附子地黃散

FU ZI DI HUANG SAN | 更多圖表

出處典籍:《雞峰》卷十

熱性指數

28

寒性指數

11

複方歸經比例

心經 18%
腎經 18%
脾經 18%
肝經 18%
肺經 9%
大腸經 6%
胃經 6%
三焦經 3%
膽經 3%
心經
腎經
脾經
肝經
肺經
大腸經
胃經
三焦經
膽經

最後更新日:2024-02-04

主治功效


附子地黃散

附子地黃散為中醫經典名方,源自東漢張仲景《傷寒雜病論》,主要成分包括附子、乾薑、肉桂、黃耆、龍骨、白朮、牡蠣、生地黃、白芍九味中藥材。此方具有溫補腎陽、益氣養血、止血攝陰之功,是治療虛勞吐血、下血、衄血、崩血、漏血等虛勞血證的常用方劑。

組成介紹

  • 附子:性熱味辛,歸心、腎經,具有溫裡溫中、散寒止痛、回陽救逆之功。
  • 乾薑:性溫味辛,歸肺、脾、胃經,具有溫經散寒、溫裡溫中、補陽、止瀉、止血、破血消癥、健脾胃、溫化寒痰、活絡止痛等功效。
  • 肉桂:性溫味甘辛,歸心、肝、腎經,具有溫經散寒、活血通經、溫陽補陽、壯命門火、活血化瘀、祛風除濕、活絡止痛、通經絡、溫裡溫中的功效。
  • 黃耆:性溫味甘,歸脾、肺經,具有補氣、固表、升陽、利水消腫等功效。
  • 龍骨:味甘鹹,性微寒,具有安神止驚、止瀉、止血、健脾胃、澀精止遺、強筋骨等功效。
  • 白朮:具有補氣、利水滲濕、固表止汗、生津止渴、安胎、健脾胃、祛風除濕等功效。
  • 牡蠣:具有補腎固精、益氣養血、益氣養血、化痰止咳、生津止渴、清熱利濕、滋陰補腎、健脾胃等功效。
  • 生地黃:具有清熱涼血、清熱瀉火、滋陰、補血等功效。
  • 白芍:具有平肝息風、補血養肝、健脾胃等傳統功效。

主治功效

  • 虛勞吐血:因身體虛弱而引起的吐血。
  • 下血:大便帶血。
  • 衄血:鼻出血。
  • 崩血:月經量過多,或非經期出血。
  • 漏血:陰道不正常出血。

使用注意

  • 孕婦、哺乳期婦女及對本方成分過敏者禁用。
  • 服用本方時應避免食用生冷、寒涼食物。
  • 本方應在醫生指導下使用。

總結

附子地黃散是治療虛勞吐血、下血、衄血、崩血、漏血等虛勞血證的常用方劑,具有溫補腎陽、益氣養血、止血攝陰之功。但由於本方含有附子等有毒成分,因此應在醫生指導下使用。

傳統服藥法


附子2兩,乾薑2兩,桂2兩,黃耆2兩,龍骨2兩,烏魚骨2兩,白朮2兩,牡蠣2兩,生乾地黃2兩,白芍藥1兩。
上為細末。
每服2錢,空心米飲調下。

方劑組成解釋


  • 附子:辛溫,歸腎、脾經。有溫腎助陽、散寒止痛之功。本方以附子為君藥,溫補腎陽,為治療虛勞吐血、下血、衄血、崩血、漏血之主藥。
  • 乾薑:辛溫,歸脾、胃、肺經。有溫中散寒、止嘔止痛之功。本方以乾薑為臣藥,溫中散寒,協助附子溫補腎陽。
  • 肉桂:辛溫,歸腎、心、脾、肺經。有溫腎助陽、散寒止痛之功。本方以肉桂為佐藥,溫腎助陽,協助附子溫補腎陽。
  • 黃耆:甘溫,歸肺、脾、腎經。有補氣固表、利尿消腫之功。本方以黃耆為使藥,補氣固表,協助附子溫補腎陽。
  • 龍骨:鹹平,歸肝、腎經。有鎮驚安神、收斂固精之功。本方以龍骨為輔藥,收斂固精,協助附子溫補腎陽。
  • 白朮:甘平,歸脾、胃經。有健脾益氣、燥濕利水之功。本方以白朮為輔藥,健脾益氣,協助附子溫補腎陽。
  • 牡蠣:鹹溫,歸肝、腎經。有平肝潛陽、軟堅散結之功。本方以牡蠣為輔藥,平肝潛陽,協助附子溫補腎陽。
  • 生地黃:甘寒,歸心、肝、腎經。有涼血滋陰、清熱止血之功。本方以生地黃為輔藥,涼血滋陰,協助附子溫補腎陽。
  • 白芍:苦酸,微寒,歸肝、脾經。有養血柔肝、緩急止痛之功。本方以白芍為輔藥,養血柔肝,協助附子溫補腎陽。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 本方為溫補腎陽、填精止血之劑,陰虛火旺者慎用。
  • 本方含有附子、乾薑、肉桂等溫熱藥物,陰虛火旺者慎用。
  • 本方含有龍骨、牡蠣等收斂藥物,大便溏泄者慎用。

相關疾病


肺結核低血壓肺氣腫慢性腎衰竭營養不良血液和造血器官疾病再生障礙性及其他貧血胃腸出血骨質疏鬆症牙齦出血吐血

相同名稱方劑


附子地黃散, 出處:《雞峰》卷十。 組成:附子2兩,乾薑2兩,桂2兩,黃耆2兩,龍骨2兩,烏魚骨2兩,白朮2兩,牡蠣2兩,生乾地黃2兩,白芍藥1兩。 主治:虛勞吐血、下血、衄血、崩血、漏血。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