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脾固腎地黃丸

YU PI GU SHEN DI HUANG WAN | 更多圖表

熱性指數

14

寒性指數

11

複方歸經比例

腎經 29%
心經 16%
肺經 16%
脾經 13%
肝經 9%
胃經 8%
膀胱經 4%
心包經 4%
腎經
心經
肺經
脾經
肝經
胃經
膀胱經
心包經

最後更新日:2024-02-04

主治功效


育脾固腎地黃丸

育脾固腎地黃丸的說明如下:

  • 藥名:育脾固腎地黃丸
  • 別名:固腎地黃丸
  • 組成:熟地黃、山茱萸、茯苓、山藥、澤瀉、五味子、補骨脂、菟蕬子
  • 性狀:棕褐色的丸劑,氣味甘甜。
  • 藥理作用:補腎益精、固澀收斂、利水滲濕、強筋骨、止瀉止遺。
  • 主治功效:腎虛晨瀉:這種情況是腎臟虛弱導致的,通常在早晨出現腹瀉,伴有疲勞、腰痠背痛、盜汗等症狀。
  • 用法用量:口服,一次6粒,一日2次。
  • 注意事項:孕婦、哺乳期婦女及兒童應在醫生指導下服用。

藥材介紹

育脾固脾腎地黃丸主要成分的藥材介紹如下:

  • 熟地黃:補血、滋陰、益精、補腎、滋補養生。
  • 山茱萸:固澀收斂、澀精止遺、補益肝腎、補血養肝、益精。
  • 茯苓:利水消腫、利水滲濕、清熱利尿、祛風除濕、安胎、健脾胃、補血、安神。
  • 山藥:補氣、澀精止遺、補腎、止咳化痰、強筋骨、健脾胃、滋陰、止瀉。
  • 澤瀉:利水滲濕、清熱利尿、澀精止遺、強筋骨、止嘔、清熱利濕。
  • 五味子:固澀收斂、補氣、補腎、止咳化痰、降氣、生津止渴、強筋骨、解酒毒。
  • 補骨脂:補陽、補氣、止瀉和健脾胃。
  • 菟蕬子:補腎、益肝、明目、壯陽、止瀉、補虛陰、益精血、充津液、通經絡。

臨牀應用

育脾固腎地黃丸主要用於治療腎虛晨瀉,另外,育脾固腎地黃丸還可用於治療以下疾病:

  • 腎虛腰痛:這種情況是由於腎虛導致的腰部疼痛,通常伴有疲勞、畏寒、尿頻等症狀。
  • 耳鳴:這種情況是由於腎虛導致的耳鳴,通常伴有眩暈、頭痛等症狀。
  • 遺精:這種情況是由於腎虛導致的遺精,通常伴有疲勞、腰痠背痛等症狀。
  • 早洩:這種情況是由於腎虛導致的早洩,通常伴有疲勞、腰痠背痛等症狀。

總結

育脾固腎地黃丸是一種補腎益精、固澀收斂、利水滲濕、強筋骨、止瀉止遺的中成藥,主要用於治療腎虛晨瀉。育脾固腎地黃丸的組成包括熟地黃、山茱萸、茯苓、山藥、澤瀉、五味子、補骨脂、菟蕬子。育脾固腎地黃丸具有補腎益精、固澀收斂、利水滲濕、強筋骨、止瀉止遺的功效。育脾固腎地黃丸主要用於治療腎虛晨瀉,另外,育脾固腎地黃丸還可用於治療腎虛腰痛、耳鳴、遺精、早洩等疾病。

傳統服藥法


熟地黃8兩(薑酒煨,搗爛入藥),山茱萸(去核)5兩(酒拌蒸,曬乾,炒),白茯苓4兩(焙),懷山藥6兩(炒黃),澤瀉3兩(淡鹽酒拌,曬乾,炒),五味子2兩,補骨脂4兩(鹽酒浸1宿,炒香),菟絲子(酒洗曬乾,炒,另研淨末)6兩(即入藥丸,勿令出氣)。
上為末,用熟地搗爛入藥,如乾,加飴糖漿,為丸。
每早米飲湯送下4錢,臨晚食前白湯送下3錢。
戒酒面,以杜濕熱。

方劑組成解釋


熟地黃、山茱萸、茯苓、山藥、澤瀉、五味子、補骨脂、菟蕬子,均具有滋陰補腎的功效。其中,熟地黃、山茱萸、山藥、五味子、補骨脂,均具有固精止瀉的功效。澤瀉具有利水滲濕的作用,可以緩解腎虛水腫的症狀。茯苓具有健脾益氣的作用,可以緩解脾虛腹瀉的症狀。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本方具有滋陰補腎的功效,適合於腎虛引起的早晨大便稀溏、大便不成形、大便次數增多、大便不盡、大便帶有粘液等症狀。本方不宜長期服用,以免滋陰過度,導致脾胃虛弱。

相關疾病


慢性腎衰竭

相同名稱方劑


育脾固腎地黃丸, 出處:《馮氏錦囊·雜症》卷十一。 組成:熟地黃8兩(薑酒煨,搗爛入藥),山茱萸(去核)5兩(酒拌蒸,曬乾,炒),白茯苓4兩(焙),懷山藥6兩(炒黃),澤瀉3兩(淡鹽酒拌,曬乾,炒),五味子2兩,補骨脂4兩(鹽酒浸1宿,炒香),菟絲子(酒洗曬乾,炒,另研淨末)6兩(即入藥丸,勿令出氣)。 主治:腎虛晨瀉。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