溫經湯

Wen Jing Tang | 更多圖表

出處典籍:傷寒雜病論

其他名稱:調經散,大溫經湯,小溫經湯

熱性指數

16

寒性指數

8

複方歸經比例

肺經 19%
心經 18%
脾經 16%
胃經 15%
肝經 14%
腎經 7%
大腸經 3%
膀胱經 1%
心包經 1%
膽經 1%
肺經
心經
脾經
胃經
肝經
腎經
大腸經
膀胱經
心包經
膽經

最後更新日:2022-12-11

主治功效(症狀或疾病)


脈象細脈,澀脈

舌象舌頭上面有瘀斑,舌頭鮮紅色

疼痛月經腹痛,月經偏頭痛,臍下正中部疼痛,小便疼痛,下腹部痛(小腹痛),產後腹痛

症狀腹中感到寒冷,月經不調,子宮崩漏,月經延後到來,月經夾有血塊,月經稀少,月經突然停止,手心腳心發熱,白帶,口乾口渴,腹瀉,胃腸脹氣,暈眩,月經顏色紫黯,月經清稀質地稀薄

現代疾病女性不孕症,更年期綜合症,習慣性流產,盆腔炎,子宮內膜異位症,子宮頸炎,腎盂腎炎,子宮頸惡性腫瘤(子宮頸癌),前列腺增生,腎及輸尿管結石,慢性腎衰竭,胰臟炎,陰道炎,卵巢炎,月經前緊張症候群

方劑介紹


溫經湯

溫經湯一直是千年來相當有用的方劑,不過似乎沒有太多人知道。其主要功效是「溫經散寒,養血化瘀」,主治因為沖脈、任脈虛寒,造成子宮瘀血相關諸證。

本方證屬瘀、寒、虛、熱錯雜之證,目的就是改善體內下腹部「虛寒瘀熱」所出現的一系列婦科症狀

常見症狀是:月經出血漏下不止、月經不調,月經不規律或逾期不止,或一個月兩次,或到了月經期間不來。常見傍晚發熱,手心煩熱,心胸煩熱、唇口乾燥、少腹里急,腹脹滿、小腹冷痛、經血夾有淤塊,舌質黯紅,脈細而澀。也可以治療不孕症更年期綜合症

此方是婦科調經之祖方。當體內的沖脈、任脈虛寒時造成體內瘀血時,就會引起月經崩漏、月經不調、月經腹痛、閉經、不孕之病證。

所謂衝為血海,任主胞胎,二脈皆起於胞宮,循行於少腹,與經、產關係密切。《黃帝內經.素問》提到:「女子七歲,腎氣盛,齒更髮長;二七而天癸至,任脈通,太衝脈盛,月事以時下,故有子」

古人認為,婦女的月經及孕育,與沖脈、任脈息息相關。如果這兩個經脈虛寒,固攝無力,又瘀血阻滯,血不循經,會導致月經崩漏或逾期不止。

沖任為奇經八脈,八脈系於肝腎。所謂沖任虛寒,其本質乃「肝腎虛寒」,而肝經、腎經也是通往下腹部與子宮,肝腎陽虛運化失職,又遇瘀血阻於子宮,經絡不通,就會出現子宮病變。

月經會出現提前或延後,或一個月兩次。由於寒凝血瘀氣滯經絡不通,造成月經期間小腹冷痛脹滿,久了之後不易受孕。

月經流過多時,就會消耗「陰血」,肝腎虛寒,陰血乏源,血虛時會造成面色不佳,口唇乾燥、傍晚發熱、手足心熱,這些都是血虛生熱及瘀血化熱之症狀。

既然有體內陽氣虧虛,虛寒內生,寒凝血瘀,又有陰血不足,虛熱瘀熱內生,屬於虛實寒熱夾雜之處境,不能運用純粹化瘀之法,應當「寒熱攻補共投」,所以此方溫經散寒,去瘀養血,同時具備清熱之法

方中吳茱萸辛苦而熱,入肝胃腎經,辛能行氣以止痛,熱能溫經以祛寒,故能散寒止劑。桂枝辛甘而溫,能祛散寒邪,通行血脈,兩藥合用,溫經散寒,通利血脈之功更佳。

當歸辛甘溫,既能補血活血,又善止痛,為婦科調經要藥。川芎、芍藥辛香行散,既能活血去瘀調經,又能行氣開鬱以止痛,古人大量運用此兩味中藥調經。

阿膠甘平,能止血、固漏、養血、滋腎。麥冬甘苦微寒,養陰生津,「退血燥之虛熱」,二藥合用,養陰潤燥而清虛熱,並可制吳茱萸、桂枝之溫燥。

牡丹皮味苦辛,性微寒,人心肝腎經,長於涼血散血,合桂枝、川芍,可助去淤之力,合麥冬則清血分之虛熱與瘀熱。用入參、甘草益氣健脾。生薑、半夏和胃運脾,透過補脾胃生血統血。甘草尚能調和藥性。

本方以改善衝任虛寒,瘀血阻滯為主,治當溫經散寒,祛瘀養血,兼清虛熱之法。溫經湯重用吳茱萸,以大量溫補藥溫經化瘀,配合少量寒涼藥配伍,能使全方溫而不燥,剛柔相濟,以成溫通、溫養之劑。

加減法:若小腹冷痛甚者,去牡丹皮、麥冬,加艾葉、小茴香,或以肉桂易桂枝,以增強散寒止痛作用。少腹脹滿屬氣滯者,加香附、烏藥以行氣止痛。漏下色淡不止者去牡丹皮,加艾葉、熟地以溫經補血止血。經血色紫黯,血塊多者,去阿膠,加桃仁、紅花以增強活血去瘀。陰虛內熱明顯,可去吳茱萸、生薑、半夏,加生地、女貞子、旱蓮草以補益肝腎之陰。子宮虛冷,瘀阻胞脈,婚久不孕,症見月經後期,量少或月經稀少,色黯淡,少腹冷痛,喜溫,畏寒肢冷,性欲冷淡,可加鹿角霜、仙茅、仙靈脾、巴戟天、益母草等以溫補腎陽。

本方現代常用於功能性子宮出血、先兆流產,產後腹痛、痛經、不孕症、慢性盆腔炎等辨證屬沖任虛寒,瘀血阻滯者。

傳統服藥法


右十二味,以水一斗,煮取三升,分溫三服

方劑組成解釋


方中吳茱萸、桂枝溫經散寒,通利血脈,其中吳茱萸功擅散寒止痛,桂枝長於溫通血脈,共為君藥。當歸、川芎活血祛瘀,養血調經。 丹皮既助諸藥活血散瘀,又能清血分虛熱,共為臣藥。阿膠甘平,養血止血,滋陰潤燥;白芍酸苦微寒,養血斂陰,柔肝止痛;麥冬甘苦微寒,養陰清熱。三藥合用,養血調肝,滋陰潤燥,且清虛熱,並制吳茱萸、桂枝之溫燥。 人參、甘草益氣健脾,以資生化之源,陽生陰長,氣旺血充;半夏、生薑辛開散結,通降胃氣,以助祛瘀調經。 其中生薑又溫胃氣以助生化,且助吳茱萸、桂枝以溫經散寒,以上均為佐藥。甘草尚能調和諸藥,兼為使藥。諸藥合用,共奏溫經散寒,養血祛瘀之功。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血瘀實症而致的腹部腫塊勿用 本方雖有涼性滋陰中藥,卻以溫熱為主,虛熱明顯者,宜慎用

溫經湯的經絡型態


溫經湯的經絡型態是常見的,主要見於肝經、腎經虛證,同時體內陽虛(膽經胃經虛證),脾經虛證,連動膀胱經虛證。

由於下半身經絡虛證,上半身經絡出現實證(主要是三焦經、大腸經),形成所謂的「綜合經絡型態」,這種型態體內虛、寒、熱夾雜,久了必瘀。這在中年女性身上相當常見,有機會出現「溫經湯」證。

綜合經絡型態,下腹部經常是虛寒狀態
綜合經絡型態,下腹部經常是虛寒狀態

 

相關證候


相同名稱方劑


溫經湯, 出處:《千金》卷三。 組成:茯苓6兩,芍藥3兩,薏苡仁半斤,土瓜根3兩。 主治:婦人小腹痛。

溫經湯, 出處:《會約》卷十四。 組成:當歸2-3錢,川芎1錢,炮薑5分,白芍(酒炒)1錢半。 主治:婦女血寒,月經後期者。

溫經湯, 出處:《普濟方》卷三三三引《指南方》。 組成:人參1兩,牛膝1兩,甘草1兩,當歸2兩,芍藥2兩,牡丹皮2兩,白朮2兩,官桂2兩,川芎2兩。 主治:經道不通。

溫經湯, 出處:《聖濟總錄》卷一五一。 組成:白茯苓(去粗皮)半兩,芍藥1兩半,土瓜根1兩半,牡丹(去心)1兩半,丹砂(别研如粉)1兩,薏苡仁1兩。 主治:婦人月水來,腹內(疒丂)痛不可忍。

溫經湯, 出處:《聖濟總錄》卷五十一。 組成:附子(炮,去皮臍)1兩,杜仲(去粗皮,切,炒)1兩,牛膝(酒浸,焙)1兩,乾薑(炮)3分,桂(去粗皮)3分,續斷3分,補骨脂(炒)3分。 主治:腎虛寒脹,氣不宣利,上攻腹內及腰背脊髀痛。

溫經湯, 出處:《金匱》卷下。 組成:吳茱萸3兩,當歸2兩,川芎2兩,芍藥2兩,人參2兩,桂枝2兩,阿膠2兩,生薑2兩,牡丹皮(去心)2兩,甘草2兩,半夏半斤,麥冬1升(去心)。 主治:婦人年五十所,病下利數10日不止,暮即發熱,少腹裏急,腹滿,手掌煩熱,唇口乾燥。此病屬帶下,瘀血在少腹不去。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