯」,具有清熱涼血、滋陰潤燥的功效。適用於治療熱病壯熱煩渴、咽喉腫痛、瘡癤癰疽、燙傷等症。

傳統服藥法


龍骨半斤。
除熱毒,止痢。
搗碎。以水1鬥,煮取5升,使極冷,稍稍飲。其間或得汗即愈。

方劑組成解釋


龍骨、甘草、大黃、赤石脂、石膏、桂枝、寒水石、天花粉,均具有清熱瀉火的作用。其中,龍骨、甘草、大黃、赤石脂、石膏,具有清熱瀉火、止渴止痢的作用。桂枝、寒水石、天花粉,具有清熱瀉火、止渴的作用。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本方具有較強的瀉下作用,不宜長期服用。

相關疾病


頭部發熱胰臟炎霍亂嗜眠症(嗜睡症)痢疾志賀桿菌病細菌性食物中毒阿米巴病肺癌男性勃起障礙口腔炎及相關病灶口瘡嘴破口角炎嘔吐腹瀉頻尿手腳冰冷口乾口渴容易健忘顏面神經麻痺上吐下瀉

相同名稱方劑


龍骨湯, 出處:《聖濟總錄》卷七十五。 組成:龍骨1兩半,當歸(切,焙)1兩,厚朴(去粗皮,薑汁炙)1兩,赤石脂1兩半。 主治:冷白滯痢腹痛。

龍骨湯, 出處:《千金》卷十五。 組成:龍骨2兩,甘草2兩,大黃2兩,赤石脂2兩,石膏2兩,桂心2兩,寒水石2兩,栝樓根2兩。 主治:少小壯熱,口渴引飲,下痢。

龍骨湯, 出處:《聖濟總錄》卷二十六。 組成:龍骨1兩,犀角(鎊)1兩,當歸(切,焙)1兩,阿膠(銼,炒燥)1兩,黃連(去須,銼,炒)1兩,人參3分。 主治:傷寒後熱毒攻腸胃,下痢赤白,困絕。

龍骨湯, 出處:《千金翼》卷十八。 組成:龍骨3兩,黃連3兩,乾薑3兩,赤石脂3兩,當歸3兩,枳實5枚(炙),半夏1升(洗),附子(炮,去皮,破)2兩,人參2兩,桂心2兩,甘草(炙)2兩。 主治:霍亂吐痢嘔逆。

龍骨湯, 出處:《聖濟總錄》卷九十六。 組成:龍骨1兩,阿膠(炙令燥)1兩,乾薑(炮)1兩,黃連(去須,炒)1兩,粳米3合(炒熟),石榴1枚(大者,切,别搗入),附子(炮裂,去皮臍)3分,甘草(炙,銼)3分,芍藥3分,黃芩(去黑心)3分。 主治:大便不禁,真氣羸弱。

龍骨湯, 出處:《聖濟總錄》(人衛本)卷七十七。 組成:龍骨1兩半,桑根白皮1兩半,赤石脂1兩半,天雄(炮裂,去皮臍)1兩半,厚朴(去粗皮,生薑汁炙)1兩半,麻黃(去節根)1兩半,白芷1兩,黃連(去須)1兩,地榆1兩,桂(去粗皮)1兩,當歸(切,焙)1兩,木香1兩,白朮1兩,訶黎勒皮(煨)1兩,黃芩(去黑心)半兩,肉豆蔻(去殼)2枚。 主治:新久瀉痢。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