頂禮散

DING LI SAN | 更多圖表

熱性指數

6

寒性指數

29

複方歸經比例

肺經 23%
肝經 20%
心經 14%
腎經 9%
胃經 9%
膀胱經 6%
大腸經 6%
脾經 5%
小腸經 3%
膽經 3%
肺經
肝經
心經
腎經
胃經
膀胱經
大腸經
脾經
小腸經
膽經

最後更新日:2024-02-07

主治功效


中藥方劑「頂禮散」

中藥方劑「頂禮散」組成:生地黃、五倍子、紫菀、苦參、青黛、大青鹽、桑白皮、冰片。

生地黃:性涼,味甘,入心、肝、腎經。具有清熱涼血、滋陰補血、養陰清熱、益精生津等功效。

五倍子:性澀,味苦、溫,入肺、大腸經。具有清熱解毒、止血、止瀉、止咳化痰、固澀收斂、固表止汗等功效。

紫菀:性微寒,味苦、辛,入肺、腎經。具有宣肺止咳、化痰平喘、降氣止咳等功效。

苦參:性寒,味苦,入肝、心、肺、腎經。具有清熱燥濕、殺蟲止癢、清熱涼血、清熱利尿、生津止渴、利水消腫、清熱瀉火等功效。

青黛:性微寒,味甘、苦,入心、肝經。具有清熱瀉火、清熱涼血、止血等功效。

大青鹽:性寒,味鹹,入胃、大腸經。具有清熱解毒、瀉火通便、消腫散結、涼血止血等功效。

桑白皮:性微寒,味苦,入肺、腎經。具有清肺熱、止咳化痰、利水消腫、止咳平喘、散血等功效。

冰片:性涼,味辛,入心、肺經。具有開竅醒神、消炎止痛、清熱解毒、防腐生肌等功效。

主治功效陰陽二氣互相搏擊,正氣不守,上部熱盛,下部寒冷,就會出現大便溏瀉,無法控制。

總結

中藥方劑「頂禮散」組成生地黃、五倍子、紫菀、苦參、青黛、大青鹽、桑白皮、冰片,具有清熱涼血、滋陰補血、止血、止瀉、止咳化痰、固澀收斂、固表止汗等功效。主治陰陽二氣互相搏擊,正氣不守,上部熱盛,下部寒冷,就會出現大便溏瀉,無法控制。

傳統服藥法


草果子1分,白朮半兩,白茯苓半兩,訶子1分,陳皮1分,木香1分(濕紙裹煨),白扁豆(生薑自然汁煮,去皮,炒)1分,罌粟殼(蜜蘸,慢火炙7次)1錢半。
固腸胃。
上為末。
每服5錢,濃煎粟米飲1大盞,同藥煎7分,空心溫服。
方中白朮用量原缺,據《奇效良方》補。

方劑組成解釋


生地黃、五倍子、紫菀、苦參、青黛、大青鹽、桑白皮、冰片均具有清熱解毒、涼血止血的功效。其中,生地黃、五倍子、紫菀、苦參、青黛清熱解毒作用較強;大青鹽、桑白皮涼血止血作用較強;冰片清熱解毒、涼血止血作用較弱。本方以生地黃、五倍子、紫菀、苦參、青黛為主藥,大青鹽、桑白皮、冰片為輔藥,共奏清熱解毒、涼血止血之功。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本方具有清熱解毒、涼血止血的功效,適用於陰陽相搏,其氣失守,上盛下寒,便痢不禁。但本方性寒,脾胃虛寒者慎用。

相同名稱方劑


頂禮散, 出處:《雞峰》卷二十一。 組成: 頂禮散(《雞峰》卷二十一。)出處:《雞峰》卷二十一。組成:生乾地黃1兩,五倍子半兩,紫菀半兩,苦參半兩,青黛半兩,青鹽半兩,黑錫半兩,桑白皮灰半兩,龍腦少許。主治:烏鬚發,牢牙齒。 。 主治:烏鬚發,牢牙齒。

頂禮散, 出處:《普濟方》卷二一○引《衛生寶鑑》。 組成:草果子1分,白朮半兩,白茯苓半兩,訶子1分,陳皮1分,木香1分(濕紙裹煨),白扁豆(生薑自然汁煮,去皮,炒)1分,罂粟殼(蜜蘸,慢火炙7次)1錢半。 主治:固腸胃。主治:陰陽相搏,其氣失守,上盛下寒,便痢不禁。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