鹿茸散

LU RONG SAN | 更多圖表

熱性指數

17

寒性指數

3

複方歸經比例

心經 20%
肝經 18%
脾經 15%
腎經 14%
肺經 9%
心包經 4%
大腸經 4%
胃經 4%
膀胱經 3%
膽經 3%
心經
肝經
脾經
腎經
肺經
心包經
大腸經
胃經
膀胱經
膽經

最後更新日:2024-02-04

主治功效


中藥方劑「鹿茸散」是一種具有補腎、補氣、益精、澀精等多種功效的中藥方劑,主要用於治療臟腑長期虛弱,因而導致夢中遺精的症狀。

方劑組成:

  • 鹿茸:補腎助陽、益精血、強筋骨。
  • 茯苓:利水消腫、健脾胃、補血、安神。
  • 人參:補氣、增強免疫力、調節血糖、改善心血管功能、提高記憶力、延緩衰老、提高性功能。
  • 桑螵蛸:澀精止遺、固澀收斂、補氣、補腎、安神、利水消腫。
  • 川芎:活血化瘀、祛風除濕、理氣行氣、活絡止痛、燥溼、補血、強筋骨。
  • 當歸:補血活血、調經止痛、止血、活血化瘀、止咳平喘。
  • 補骨脂:補陽、補氣、止瀉和健脾胃。
  • 龍骨:安神止驚、止瀉、止血、健脾胃、澀精止遺、強筋骨。
  • 柏子仁:安神鎮靜、止血、固澀固表、生津止渴、潤燥滑腸、補氣補陰。
  • 甘草:清熱解毒、補氣、瀉火、止咳化痰、潤肺、生津止渴、補血、活絡止痛。

功能主治:

  • 補腎助陽
  • 益精固澀
  • 澀精止遺
  • 健脾益氣

適應症:

  • 臟腑長期虛弱
  • 夢中遺精
  • 滑精早洩
  • 遺尿頻繁
  • 小便數次
  • 水腫
  • 淋巴結核
  • 痢疾
  • 虛勞贏瘦
  • 神疲畏寒
  • 眩暈
  • 耳鳴耳聾
  • 腰背痠痛
  • 筋骨痿軟
  • 小兒五遲
  • 女子崩漏帶下
  • 陰疽

用法用量:

  • 口服,一次10-15克,一日2次。
  • 煎湯服用,或與其他藥物配伍使用。

注意事項:

  • 桑螵蛸不可過量服用,否則可能引起副作用。
  • 孕婦、哺乳期婦女、兒童應在醫生指導下服用。
  • 服藥期間應忌食辛辣、油膩、生冷食物。

總結:

中藥方劑「鹿茸散」是一種具有補腎、補氣、益精、澀精等多種功效的中藥方劑,主要用於治療臟腑長期虛弱,因而導致夢中遺精的症狀。方劑組成包括鹿茸、茯苓、人參、桑螵蛸、川芎、當歸、補骨脂、龍骨、柏子仁、甘草等,具有補腎助陽、益精固澀、澀精止遺、健脾益氣等多種功效。本方劑在臨牀應用中具有較好的療效,但應注意藥物的禁忌和注意事項。

傳統服藥法


鹿茸(炙)2兩,當歸2兩,乾地黃2兩,葵子5合,蒲黃5合。
上為散。
每服方寸匕,酒調下,日3次。
忌蕪荑。
本方改為丸劑,名「鹿茸丸」(見《聖惠》)。

方劑組成解釋


鹿茸具有補益氣血、壯陽益精的功效,茯苓具有健脾益氣、利水滲濕的功效,人參具有大補元氣、復脈固脫的功效,桑螵蛸具有固精縮尿、止遺澀精的功效,川芎具有活血行氣、祛風止痛的功效,當歸具有補血活血、調經止痛的功效,補骨脂具有溫腎助陽、固精止遺的功效,龍骨具有鎮心安神、固精止遺的功效,柏子仁具有養心安神、潤腸通便的功效,甘草具有調和諸藥、緩急和中的作用。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本方具有補益氣血、固精止遺的功效,適合於臟腑久虛,夢泄的患者使用。但本方性溫,陰虛火旺者慎用。

相關疾病


尿失禁肺結核耳聾遺精子宮崩漏低血壓肺氣腫慢性腎衰竭腎及輸尿管結石前列腺增生嗜眠症(嗜睡症)膀胱惡性腫瘤(膀胱癌)鼻咽惡性腫瘤(鼻咽癌)營養不良血液和造血器官疾病再生障礙性及其他貧血男性勃起障礙腎絲球腎炎腎盂腎炎尿道膿傷

相同名稱方劑


鹿茸散, 出處:《聖惠》卷七十二。 組成:鹿茸1兩(去毛,塗酥炙微黃),當歸1兩(銼,微炒),熟乾地黃1兩,葵子1兩,蒲黃1兩,續斷1兩。 主治:婦人勞損虛羸,尿血。

鹿茸散, 出處:《聖惠》卷二十九。 組成:鹿茸2兩(去毛,塗酥炙微黃),當歸1兩,熟乾地黃2兩,冬葵子1兩,蒲黃1兩,阿膠1兩(搗碎,炒令黃燥)。 主治:虛勞內傷,小便出血,水道中痛。

鹿茸散, 出處:《聖惠》卷二十九。 組成:鹿茸2兩(去毛,酒洗,微炙),白龍骨1兩,桑寄生1兩,當歸3分,人參1兩(去蘆頭),白芍藥1兩,烏賊魚骨2兩,桑螵蛸3-7枚(微炒)。 主治:腎氣虛寒,便溺數甚,或夜間頻數遺溺。

鹿茸散, 出處:《普濟方》卷三十三。 組成:鹿角屑1兩,鹿茸(酥炙)1兩,白茯苓3錢,人參1兩,桑螵蛸(細研)1兩,川芎1兩,當歸1兩,破故紙(炒)半兩,龍骨半兩,柏子仁(去殼)1兩,甘草(炙)1兩,榧子(酒浸1宿)半兩。 主治:臟腑久虛,夢泄。

鹿茸散, 出處:《聖惠》卷八十。 組成:鹿茸1兩(去毛,塗酥炙令黃),卷柏半兩,桑寄生半兩,續斷半兩,當歸半兩(銼,微炒),附子半兩(炮裂,去皮臍),龜甲1兩(塗醋炙令黃),白芍藥半兩,阿膠半兩(搗碎,炒令黃燥),熟乾地黃半兩,地榆半兩(銼)。 主治:産後臟虛冷,致惡露淋瀝不絕,腹中時痛,面色萎黃,羸瘦無力。

鹿茸散, 出處:《聖惠》卷七。 組成:鹿茸2兩半(去毛,塗酥炙令微黃),菟絲子2兩半(酒浸3日,曬乾,别杵爲末),雄蠶蛾2兩(微炒),陽起石2兩半(酒浸,煮半日,細研),石南1兩,遠志2兩(去心),桂心2兩,附子2兩(炮裂,去皮臍),桑螵蛸2兩(微炒),腽肭臍1兩(酒洗,微炙),蛇床仁2兩,肉蓯蓉1兩(酒浸1宿,刮去皴皮,炙乾),鍾乳粉2兩半。 主治:腎臟虛損,陽氣乏弱。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