祛風丸

QU FENG WAN | 更多圖表

熱性指數

11

寒性指數

20

複方歸經比例

肺經 25%
脾經 20%
肝經 15%
心經 10%
大腸經 10%
胃經 10%
膀胱經 5%
腎經 5%
肺經
脾經
肝經
心經
大腸經
胃經
膀胱經
腎經

最後更新日:2024-02-04

主治功效


中藥方劑「祛風丸」

中藥方劑組成介紹

  1. 半夏:具有溫化寒痰、止咳化痰、止嘔、降氣、燥濕、利水消腫、散結等功效。適用於咳嗽、哮喘、嘔吐、腹脹、水腫等症狀。

  2. 陳皮:性溫,味苦、辛,具有理氣行氣、止咳化痰、健脾胃、消食化積、燥濕、活絡止痛等多種功效。適用於濕阻氣滯痰凝所致之肺失宣肅、脾失健運之證。

  3. 荊芥:性微溫、味辛,具有散風寒、發汗解表、祛風除濕、止癢、止血、活絡止痛、透疹、消食化積、斂瘡等功效。適用於治療感冒、風寒、風濕痛、關節炎、皮膚瘙癢、外傷出血、瘀血、頭痛、肌肉痠痛、關節疼痛等症狀。

  4. 硃砂:具有清熱瀉火、安神、清熱解毒、止咳化痰、解毒、潤肺、清熱利尿、補氣、清肝明目、化痰止血等功效。適用於治療溫熱病邪、熱入心包、神昏譫語、心神不寧、煩躁不眠、咽喉腫痛、咽物妨悶、驚悸失眠、心神不安、瘡瘍腫毒、盜汗自汗、砒霜中毒、巴豆中毒、牽牛中毒、洋金花中毒、曼陀羅中毒、烏頭中毒、附子中毒、草烏中毒、川烏中毒、天雄中毒、南星中毒、半夏中毒、皁角中毒、藜蘆中毒等症。

  5. 白礬:具有止血、清熱解毒、止瀉、燥濕、解毒等功效。適用於治療吐血、衄血、便血、崩漏帶下、喉炎、扁桃體炎、口腔潰瘍、牙痛、痔瘡、痢疾等症狀。

主治功效

痰液和水飲積聚在胸膈中,滿滿之後就會嘔吐、噁心,涎水像流水一樣,一邊手臂麻木,痰氣往上走就會頭暈目眩,往下走就腰腳疼痛,痰氣深入則左邊癱瘓右邊不能動,痰氣淺浮則突然間倒在地上,因為喜好吃味道鹹酸的食物,過度飲酒,色慾無節制而引起的。

總結

中藥方劑「祛風丸」具有化痰、止咳、祛風、除濕、止癢、止血、活絡止痛、透疹、消食化積、斂瘡等功效。適用於治療痰飲積聚、胸膈滿悶、嘔吐、噁心、涎水多、手臂麻木、頭暈目眩、腰腳疼痛、癱瘓、突然間倒地等症狀。

傳統服藥法


沒藥(研)1兩,木鱉子1兩,防風(去叉)半兩,乳香(研)1分,血竭(研)半兩,烏頭(炮裂,去皮臍)1兩半,荊芥穗半兩,青橘皮(湯浸,去白,焙)1兩,5靈脂(研)2兩半。
上九味,除研者外,為細末,再和勻。用醇酒熬成膏,為丸如雞頭子大。
每服1丸,熱酒送下。

方劑組成解釋


祛風丸由半夏、白礬、荊芥、槐角、陳皮、硃砂等中藥組成。半夏具有化痰止嘔、降逆的作用;白礬具有清熱解毒、燥濕化痰的作用;荊芥具有疏風散寒、解表透疹的作用;槐角具有清熱涼血、利水通便的作用;陳皮具有理氣健脾、燥濕化痰的作用;硃砂具有清熱解毒、涼血止血的作用。這些中藥配合使用,可以有效化痰散結、通經活絡,從而緩解痰飲症狀。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祛風丸是一味中藥方劑,具有一定的副作用。孕婦、哺乳期婦女、兒童、體弱者不宜服用。服用祛風丸期間,應避免飲酒、辛辣刺激性食物。

相關疾病


暈眩梅尼爾氏病動脈粥樣硬化疥癬麻痺半身不遂心內膜炎心包炎痲風 [漢生氏病]皮膚癬菌病(鼠蹊肛門周圍)口咽惡性腫瘤(口腔癌)喉聲門之惡性腫瘤(喉癌)四肢麻痺癱瘓二尖瓣狹窄腦內出血腦動脈阻塞腦血栓塞嘔吐多痰眼睛模糊

相同名稱方劑


祛風丸, 出處:《醫門補要》卷中。 組成:苦參、當歸、白蒺藜、熟地、羌活、獨活、靈仙、大胡麻、制首烏、蟬衣、火麻仁、天麻、紫浮萍、黑芝麻。 主治:赤白遊風。

祛風丸, 出處:《聖濟總錄》卷一三六。 組成:槐牙(焙乾)1斤,皂莢牙(焙乾)1斤,苦參3兩,防風(去叉)1兩3分,羌活(去蘆頭)1兩3分,烏蛇1條(酒炙,去皮骨),使君子1兩半。 主治:一切癬、疥、癩瘡。

祛風丸, 出處:《聖濟總錄》卷十。 組成:沒藥(研)1兩,木鱉子1兩,防風(去叉)半兩,乳香(研)1分,血竭(研)半兩,烏頭(炮裂,去皮臍)1兩半,荊芥穗半兩,青橘皮(湯浸,去白,焙)1兩,五靈脂(研)2兩半。 主治:風,身體疼痛。

祛風丸, 出處:《宣明論》卷三。 組成:綠豆粉1兩,川烏頭(炮)1兩,草烏頭(炮)1兩,天南星1兩,半夏1兩,甘草3錢,川芎3錢,藿香葉3錢,苓苓香3錢,地龍3錢,蠍梢3錢,白僵蠶(淘米泔浸,去絲)半兩,川薑半兩(炮)。 主治:中風偏枯,手足戦掉,語言謇澀,筋骨痛。

祛風丸, 出處:《醫方類聚》卷二十三引《經驗秘方》。 組成:木香1兩,檳榔1兩,青皮(去瓤)1兩,陳皮(去白)1兩,枳殼(麸炒)1兩,車前子(炒)半兩,防風(去蘆頭及叉)半兩,天麻(去苗)半兩,半夏1兩半(洗7次),川大黃2兩半(去皮,生熟各半,),黑牽牛(頭末)4兩,乾生薑1兩,豬牙皂角(燒灰存性)1兩。 主治:去上熱,暖下元。主治:風痰。

祛風丸, 出處:《普濟方》卷一六五引《衛生家寶》。 組成:半夏4兩(生薑4兩1處拌,作餅陰乾),白礬1兩(生用),荊芥4兩(去土),槐角子1兩(麸炒黃),陳皮1兩(去白),朱砂1兩(水飛,半入藥,半爲衣)。 主治:寬中祛痰,搜風理氣,和血駐顔,延年益夀。主治:痰飲聚於胸膈,滿則嘔逆,惡心涎漉,一臂麻木,升則頭目昏眩,降則腰腳疼痛,深則左癱右瘓,淺則蹶然倒地,因味喜鹹酸,飲酒過多,色欲無戒所致者。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