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胃膏

HE WEI GAO | 更多圖表

出處典籍:《理瀹》

熱性指數

23

寒性指數

9

複方歸經比例

脾經 31%
胃經 22%
肝經 15%
心經 8%
肺經 6%
大腸經 6%
腎經 4%
三焦經 2%
膽經 2%
脾經
胃經
肝經
心經
肺經
大腸經
腎經
三焦經
膽經

最後更新日:2024-02-04

主治功效


和胃膏的主要成分及藥性:

  • 甘草:性味甘平,具有清熱解毒、補氣、瀉火、止咳化痰、潤肺、生津止渴、補血、活絡止痛等功效。

  • 白芍:具有平肝息風、補血養肝、健脾胃等功效。

  • 白朮:具有補氣、利水滲濕、固表止汗、生津止渴、安胎、健脾胃、祛風除濕等功效。

  • 蒼朮:具有燥濕健脾、芳香化濕、散風寒、健脾胃、補腎、溫裡溫中、清肝明目、利水滲濕等功效。

  • 陳皮:性溫,味苦、辛,具有理氣行氣、止咳化痰、健脾胃、消食化積、燥濕、活絡止痛等功效。

  • 當歸:具有補血活血、調經止痛、止血、活血化瘀、止咳平喘等功效。

  • 高良薑:具有溫裡溫中、止嘔、活絡止痛、理氣行氣、降氣、補陽、健脾胃、治瘧、行氣止痛、鎮痛解熱等功效。

  • 厚朴:具有溫裡溫中、降氣、健脾胃、燥濕、驅蟲殺蟲等功效。

  • 黃連:味苦,性寒,具有清熱燥濕、瀉火解毒之功。

  • 麥芽:性甘、平,具有健脾胃、消食化積、行氣理氣、溫裡溫中、除煩等功效。

  • 肉桂:性溫,味辛甘,具有溫經散寒、活血通經、溫陽補陽、壯命門火、活血化瘀、祛風除濕、活絡止痛、通經絡、溫裡溫中的功效。

  • 吳茱萸:具有補陽、止瀉、止嘔、理氣行氣、溫裡溫中五種傳統代功效。

  • 香附:辛散苦降,能理氣解鬱,疏肝理氣,調經止痛,散結消痞。

  • 神麴:性甘溫,具有消食化積、健脾胃、除煩等功效。

主治功效:

  • 胃腸疾病,沒有食慾,胸腹脹痛,嘔吐噁心,打嗝泛酸,臉色發黃,肌肉消瘦,精神怠惰、嗜好臥牀,經常腹瀉。腰背部冷痛。

總結:

中藥方劑「和胃膏」具有健脾胃、理氣行氣、止嘔化痰、溫中止瀉、補益氣血等功效,適用於胃腸疾病,如胃脹、胃痛、嘔吐、腹瀉等症狀,具有較好的療效。

傳統服藥法


人參(去蘆)1兩,藿香葉(去土)1兩,水銀1兩,枇杷葉(先炙去毛,生薑汁塗,炙令香熟)1兩,白茯苓1兩,甘草(炙)半兩,肉豆蔻(面裹煨熟)半兩,硫黃(研細,入鐵銚同水銀1處拌勻,於火上炒,不住手研如泥,放冷)半兩。
上為末,次將硫黃、水銀炒勻入之,再研勻細,煉蜜和膏。
每1歲兒服梧桐子許,生薑、棗湯化下,量大小加減。若治反胃,服1皂子許。

方劑組成解釋


和胃膏由蒼朮、厚朴、陳皮、甘草、白朮、神麴、麥芽、黃連、吳茱萸、香附、高良薑、肉桂、白芍、當歸等中藥組成。蒼朮、厚朴、陳皮、甘草、白朮、神麴、麥芽具有健脾和胃、消食化滯的功效;黃連、吳茱萸具有清熱燥濕、降逆止嘔的功效;香附、高良薑具有理氣止痛、溫中散寒的功效;肉桂、白芍、當歸具有溫經散寒、養血和營的功效。諸藥合用,共奏和胃降逆、消食化滯之功。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和胃膏性味辛溫,有溫中散寒、理氣止痛的功效,不宜長期服用。服用和胃膏期間,應注意飲食清淡,避免辛辣刺激、油膩生冷的食物。

相關疾病


食慾不振胃潰瘍胃及十二指腸炎口咽惡性腫瘤(口腔癌)喉聲門之惡性腫瘤(喉癌)嘔吐胃下垂噯氣腹瀉背部感覺冷經常疲勞想睡噁心反胃吞咽障礙

相同名稱方劑


和胃膏, 出處:《理瀹》。 組成:禦寒暖胃膏加蒼朮、厚朴、陳皮、甘草、白朮、神曲、麥芽、黃連、吳萸、香附、良薑、官桂、白芍、當歸。 主治:胃腸之症,不思飲食,胸腹脹痛,嘔噦惡心,噫氣吞酸,面黃肌瘦,怠惰嗜卧,常多自利。腰背冷痛。

和胃膏, 出處:《衛生總微》卷十。 組成:人參(去蘆)1兩,藿香葉(去土)1兩,水銀1兩,枇杷葉(先炙去毛,生薑汁塗,炙令香熟)1兩,白茯苓1兩,甘草(炙)半兩,肉豆蔻(面裹煨熟)半兩,硫黃(研細,入鐵铫同水銀1處拌勻,于火上炒,不住手研如泥,放冷)半兩。 主治:小兒哭啼,飲乳氣逆噎塞,及胃虛氣不升降,胸膈痞滿,吐逆不時;反胃。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