秘方養臟湯

MI FANG YANG ZANG TANG | 更多圖表

出處典籍:《得效》卷六

熱性指數

13

寒性指數

16

複方歸經比例

脾經 21%
肺經 18%
胃經 16%
大腸經 15%
肝經 9%
心經 7%
膽經 4%
腎經 4%
三焦經 2%
脾經
肺經
胃經
大腸經
肝經
心經
膽經
腎經
三焦經

最後更新日:2024-02-04

主治功效


祕方養臟湯:中醫古方,調理五色痢

中藥方劑「祕方養臟湯」,主要成分為:陳皮、枳殼、黃連、木香、烏梅、罌粟殼、厚朴、生薑、杏仁、甘草。此方具有理氣行氣、止咳化痰、消食化積、清熱解毒、殺蟲、止瀉、止痛、健脾胃等多種功效。

成分介紹:

  • **杏仁:**味苦、性溫,具有止咳平喘、潤腸通便、降氣、生津止渴、驅蟲殺蟲等功效。

  • **甘草:**味甘、性平,具有清熱解毒、補氣、瀉火、止咳化痰、潤肺、生津止渴、補血、活絡止痛等功效。

  • **生薑:**味辛、性溫,具有散風寒、發汗解表、止咳化痰、降氣、補陽、健脾胃、解毒、止嘔、祛風除濕、活血化瘀等功效。

  • **陳皮:**味苦、辛,性溫,具有理氣行氣、止咳化痰、健脾胃、消食化積、燥濕、活絡止痛等多種功效。

  • **厚朴:**味辛、苦,性溫,具有溫裡溫中、降氣、健脾胃、燥濕、驅蟲殺蟲等功效。

  • **黃連:**味苦、性寒,具有清熱燥濕、瀉火解毒之功。可治療濕熱痞滿、嘔吐吞酸、瀉痢、黃疸、高熱神昏、心火亢盛、心煩不寐、血熱吐衄、目赤、牙痛、消渴、癰腫疔瘡等症狀。

  • **木香:**味辛、性溫,具有溫裡溫中、行氣止痛、消食化積、理氣行氣、止瀉、健脾健脾止咳平喘、疏肝解鬱等功效。

  • **烏梅:**味酸、性平,具有固澀收斂、驅蟲殺蟲、生津止渴、止咳平喘、止血、止瀉、止嘔等功效。

  • **枳殼:**味苦、性寒,具有理氣行氣、止咳化痰、消食化積、降氣等功效。

主治功效:

  • 五色痢:是指大便呈現出多種顏色的痢疾。

用法用量:

  • 每日一劑,水煎服。

注意事項:

  • 孕婦、哺乳期婦女及兒童應在醫生指導下服用。
  • 服藥期間應忌食辛辣、油膩、生冷食物。
  • 若服藥後出現不適,應立即停藥並就醫。

總結:

中藥方劑「祕方養臟湯」,具有理氣行氣、止咳化痰、消食化積、清熱解毒、殺蟲、止瀉、止痛、健脾胃等多種功效,可有效治療五色痢。在服用時應注意孕婦、哺乳期婦女及兒童應在醫生指導下服用,服藥期間應忌食辛辣、油膩、生冷食物,若服藥後出現不適,應立即停藥並就醫。

傳統服藥法


陳皮(去白)5錢,枳殼(去瓤)5錢,黃連(去須)5錢,南木香5錢,烏梅(去核)5錢,罌粟殼(去蒂膜,蜜炒)1兩半,厚朴(去粗皮,薑汁炒)5錢,杏仁(去皮尖)5錢,甘草5錢。
五色痢久不效,加龍骨、赤石脂、人參、揚芍藥各1兩,為末,蜜丸,烏梅甘草湯下,粟米飲亦可。
上為散。
五色痢,黑豆、棗子煎;紅痢,生地黃、春茶、甘草節煎服。

方劑組成解釋


陳皮、枳殼、黃連、木香、烏梅、罌粟殼、厚朴、生薑、杏仁、甘草均具有清熱燥濕、行氣止痛、解毒斂瘡的作用。陳皮和枳殼能燥濕化痰,行氣止痛;黃連能清熱燥濕,瀉火解毒;木香能行氣止痛,散結消腫;烏梅能生津止渴,澀腸止痢;罌粟殼能止痛、斂瘡;厚朴能行氣除脹,燥濕化痰;生薑能溫中散寒,止嘔止痛;杏仁能潤肺止咳,平喘化痰;甘草能緩急和中,調和諸藥。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本方具有一定的毒性,孕婦、小孩、體弱者慎用。

相同名稱方劑


秘方養臟湯, 出處:《得效》卷六。 組成:陳皮(去白)5錢,枳殼(去瓤)5錢,黃連(去須)5錢,南木香5錢,烏梅(去核)5錢,罂粟殼(去蒂膜,蜜炒)1兩半,厚朴(去粗皮,薑汁炒)5錢,杏仁(去皮尖)5錢,甘草5錢。 主治:五色痢。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