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風湯

TUI FENG TANG | 更多圖表

熱性指數

6

寒性指數

31

複方歸經比例

肝經 17%
肺經 15%
膽經 12%
大腸經 12%
胃經 10%
心經 7%
膀胱經 7%
脾經 7%
腎經 5%
小腸經 2%
肝經
肺經
膽經
大腸經
胃經
心經
膀胱經
脾經
腎經
小腸經

最後更新日:2024-02-08

主治功效


退風湯

退風湯是一味中藥方劑,以豬膽、苦參、防己、黃連、甘草、白笈、藁本為主要成分,具有祛風除濕、清熱解毒之功。適用於治療風寒感冒、頭痛身痛、胸痺腹痛、水腫臌脹、濕熱腳氣、手足攣痛、癬疥瘡腫、脾胃虛弱、消化不良、腹瀉、痢疾、咳嗽、痰多、濕風口面歪斜、手足疼痛、散留痰、肺氣咳嗽喘鳴、諸癥屬瘀滯不通、濕熱蘊結等症狀。

退風湯組成介紹:

  1. 甘草:性味甘平,歸脾、肺、心經,具有清熱解毒、補氣、瀉火、止咳化痰、潤肺、生津止渴、補血、活絡止痛等功效。

  2. 白笈:味苦辛、氣寒,具有收斂止血、消腫生肌、活血化瘀、止血、化腐生肌等功效。

  3. 苦參:味苦、性寒,歸肝、心、肺、腎經,具有清熱燥濕、殺蟲止癢、清熱涼血、清熱利尿、生津止渴、利水消腫、清熱瀉火等功效。

  4. 藁本:具有發散風寒、發汗解表、祛風除濕、活絡止痛等功效。

  5. 黃連:味苦,性寒,具有清熱燥濕、瀉火解毒之功。可治療濕熱痞滿、嘔吐吞酸、瀉痢、黃疸、高熱神昏、心火亢盛、心煩不寐、血熱吐衄、目赤、牙痛、消渴、癰腫疔瘡等症狀。

  6. 防己:味苦、辛,性微溫,歸脾、肺、腎經。具有祛風除濕、利水消腫、散風寒、健脾胃、止咳化痰、利水滲濕、活絡止痛、破血消癥等功效。

退風湯功效主治:退風湯具有祛風除濕、清熱解毒之功。適用於治療風寒感冒、頭痛身痛、胸痺腹痛、水腫臌脹、濕熱腳氣、手足攣痛、癬疥瘡腫、脾胃虛弱、消化不良、腹瀉、痢疾、咳嗽、痰多、濕風口面歪斜、手足疼痛、散留痰、肺氣咳嗽喘鳴、諸癥屬瘀滯不通、濕熱蘊結等症狀。

傳統服藥法


豬膽、苦參、防己、黃連、甘草、白及、藁本、杉、柏、楓葉。
退風。
煎湯,浴兒。

方劑組成解釋


退風湯由豬膽、苦參、防己、黃連、甘草、白笈、藁本組成。豬膽味苦、性寒,有清熱解毒、利濕退黃的功效;苦參味苦、性寒,有清熱解毒、利濕退黃的功效;防己味苦、性寒,有祛風除濕、利水消腫的功效;黃連味苦、性寒,有清熱燥濕、瀉火解毒的功效;甘草味甘、性平,有緩急和中、調和諸藥的功效;白笈味苦、性寒,有清熱解毒、利濕退黃的功效;藁本味辛、性溫,有祛風除濕、通絡止痛的功效。

退風湯具有清熱解毒、利濕退黃、祛風除濕的功效,可用於治療風濕熱黃疸、濕熱黃疸、風濕痹痛等症。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 本方有清熱解毒、利濕退黃的功效,但不宜長期服用,以免傷陰。
  • 本方有祛風除濕、利水消腫的功效,但不宜用於脾胃虛弱、氣虛體弱者。
  • 本方有緩急和中、調和諸藥的功效,但不宜用於陰虛火旺、肝火旺盛者。

相同名稱方劑


退風湯, 出處:《幼幼新書》卷四引《嬰童寶鑑》。 組成: 退風湯(《幼幼新書》卷四引《嬰童寶鑑》。)出處:《幼幼新書》卷四引《嬰童寶鑑》。組成:豬膽、苦參、防己、黃連、甘草、白及、藁本、杉、柏、楓葉。主治:退風。 。 主治:退風。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