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毒解毒湯

HUA DU JIE DU TANG | 更多圖表

熱性指數

5

寒性指數

24

複方歸經比例

胃經 25%
肺經 24%
心經 10%
腎經 10%
小腸經 7%
膽經 6%
脾經 4%
大腸經 4%
心包經 3%
肝經 2%
胃經
肺經
心經
腎經
小腸經
膽經
脾經
大腸經
心包經
肝經

最後更新日:2024-02-04

主治功效


化毒解毒湯

組成:

  1. 升麻:

升麻性辛、苦、甘,微寒,具有發汗解表、清熱瀉火、清熱解毒、補血養肝、散風熱、透疹、補陽等功效。

  1. 石膏:

石膏性寒味甘,具有清熱利尿、清熱瀉火、生津止渴、止咳平喘、化腐生肌和活絡止痛的功效。

  1. 連翹:

連翹具有清熱瀉火、散風熱、清熱解毒、散結、排膿、利水消腫、止嘔等多種功效。

  1. 牛蒡子:

牛蒡子性涼、味辛、苦,具有散風熱、發汗解表、清熱瀉火、清肺熱利咽、利水消腫和清熱解毒等功效。

  1. 黃連:

黃連味苦,性寒,具有清熱燥濕、瀉火解毒之功。

  1. 知母:

知母性寒、味苦,具有清熱瀉火、滋陰潤燥的功效。

  1. 玄參:

玄參性寒,味苦、甘,具有清熱涼血、滋陰潤燥之效。

  1. 淡竹葉:

淡竹葉性寒、味甘,具有清熱瀉火、清心降火、利尿消腫、生津止渴、利水滲濕等功效。

主治功效:

藥物性皮炎,也稱藥疹,是指因藥物引起的皮膚炎症反應。中醫將藥物性皮炎歸屬於「藥疹」範疇,認為其多由藥物毒性或過敏所致。

中醫理論:

中醫認為,藥物性皮炎的發生與藥物的性質、劑量、服用方法、患者體質等因素有關。藥物性皮炎的臨牀表現多種多樣,可表現為紅斑、丘疹、水皰、膿皰、糜爛、滲出等。

治療方法:

中醫治療藥物性皮炎,常以清熱解毒、活血化瘀、祛風止癢等方法為主。常用的中藥包括黃連、金銀花、蒲公英、當歸、川芎、赤芍、蟬蛻、僵蠶等。

預防措施:

中醫認為,藥物性皮炎的預防重在合理用藥。患者在服藥前,應諮詢醫師或藥師,瞭解藥物的性質、劑量、服用方法等,以避免發生不良反應。

傳統服藥法


升麻4克,石膏15克,連翹子9克,牛蒡子9克,黃連6克,知母6克,元參9克,竹葉7克。
水煎服。

方劑組成解釋


化毒解毒湯由升麻、石膏、連翹、牛蒡子、黃連、知母、玄參、淡竹葉等八味中藥組成。升麻具有升清解毒、透疹的功效;石膏具有清熱瀉火、除煩止渴的功效;連翹具有清熱解毒、消腫散結的功效;牛蒡子具有清熱解毒、利濕退黃的功效;黃連具有清熱燥濕、瀉火解毒的功效;知母具有清熱燥濕、生津止渴的功效;玄參具有清熱涼血、解毒利咽的功效;淡竹葉具有清熱利濕、解毒消腫的功效。

化毒解毒湯具有清熱解毒、涼血利濕的功效,可以用於治療藥物性皮炎。升麻、石膏、連翹、牛蒡子、黃連、知母、玄參、淡竹葉等八味中藥均具有清熱解毒、涼血利濕的功效,可以協同發揮作用,從而達到治療藥物性皮炎的目的。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 孕婦、哺乳期婦女、兒童、體虛者慎用。
  • 本方具有清熱解毒、涼血利濕的功效,如果患者有陰虛火旺、津液不足的症狀,則不宜使用本方。

相同名稱方劑


化毒解毒湯, 出處:《中醫皮膚病學簡編》。 組成:升麻4g,石膏15g,連翹子9g,牛蒡子9g,黃連6g,知母6g,元參9g,竹葉7g。 主治:藥物性皮炎。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