驅勞湯

QU LAO TANG | 更多圖表

熱性指數

15

寒性指數

13

複方歸經比例

肺經 16%
肝經 13%
脾經 12%
胃經 12%
膽經 10%
心經 8%
腎經 8%
大腸經 6%
心包經 5%
三焦經 5%
膀胱經 0%
肺經
肝經
脾經
胃經
膽經
心經
腎經
大腸經
心包經
三焦經
膀胱經

最後更新日:2024-02-04

主治功效


中藥方劑「驅勞湯」介紹


驅勞湯,在中醫藥學中是一種傳統方劑,具有補益氣血、溫陽補腎、祛風散寒等功效,常被用於治療虛勞證。該方劑由多種中藥材組成,包括秦艽、柴胡、茯苓、鱉甲、川貝母、款冬花、紫菀、地骨皮、人參、麻黃、肉桂、半夏、訶子、杏仁等,每種中藥材都具有不同的功效和作用。

  1. **秦艽:**具有清熱瀉火、祛風除濕、清熱利尿和強筋骨的功效。清熱瀉火的功效主要表現在能夠清虛熱、瀉火之功,尤其擅長清骨蒸潮熱,是治療陰骨蒸潮熱的常用藥。祛風除濕的功效則體現在祛除體內風濕之邪,疏通經絡,使氣血運行通暢,以及清熱祛濕,使濕熱之邪從體內排出。清熱利尿的功效是通過清熱滋陰,使虛熱之邪得以緩解而實現,活血化瘀、溫經散寒皆可強筋骨,強筋骨為其要義。

  2. **柴胡:**散風熱、發汗解表:柴胡能改善因風邪入侵人體而引起的氣血不暢、熱毒蘊結所致的症狀,可治療寒熱往來的半表半里之熱,寒熱往來熱象包括弛張熱與間歇熱。止咳化痰:柴胡具有較強的鎮咳作用。平肝息風:柴胡能疏散肝鬱之氣,改善肝氣橫逆所致之頭暈目眩,並能益氣清熱、調和血氣,緩解口苦口乾等症狀。補陽:柴胡能升陽舉陷,可治陽氣下陷之疾,如久瀉脫肛。清熱瀉火:柴胡味辛苦,氣微寒,芳香疏泄,尤善於疏散少陽半表半裡之邪,為治療少陽證之要藥。疏肝解鬱:柴胡性微寒,味微苦,歸肝膽經。具有疏肝解鬱、調經止痛之功效。

  3. **茯苓:**利水消腫、利水滲濕、清熱利尿、祛風除濕、安胎、健脾胃、補血、安神等功效。茯苓可以促進小便的生成和排出,幫助排除體內多餘的水分,適用於水腫、尿路感染、膀胱炎、腎炎等症。茯苓還可以祛風除濕,適用於風濕痹痛、關節炎、水腫等症。茯苓還可以安胎,適用於孕婦水腫、先兆流產等症。茯苓還可以健脾胃,適用於脾虛諸證,虛弱、食少納呆、倦怠乏力等症。茯苓還可以補血,適用於氣血兩虛、面色蒼白、頭暈目眩等症。茯苓還可以安神,適用於失眠、多夢等症。

  4. **鱉甲:**滋陰、補氣、清熱瀉火、平肝息風、降氣、清虛熱、調經等功效。它味鹹、甘,性寒,歸肝、腎經。滋陰可以增強造血功能,補益氣血,改善體質和增強體力。清熱瀉火可以清除體內熱毒,緩解因熱引起的疾病。平肝息風可以滋陰潛陽,益精凝神,適用於肝風內動,肝陽上亢所致的眩暈、頭痛、抽搐、痙攣、驚厥等症。此外,鱉甲還有降氣、清虛熱、調經等功效。

  5. **川貝母:**清肺熱、化痰、潤肺、止咳、平喘、鎮咳、祛痰、散結、清熱解毒、安神等功效。川貝母可清肺熱、化痰止咳,對肺熱燥咳、乾咳少痰、痰粘難咯、咯痰帶血等症有良好療效。川貝母還可平喘、鎮咳、祛痰,對氣喘、咳嗽、痰多胸悶等症有良好療效。川貝母還具有散結、清熱解毒、安神等功效。

  6. **款冬花:**止咳化痰、除煩、止咳平喘、抗炎抗氧化等功效。止咳化痰方面,可治療寒嗽、肺熱咳喘、肺氣虛咳、陰虛燥咳、肺癰咳吐膿痰等。除煩方面,可舒緩神經,鎮靜情緒,減輕焦慮、煩躁、失眠等症狀。止咳平喘方面,可舒緩支氣管痙攣、擴張呼吸道、促進痰液排出,緩解哮喘、支氣管炎等症狀。抗炎抗氧化方面,可減輕呼吸系統疾病引起之發炎反應與氧化損傷,保護呼吸系統健康。

  7. **紫菀:**止咳化痰、降氣、止咳平喘等功效。紫菀中含有紫菀苷、紫菀酸等成分,可以刺激呼吸道上皮細胞分泌分解痰液,幫助排出痰液,而且能夠使氣道平滑肌鬆弛,抑制黏液分泌,以此緩解咳嗽及喘息。紫菀具有降氣的作用,可以幫助減輕因氣滯引起的疼痛、胸悶、脹痛等症狀。紫菀性味苦、辛、平,歸肺、腎經,具有宣肺止咳、化痰平喘之功效。紫菀 glycosides 與 saponins 等成分,可舒張氣管、減少黏液分泌、鎮靜呼吸道痙攣,緩解因感冒、氣管炎、肺炎等引起的咳嗽、氣喘等症狀。

  8. **地骨皮:**清虛熱、清熱瀉火、清熱涼血、止血的功效。它能清散外感風熱,退內傷陰虛之熱,常用於治療外感風熱、內傷陰虛引起的發熱、口乾、咽喉腫痛、煩躁不安等症狀。地骨皮亦可清熱瀉火,清熱涼血,止血,治療肺熱咳喘、吐血、衄血、血淋、消渴、高血壓、癰腫、惡瘡等多種熱性疾病。

  9. **人參:**補氣,增強免疫力、調節血糖、改善心血管功能、提高記憶力、延緩衰老、提高性功能。還能安神益智,緩解神經衰弱、失眠等症狀。人參味甘,性微溫,歸脾、肺經,具有生津止渴、補血、健脾胃等功效。

  10. **麻黃:**發汗解表、利水消腫、止咳平喘、散風寒等功效。其中,發汗解表是麻黃的主要功效,常用於治療風寒感冒等表證疾病;利水消腫可治療風寒表實證所致之水腫、小便不利;止咳平喘則用於治療外邪侵襲、肺氣不暢所致之喉癢咳嗽、咯痰不爽、或咳嗽緊迫、胸悶、氣喘等症;此外,麻黃還能散風寒,常用於治療風寒感冒等表證疾病。

  11. **肉桂:**溫經散寒、活血通經、溫陽補陽、壯命門火、活血化瘀、祛風除濕、活絡止痛、通經絡、溫裡溫中的功效。對陽虛體弱、手足冰涼、陽痿宮冷、經血不暢、痛經、血瘀、血栓性疾病、寒痹腰痛、胸痹、陰疽、心腹冷癰、寒疝作痛、閉經、痛經、月經不調、陰道濕熱、脾胃虛寒、陽虛畏寒、腹痛吐瀉、月經不調、血虛萎黃、心腹冷痛等症具有良好的療效。

  12. **半夏:**溫化寒痰、止咳化痰、止嘔、降氣、燥濕、利水消腫、散結等功效。能溫暖肺氣,使痰液化解,鎮咳祛痰,消除嘔吐,幫助降低血壓,減少水腫,散結消腫,適用於咳嗽、哮喘、嘔吐、腹脹、水腫等症狀。同時還可外用於治療皮膚腫瘤、毒蛇咬傷等。

  13. **訶子:**澀腸止瀉、固表止汗、清肺利咽、化痰止咳、降氣除煩等功效。訶子能夠抑制咳嗽反射,減少咳嗽次數,並能舒緩氣喘等呼吸道疾病的症狀。訶子具有澀腸止瀉、固表收斂的功效,適用於久瀉不止、久痢

傳統服藥法


秦艽(去苗土)半兩,柴胡(去苗)半兩,白茯苓(去黑皮)半兩,鱉甲(去裙襴,醋炙)半兩,貝母(去心)1分,款冬花1分,紫苑(去苗土)1分,地骨皮1分,人參1分,麻黃(去根節)1分,桂(去粗皮)1分,半夏(薑汁浸3日,湯洗,切焙)1分,訶黎勒皮3枚,杏仁(湯洗,去皮尖、雙仁,研)1兩。
上為粗末。
每服5錢匕,水1盞半,加生薑5片,同煎至8分,去滓溫服。

方劑組成解釋


秦艽、柴胡、茯苓、鱉甲、川貝母、款冬花、紫菀、地骨皮均具有宣肺化痰、止咳平喘的功效。人參、麻黃、肉桂、半夏、訶子、杏仁具有補氣、散寒、止咳平喘的功效。諸藥合用,共奏宣肺化痰、止咳平喘之功。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本方具有宣肺化痰、止咳平喘的功效,適合於虛勞咳嗽喘暴、涕唾調粘、心膈清悶等症。但本方性味辛溫,有發汗、散寒、止咳平喘的作用,因此不宜長期服用。此外,本方含有麻黃,有升陽、發汗、平喘的作用,因此孕婦、小兒、體虛者慎用。

相關疾病


咳血肺氣腫咳嗽氣喘肺結核百日咳低血壓慢性喉炎和喉氣管炎支氣管炎慢性腎衰竭口咽惡性腫瘤(口腔癌)喉聲門之惡性腫瘤(喉癌)營養不良血液和造血器官疾病再生障礙性及其他貧血骨質疏鬆症多痰吞咽障礙

相同名稱方劑


驅勞湯, 出處:《聖濟總錄》卷八十八。 組成:秦艽(去苗土)半兩,柴胡(去苗)半兩,白茯苓(去黑皮)半兩,鱉甲(去裙襴,醋炙)半兩,貝母(去心)1分,款冬花1分,紫苑(去苗土)1分,地骨皮1分,人參1分,麻黃(去根節)1分,桂(去粗皮)1分,半夏(薑汁浸3日,湯洗,切焙)1分,訶黎勒皮3枚,杏仁(湯洗,去皮尖、雙仁,研)1兩。 主治:虛勞咳嗽喘暴,涕唾調粘,心膈清悶。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