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薯蕷丸

DA SHU YU WAN | 更多圖表

出處典籍:《千金》卷十九

熱性指數

19

寒性指數

12

複方歸經比例

脾經 20%
胃經 17%
肺經 17%
心經 16%
肝經 9%
腎經 7%
大腸經 3%
膀胱經 2%
膽經 1%
小腸經 1%
心包經 0%
三焦經 0%
脾經
胃經
肺經
心經
肝經
腎經
大腸經
膀胱經
膽經
小腸經
心包經
三焦經

最後更新日:2024-02-04

主治功效


中藥方劑「 大薯蕷丸 」介紹

中藥方劑組成:

  • 山藥
  • 人參
  • 澤瀉
  • 附子
  • 黃芩
  • 天門冬
  • 當歸
  • 桔梗
  • 乾薑
  • 桂枝
  • 生地黃
  • 白朮
  • 白芍
  • 白蘞
  • 石膏
  • 前胡
  • 乾漆
  • 杏仁
  • 阿膠
  • 五味子
  • 大豆黃捲
  • 甘草
  • 大棗
  • 大黃

中藥方劑主治功效:

  • 男性、女性身體虛弱、損傷嚴重,頭暈目眩,全身骨節疼痛,飲食很少,身體瘦弱,容易患上百種疾病。

中藥方劑組成介紹:

  • 桂枝: 補氣,行血,溫經通絡,緩解風寒感冒,頭痛,關節痛等症狀。
  • 杏仁: 潤肺,止咳平喘,適合治療咳嗽、哮喘等症狀。
  • 甘草: 瀉火,清熱,解毒,緩解疼痛,適合治療咽喉腫痛、口瘡等症狀。
  • 大棗: 補氣,養血,潤肺,止咳,和胃消食,適合治療脾胃虛弱、氣血不足等症狀。
  • 白芍: 養血,調經,止痛,適合治療月經不調、產後腹痛等症狀。
  • 白朮: 健脾,燥濕,止瀉,適合治療脾虛腹瀉、水腫等症狀。
  • 大黃: 瀉火,清熱,涼血,解毒,適合治療便祕、腹痛、痢疾等症狀。
  • 當歸: 補血,活血,調經,止痛,適合治療月經不調、產後腹痛等症狀。
  • 阿膠: 補血,止血,滋陰,潤燥,適合治療貧血、月經過多、皮膚乾燥等症狀。
  • 附子: 溫陽,散寒,止痛,適合治療陽虛導致的畏寒肢冷、腰膝痠痛等症狀。
  • 乾薑: 溫中,散寒,止瀉,止嘔,適合治療感冒、嘔吐、腹瀉等症狀。
  • 黃芩: 清熱,燥濕,瀉火,解毒,適合治療熱性疾病,如咽喉腫痛、口瘡等。
  • 桔梗: 宣肺,利咽,祛痰,排膿,適合治療咳嗽、痰多、咽喉腫痛等症狀。
  • 前胡: 清熱,化痰,止咳,散風,適合治療感冒、咳嗽、痰多等症狀。
  • 人參: 補氣,扶正,固本,適合治療虛弱、疲勞、免疫力低下等症狀。
  • 山藥: 補氣,益腎,健脾,止瀉,適合治療脾胃虛弱、腹瀉、腎虛等症狀。
  • 生地黃: 清熱,涼血,滋陰,適合治療熱性疾病,如發燒、口渴、咽喉腫痛等。
  • 石膏: 清熱,瀉火,生津,止渴,適合治療熱性疾病,如發燒、口渴、咽喉腫痛等。
  • 天門冬: 滋陰,潤肺,清熱,止咳,適合治療肺虛咳嗽、咽喉腫痛等症狀。
  • 五味子: 固澀,補氣,補腎,止咳,化痰,適合治療遺精、早洩、腎虛等症狀。
  • 澤瀉: 利水,滲濕,清熱,利尿,適合治療水腫、小便不利等症狀。
  • 白蘞:利水,消炎,殺菌,清熱解毒,解酒,止痛。

總結:

中藥方劑「 大薯蕷丸 」含有山藥、人參、澤瀉、附子、黃芩、天門冬、當歸、桔梗、乾薑、桂枝、生地黃、白朮、白芍、白蘞、石膏、前胡、乾漆、杏仁、阿膠、五味子、大豆黃捲、甘草、大棗、大黃等多種中藥材,具有補氣、補血、益腎、健脾、清熱、止咳、止瀉、止痛等多重功效,可有效改善身體虛弱、損傷嚴重、頭暈目眩、全身骨節疼痛、飲食很少、身體瘦弱等症狀,並增強抵抗力,減少患病機率。但須諮詢合格中醫師,根據具體情況辨證論治,以免出現不良反應。

傳統服藥法


薯蕷5分,大黃6分,前胡3分,茯苓2分,人參2分,杏仁3分(熬,去皮尖),當歸10分,桔梗2分,防風2分,黃芩8分,麥門冬8分,甘草5分(炙,加2分),五味子4分,乾地黃10分,棗100個,芍藥4分,石青4分(研),澤瀉8分,阿膠4分(炙),白朮2分,乾薑4分,桂心4分,乾漆3分,黃耆5分。
令人肥白,補虛益氣。
上為末,煉蜜為丸,如梧桐子大。
每服30丸,空腹酒送下,1日2次。
忌豬肉、冷水、桃、李、雀肉、海藻、菘菜、生蔥、蕪荑。

方劑組成解釋


大薯蕷丸由山藥、人參、澤瀉、附子、黃芩、天門冬、當歸、桔梗、乾薑、桂枝、生地黃、白朮、白芍、白蘞、石膏、前胡、乾漆、杏仁、阿膠、五味子、大豆黃捲、甘草、大棗、大黃等中藥組成。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大薯蕷丸具有補益脾腎、健脾益氣、滋陰補血的功效,但不宜長期服用,以免引起脾胃虛弱。

相關疾病


梅尼爾氏病氣喘肺結核肥胖暈眩身體消瘦身體沉重睪丸疼痛腫脹

相同名稱方劑


大薯蕷丸, 出處:《千金》卷十九。 組成:薯蕷8分,人參8分,澤瀉8分,附子8分,黃芩10分,天門冬10分,當歸10分,桔梗4分,乾薑4分,桂心4分,乾地黃10分,白朮3分,芍藥3分,白蘞3分,石膏3分,前胡3分,乾漆2分,杏仁2分,阿膠2分,五味子16分,大豆卷5分,甘草20分,大棗100枚,大黃6分。 主治:男子、女人虛損傷絕,頭目眩,骨節煩痛,飲食微少,羸瘦百病。

大薯蕷丸, 出處:《外台》卷十七引《古今錄驗》。 組成:薯蕷5分,大黃6分,前胡3分,茯苓2分,人參2分,杏仁3分(熬,去皮尖),當歸10分,桔梗2分,防風2分,黃芩8分,麥門冬8分,甘草5分(炙,加2分),五味子4分,乾地黃10分,棗100個,芍藥4分,石青4分(研),澤瀉8分,阿膠4分(炙),白朮2分,乾薑4分,桂心4分,乾漆3分,黃耆5分。 主治:令人肥白,補虛益氣。主治:男於五勞七傷,晨夜氣喘急,內冷身重,骨節煩疼,腰背強痛引腹內,羸瘦不得飲食。婦人絕孕疝瘕諸病。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