鬼箭羽散

GUI JIAN YU SAN | 更多圖表

出處典籍:《聖惠》卷八十

熱性指數

10

寒性指數

18

複方歸經比例

肝經 41%
心經 23%
心包經 11%
腎經 11%
脾經 11%
肝經
心經
心包經
腎經
脾經

最後更新日:2024-02-04

主治功效


《鬼箭羽散》

中藥方劑「鬼箭羽散」,主要成分包括鬼箭羽、當歸、益母草,主治功效為產後血崩,氣絕瀕死。

各成分介紹:

鬼箭羽

  • 性微寒至溫,味苦至辛,歸肝、肺經。
  • 具清熱解毒,涼血止痢,利尿消腫,祛風除濕,殺蟲止癢,止血,破血消癥,活血止痛的功效。
  • 用於治療熱毒瘡瘍,痢疾腹痛,水腫,風濕痹痛,皮膚瘙癢,跌打損傷,經閉痛經,失血,胸中癥瘕積聚等症。

當歸

  • 性溫,味甘、辛,歸肝、心、脾經。
  • 具補血活血、調經止痛、止血、活血化瘀、止咳平喘等功效。
  • 能促進造血功能,增加血細胞數量,達到補血效果;其活性成分能調節子宮平滑肌,緩解痛經,促進內膜生長,改善月經不調。
  • 所含維生素K等活性成分能增強血管壁張力,促進血小板聚集,達到止血效果。

益母草

  • 性微寒,味酸、微苦,歸肝、心經。
  • 具調經止痛、解毒、清熱瀉火、清熱涼血、清熱利尿、破血消癥、活血化瘀、安胎等功效。
  • 可調節子宮平滑肌,促進子宮收縮或抑制過強收縮,緩解子宮痙攣,適用於各種月經病。
  • 幫助清除自由基及毒素,保護細胞,排出濕邪,涼血止血。
  • 能活血化瘀,祛瘀止痛,緩解因血瘀引起的經閉、痛經等症狀,促進子宮底下降及復原,幫助惡露排出,促進胎盤形成,提高胚胎著牀率,預防、治療流產、早產等妊娠問題。

總結:

中藥方劑「鬼箭羽散」的主要成分為鬼箭羽、當歸、益母草,具有清熱解毒,涼血止痢,補血活血,調經止痛,止血,活血化瘀,破血消癥,活血止痛等功效。常應用於產後血崩,氣絕瀕死的情況。

傳統服藥法


丹參5兩,鬼箭羽5兩,白朮5兩,獨活5兩,秦艽3兩,豬苓3兩,知母2兩,海藻2兩,茯苓2兩,桂心2兩。
微除風濕,利小便,消水谷。
上(口父)咀,以酒3鬥,浸5日。每服5合,每日3次,任性量力漸加之。歲久服之,乃可得力耳。愈後可長服。

方劑組成解釋


本方由鬼箭羽、當歸、益母草組成。鬼箭羽具有活血化瘀、止血的功效;當歸具有補血活血、調經止痛的功效;益母草具有活血化瘀、利水消腫的功效。三藥合用,共奏活血化瘀、止血之功。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本方孕婦慎用。

相關疾病


心絞痛肺結核瘧疾心內膜炎胃及十二指腸炎心肌梗塞肺性心臟病心包炎心肌炎慢性腎衰竭麻疹風濕性心臟病二尖瓣狹窄三尖瓣疾病高血壓性心臟病高血壓性腎臟病心臟衰竭胃腸出血月經稀少肩關節痛

相同名稱方劑


鬼箭羽散, 出處:《聖惠》卷八十。 組成:鬼箭羽1兩半,當歸1兩(銼,微炒),益母草1兩。 主治:産後血運,悶絕欲死。

鬼箭羽散, 出處:《聖濟總錄》卷三十五。 組成:鬼箭羽1分(爲細末),砒霜(研)1錢,五靈脂(研)1兩。 主治:鬼瘧,寒熱日發。

鬼箭羽散, 出處:《聖惠》卷二十四。 組成:鬼箭羽1兩,白蘞1兩,白蒺藜1兩(微炒,去刺),白礬1兩(燒令汁盡),防風2兩(去蘆頭),甘草1兩(炙微赤,銼)。 主治:風癮疹,累醫不效者。

鬼箭羽散, 出處:《聖惠》卷八十三。 組成:鬼箭羽1分,真珠末1分,桃仁(湯浸,去皮尖雙仁,麸炒微黃)、川大黃1兩(銼,微炒),羚羊角屑半兩,桔梗(去蘆頭)半兩,川朴消半兩,川升麻半兩,赤芍藥半兩,柴胡(去苗)半兩,黃芩半兩。 主治:小兒中惡,心堅強,卒痛欲困。

鬼箭羽散, 出處:《聖惠》卷四十三。 組成:鬼箭羽1兩,桃仁(湯浸,去皮尖雙仁,麸炒微黃)1兩,赤芍藥1兩,鬼臼(去須)1兩,陳橘皮(湯浸,去白瓤,焙)1兩,當歸(銼,微炒)1兩,桂心1兩,柴胡(去苗)1兩,朱砂(細研)1兩,川大黃2兩(銼碎,微炒)。 主治:惡疰心痛,腹脅肩背痛無常處。

鬼箭羽散, 出處:《聖惠》卷七十九。 組成:鬼箭羽1兩,川大黃1兩(銼碎,微炒),木香半兩,桂心3分,當歸3分(銼,微炒),桃仁3分(湯浸,去皮尖雙仁,麸炒微黃),赤芍藥3分,牛膝1兩(去苗),鱉甲1兩(塗醋炙令黃,去裙襕),延胡索3分,益母草半兩。 主治:産後月水不通,臍腹時痛,四肢煩疼,不欲飲食,漸加瘦弱。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