仙傳午時茶

XIAN CHUAN WU SHI CHA | 更多圖表

熱性指數

7

寒性指數

14

複方歸經比例

肺經 20%
胃經 18%
脾經 15%
心經 12%
肝經 9%
腎經 5%
膽經 5%
膀胱經 4%
大腸經 3%
心包經 2%
小腸經 1%
三焦經 1%
肺經
胃經
脾經
心經
肝經
腎經
膽經
膀胱經
大腸經
心包經
小腸經
三焦經

最後更新日:2024-02-04

主治功效


仙傳午時茶

  • 茯苓:清熱利尿、利水滲濕、安神、健脾胃、補血、補氣。
  • 柴胡:疏肝解鬱、清熱瀉火、平肝息風、補陽、散風邪、解表發汗。
  • 澤瀉:利水滲濕、清熱利尿、澀精止遺、強筋骨、止嘔、清熱利濕。
  • 枳殼:理氣行氣、止咳化痰、消食化積、降氣、破氣、行氣、消痞、散結、除痰、止痛、緩瀉。
  • 紫蘇葉:發汗解表、散風寒、止嘔、理氣行氣、降氣、補陽、補中益氣、溫裡溫中、安胎、止咳平喘、止血和解毒。
  • 防風:散風邪、解表發汗、活血止痛、祛風除濕、解毒透疹。
  • 白扁豆:補氣、止瀉、健脾胃、消暑、解毒、固崩止帶。
  • 赤小豆:利水滲濕、清熱利尿、清熱瀉火、排膿、健脾胃、清熱解毒、利水消腫、解毒排膿。
  • 忍冬藤:清熱瀉火、涼血解毒、利尿通淋。
  • 黃芩:清熱燥濕、瀉火解毒、涼血止血、除熱安胎、清熱瀉下、排膿消腫、清熱解毒、降氣、利尿。
  • 竹茹:清熱化痰、清胃熱、止嘔、清熱瀉火、止咳化痰、利水消腫、清熱涼血。
  • 天花粉:清熱瀉火、止咳化痰、生津止渴、利水消腫、排膿、潤燥、清熱解毒。
  • 藿香:燥濕、芳香化濕、止嘔、止咳化痰、祛風除濕、健脾胃。
  • 甘草:清熱解毒、補氣、瀉火、止咳化痰、潤肺、生津止渴、補血、活絡止痛。
  • 香薷:散風寒、發汗解表、清熱利尿、降氣、健脾胃。
  • 麥門冬:養陰生津、潤肺清心、益氣安神。
  • 鈎藤:平肝息風、清熱瀉火。
  • 荷葉:清熱瀉火、活血化瘀、固澀收斂、止血、清熱涼血、生津止渴、破血消癥、利尿消腫、健脾養心、安神寧心。
  • 茶葉:清熱解毒、消暑止渴、明目益智、利尿通便、降壓降脂、抗輻射、抗衰老。

主治功效

  • 傷風頭痛:指因風寒之邪侵襲人體,導致頭部疼痛的病症。
  • 冒暑發痧:指在炎熱的夏季,因陽暑之氣過盛,人體無法適應而導致的身體不適,症狀包括頭暈、頭痛、噁心、嘔吐等。
  • 吐瀉:指嘔吐和腹瀉,是中醫將嘔吐和腹瀉合稱為一種病症,常因飲食不當、感染或其他疾病而引起。

總結

仙傳午時茶是一款由多種中藥成分組成的中藥方劑,具有清熱解毒、消暑止渴、明目益智、利尿通便、降壓降脂、抗輻射、抗衰老等功效。

傳統服藥法


茯苓片8兩,柴胡6兩,澤瀉片5兩,枳殼片5兩,蘇葉5兩,防風5兩,扁豆5兩,赤小豆5兩,忍冬藤4兩,枯黃芩4兩,鮮竹茹4兩,花粉4兩,藿香3兩,生甘草3兩,香薷3兩,麥冬3兩,雙鈎藤210只,鮮荷葉30片(切碎),陳茶葉100兩(均用庫平)。
先將荷葉放大鐵鍋內,加水煎汁去滓;再將茯苓等十七味一並下鍋,煎至汁水較濃,濾汁儲缸;仍將原藥加水再煎多時,濾汁儲缸;再加水煎至第三次,濾汁去渣,連同前汁,併入鍋內再煎至約汁小半鍋為度;再將茶葉放入,隨放隨拌,將汁滲乾,取起攤曬極燥。
每服2錢,分裝紙袋封口,儲大洋鐵筒,勿令泄氣受蒸。每服1袋,清水煎服。暖睡出汗。重則2劑同煎,小兒減半。

方劑組成解釋


茯苓、澤瀉、白扁豆、赤小豆、荷葉、茶葉具有利水滲濕的作用,可緩解暑熱引起的體內水濕積聚;柴胡、黃芩、天花粉、竹茹具有清熱解暑的作用,可緩解暑熱引起的發熱、頭痛、胸悶等症狀;紫蘇葉、防風、香薷、藿香具有疏風解表的作用,可緩解暑熱引起的感冒症狀;甘草、麥門冬具有益氣生津的作用,可緩解暑熱引起的口渴、咽干等症狀。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本方性味平和,無明顯毒副作用,但脾胃虛寒者慎用。

相關疾病


頭痛原發性高血壓高血壓性心臟病高血壓性腎臟病

相同名稱方劑


仙傳午時茶, 出處:《經驗奇方》卷上。 組成:茯苓片8兩,柴胡6兩,澤瀉片5兩,枳殼片5兩,蘇葉5兩,防風5兩,扁豆5兩,赤小豆5兩,忍冬藤4兩,枯黃芩4兩,鮮竹茹4兩,花粉4兩,藿香3兩,生甘草3兩,香薷3兩,麥冬3兩,雙鉤藤210隻,鮮荷葉30片(切碎),陳茶葉100兩(均用庫平)。 主治:傷風頭痛,冒暑發痧,吐瀉。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