麥門冬茯苓飲

MAI MEN DONG FU LING YIN | 更多圖表

熱性指數

15

寒性指數

11

複方歸經比例

心經 17%
胃經 17%
脾經 14%
肺經 14%
肝經 10%
膽經 7%
大腸經 7%
膀胱經 3%
心包經 3%
腎經 3%
心經
胃經
脾經
肺經
肝經
膽經
大腸經
膀胱經
心包經
腎經

最後更新日:2024-02-07

主治功效


中藥方劑「 麥門冬茯苓飲 」,由麥門冬、赤茯苓、知母、川芎、酸棗仁、橘皮、檳榔、甘草等中藥材組成,具有清熱瀉火、養陰生津、益氣安神等功效,常用於治療傷寒後引起的煩躁、胸悶、精神恍惚、失眠等症狀。

麥門冬味甘性寒,入心肺經,具有養陰生津、潤肺清心、益氣安神的功效。用於治療陰虛津虧的各種症狀,如乾咳少痰、口乾咽燥、舌紅少苔;心肺氣陰兩虛所致的咳嗽、氣喘、心悸、失眠;以及熱病津傷、煩躁、身熱、神昏等症狀。

赤茯苓味甘、淡,性平,歸心、肺、脾經,具有利水滲濕、益氣、健脾、寧心安神的功效。用於治療水腫、尿少、心悸、失眠、健忘等症狀,而赤茯苓與釅酒同煎則有益氣補心安神的功效。

知母性寒、味苦,具有清熱瀉火、滋陰潤燥的功效。用於治療熱病煩渴、骨蒸勞熱、肺熱咳嗽、大便燥結、小便不利、陰虛發熱、骨蒸勞熱、肺虛燥咳、消渴、腸燥便祕、肺熱咳嗽、咽喉腫痛、口乾舌燥、肺熱咳嗽、陰虛燥咳、痰黃粘稠、乾咳少痰、胎熱、胎毒、流產等症。知母還具有抗菌作用,對各種桿菌、葡萄球菌、溶血性鏈球菌、肺炎雙球菌、百日咳桿菌等革蘭氏陽性菌均有較強抗菌作用。

川芎具有活血化瘀、祛風除濕、理氣行氣、活絡止痛、燥溼、補血、強筋骨等功效。用於治療頭痛眩暈、目赤腫痛、風濕痹痛、跌打損傷、痛經經閉、產後瘀阻、胸脅刺痛等症。同時,川芎還可治療風寒感冒、肢體疼痛、月經不調、經閉痛經、肝鬱氣滯引起的胸脅脹痛、胃脘疼痛等症。除此之外,川芎還有補血、強筋骨的作用,可治療貧血、月經不調、痛經,以及跌打損傷、骨折等症狀。

酸棗仁具有安神、生津止渴、補血養肝、清虛熱、固表止汗等傳統療效,能養心血、益肝陰,緩解心悸、怔忡、失眠、健忘、虛勞虛煩等症狀,改善口渴、口乾舌燥、便祕等不適,增加口腔分泌。它含有抗氧化物質,能調理氣血、潤燥通便,改善貧血等症狀。其性涼味酸,可清肝潤燥,並具有降溫、鎮靜、止咳化痰、滋潤皮膚和調節汗液分泌之功效。

橘皮具有利水滲濕、止嘔、清熱利尿、理氣行氣、降氣、燥濕、健脾胃、理氣、止咳化痰、解魚蟹毒等功效。它可以促進尿液生成,增加尿量,幫助排出體內多餘的水分和毒素。橘皮還能疏通氣滯、理氣行氣,緩解腹脹、消化不良等症狀;此外,它還有清熱利尿、健脾胃、止咳化痰、解魚蟹毒的功效。

檳榔性苦能破滯,辛能散邪,具有驅蟲殺蟲、降氣除煩、消食化積、利水消腫等功效。它可以殺滅絛蟲、鉤蟲、蛔蟲、繞蟲、薑片蟲等多種寄生蟲;祛除胃腸濕氣,調氣機而降;除煩解悶,祛除胸腹滿悶之氣;行胃腸之氣,消積、行滯;利水消腫,行氣通便,截瘧。檳榔常與其他中藥配伍使用,以增強藥效,治療各種疾病。

甘草性味甘平,歸脾、肺、心經,具有清熱解毒、補氣、瀉火、止咳化痰、潤肺、生津止渴、補血、活絡止痛等功效。臨牀上,甘草可適用於治療熱毒瘡瘍、咽喉腫痛、藥物中毒、心氣不足、脾氣虛弱、熱毒發熱、口渴、咳嗽、痺痛、泄瀉、咽喉腫痛、口腔潰瘍、肺熱咳嗽、痰多氣喘、咽喉腫痛、口瘡、胃炎、十二指腸潰瘍等症狀。

傳統服藥法


麥門冬(去心,焙)1兩,赤茯苓(去黑皮)1兩,知母(焙)1兩,芎(艹窮)1兩,酸棗仁(微炒)1兩,陳橘皮(去白,炒)1兩,檳榔(銼)1兩,甘草(炙)1兩。上為粗末。
每服5錢匕,水1盞半,加生薑5片,煎至1盞,去滓溫服,日3次。

方劑組成解釋


本方以麥門冬、赤茯苓、知母為君藥,具有養陰生津、清熱利水的功效,用於治療傷寒後煩滿,心神恍惚,不得眠卧。川芎為臣藥,具有活血行氣、祛風止痛的功效,用於治療心神恍惚、不得眠卧。酸棗仁為佐藥,具有養心安神、寧心益智的功效,用於治療心神恍惚、不得眠卧。橘皮為使藥,具有理氣和中、燥濕化痰的功效,用於治療心神恍惚、不得眠卧。檳榔為佐藥,具有行氣止痛、消食化積的功效,用於治療心神恍惚、不得眠卧。甘草為使藥,具有調和諸藥、緩急止痛的功效。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本方具有養陰生津、清熱利水的功效,適合於陰虛內熱、心神不安、不得眠卧的患者。但陰虛陽亢、口乾咽燥、小便短赤者不宜使用。

相關疾病


相同名稱方劑


麥門冬茯苓飲, 出處:《聖濟總錄》卷三十二。 組成:麥門冬(去心,焙)1兩,赤茯苓(去黑皮)1兩,知母(焙)1兩,川芎1兩,酸棗仁(微炒)1兩,陳橘皮(去白,炒)1兩,檳榔(銼)1兩,甘草(炙)1兩。 主治:傷寒後煩滿,心神恍惚,不得眠卧。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