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表半裏中和湯

BAN BIAO BAN LI ZHONG HE TANG | 更多圖表

出處典籍:《瘍科選粹》卷二

熱性指數

17

寒性指數

6

複方歸經比例

心經 21%
脾經 20%
肺經 17%
肝經 12%
胃經 8%
腎經 6%
大腸經 6%
心包經 2%
膽經 2%
三焦經 1%
心經
脾經
肺經
肝經
胃經
腎經
大腸經
心包經
膽經
三焦經

最後更新日:2024-02-04

主治功效


中藥方劑「半表半裏中和湯」是一款中醫中藥經典藥方,主要成分包括人參、陳皮、黃耆、當歸、白朮、白芷、川芎、茯苓、皁刺、乳香、沒藥、金銀花、甘草,用於治療癰疽既像陰腫又像陽腫,好像快潰爛但又沒有潰爛,好像腫了但又沒有腫的情況。

人參具有補氣生津、益氣補虛、養心安神、清熱降火等功效,用於治療體虛乏力、氣短喘促、心悸失眠、食慾不振、大便溏泄等症狀。

陳皮性溫、味苦、辛,歸脾、肺經,具有理氣行氣、止咳化痰、健脾胃、消食化積、燥濕、活絡止痛等多種功效。

黃耆性溫味甘,歸脾、肺經,具有補氣、固表、升陽、利水消腫等功效。

當歸性溫味甘,歸心、肝、脾經,具有補血活血、調經止痛、止血、活血化瘀、止咳平喘等功效。

白朮性溫味苦、辛,歸脾、胃經,具有補氣利水、健脾益氣、燥濕化痰、止瀉止痢等功效。

白芷性溫味辛,歸肺、大腸經,具有發汗解表、祛風除濕、利水消腫、固崩止帶、散風寒、活絡止痛、燥濕、排膿、止咳化痰等功效。

川芎性溫味辛,歸肝、膽、心包經,具有活血化瘀、祛風止痛、行氣活血、調經止痛等功效。

茯苓性平、味甘淡,歸脾、胃、心經,具有利水消腫、利水滲濕、清熱利尿、祛風除濕、安胎、健脾胃、補血、安神等功效。

皁刺性溫味苦,歸肝、腎經,具有驅蟲殺蟲、止咳化痰、排膿、散風熱、祛風除濕、活血通絡、消腫止痛等功效。

乳香性溫味苦,歸肝經,具有活血化瘀、化腐生肌、利水消腫、活絡止痛、清熱解毒等功效。

沒藥性溫味苦,歸肝經,具有消腫散瘀、拔毒排膿、補血活血、止血鎮痛、消痛殺菌、祛風除濕等功效。

金銀花性甘寒,歸肺經,具有清熱解毒、疏散風熱、涼血止痢、利尿通淋等功效。

甘草性味甘平,歸脾、肺、心經,具有清熱解毒、補氣、瀉火、止咳化痰、潤肺、生津止渴、補血、活絡止痛等功效。

方劑組成解釋


本方以人參、黃耆、當歸、白朮、白芷、川芎、茯苓為君藥,補益元氣;皂刺、乳香、沒藥、金銀花為臣藥,活血化瘀、消腫排膿;甘草為佐藥,調和諸藥。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本方宜在醫生指導下使用,孕婦慎用。

相關疾病


相同名稱方劑


半表半裏中和湯, 出處:《瘍科選粹》卷二。 組成:人參2錢,陳皮2錢,黃耆1錢5分,當歸1錢5分,白朮1錢5分,白芷1錢5分,川芎、茯苓、皂角刺、乳香、沒藥、金銀花、甘草節。 主治:癰瘍半陰半陽,似潰非潰,似腫非腫,此皆元氣虛弱,失於補托所致。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