柴胡芒消湯

CHAI HU MANG XIAO TANG | 更多圖表

熱性指數

12

寒性指數

14

複方歸經比例

心經 16%
脾經 15%
肺經 15%
胃經 15%
肝經 9%
膽經 9%
膀胱經 5%
大腸經 5%
心包經 3%
三焦經 3%
心經
脾經
肺經
胃經
肝經
膽經
膀胱經
大腸經
心包經
三焦經

最後更新日:2024-02-04

主治功效


柴胡芒消湯

中藥方劑「柴胡芒消湯」,由柴胡、黃芩、甘草、赤茯苓、半夏五種中藥材組成,主治由於陽氣旺盛,蘊積於經絡之中,內屬於臟腑,或者因為其他疾病而導致發熱的證狀,但是發熱持續不斷,下午和傍晚尤為嚴重,口中呼出的氣息非常熱,耳朵聽不見聲音,白天常常昏昏欲睡,睡著後說夢話,喜歡寒冷,小便赤黃且澀痛,大便不通暢,脈搏短促、急促且數次。

柴胡

性微寒,味苦、辛,歸肝、膽經。具有疏肝解鬱、清熱退燒、止咳化痰、保肝、保膽、抗病毒等功效。適用於治療肝鬱氣滯、胸脅脹痛、口苦、目眩、脅痛、嘔吐、發熱、咳嗽、痰多等症狀。

黃芩

性寒,味苦,歸肺、大腸經。具有清熱燥濕、瀉火解毒、涼血止血、除熱安胎、清熱瀉下、排膿消腫、清熱解毒、降氣、利尿等功效。可治外感熱病,中上焦鬱熱所致的壯熱煩渴、面赤脣燥、溲赤便祕、苔黃脈數,濕熱蘊結、腸燥便祕,輕微出血症,如外傷、牙血,肺熱壅遏,肺失清降所致的咳嗽痰稠、咽喉腫痛等症,血熱吐衄,氣鬱不暢,氣逆上衝,皆因氣滯而起,瘡瘍、腫毒、痢疾等熱毒病症,肝臟和膽囊疾病,小便不利等症。

甘草

性甘平,歸脾、肺、心經。具有清熱解毒、補氣、瀉火、止咳化痰、潤肺、生津止渴、補血、活絡止痛等功效。臨牀上,甘草可適用於治療熱毒瘡瘍、咽喉腫痛、藥物中毒、心氣不足、脾氣虛弱、熱毒發熱、口渴、咳嗽、痺痛、泄瀉、咽喉腫痛、口腔潰瘍、肺熱咳嗽、痰多氣喘、咽喉腫痛、口瘡、胃炎、十二指腸潰瘍等症狀。

赤茯苓

性平,味甘淡,歸心、肺、腎經。具有利水滲濕、健脾化痰、寧心安神、清熱生津、活血化瘀、解毒止瀉等功效。適用於治療水腫、小便不利、脾虛痰多、心悸失眠、口乾舌燥、血瘀經閉、瘡瘍腫痛、泄瀉等症狀。

半夏

具有溫化寒痰、止咳化痰、止嘔、降氣、燥濕、利水消腫、散結等功效。能溫暖肺氣,使痰液化解,鎮咳祛痰,消除嘔吐,幫助降低血壓,減少水腫,散結消腫,適用於咳嗽、哮喘、嘔吐、腹脹、水腫等症狀。同時還可外用於治療皮膚腫瘤、毒蛇咬傷等。

傳統服藥法


柴胡4兩(洗,去苗),黃芩1兩半,甘草(炙),赤茯苓1兩半,半夏(湯洗7遍)1兩1分。
上為散。
每服5錢,水2盞,加生薑5片,大棗2個(擘破),同煎至1盞,去滓,入芒消1錢,攪和溫服。以大便利為度。

方劑組成解釋


柴胡为君药,具有疏散三阳,解表退热的功效。黄芩为臣药,具有清热燥湿,泻火解毒的功效。甘草为佐药,具有调和诸药,缓和药性的作用。赤茯苓为使药,具有利水渗湿,健脾和胃的功效。半夏为另药,具有燥湿化痰,降逆止呕的功效。

注意事项

柴胡芒消汤具有疏散三阳,清热解毒的功效,但不宜长期服用。服用本方期间,应注意饮食清淡,避免辛辣刺激性食物。

相關疾病


大便秘結排尿困難小便顏色偏黃

相同名稱方劑


柴胡芒消湯, 出處:《全生指迷方》卷二。 組成:柴胡4兩(洗,去苗),黃芩1兩半,甘草(炙)1兩半,赤茯苓1兩半,半夏(湯洗7遍)1兩1分。 主治:由三陽氣盛,蘊於經絡,內屬臟腑,或因他病而致熱證,但熱不歇,日晡尤甚,口中勃勃氣出,耳無所聞,晝多昏睡,睡即浪言,喜冷,小便赤澀,大便不通,脈短疾而數。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