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實西虛瀉南補北湯

DONG SHI XI XU XIE NAN BU BEI TANG | 更多圖表

熱性指數

10

寒性指數

20

複方歸經比例

肺經 23%
心經 17%
脾經 12%
胃經 12%
腎經 9%
肝經 9%
大腸經 7%
膽經 3%
小腸經 1%
膀胱經 1%
肺經
心經
脾經
胃經
腎經
肝經
大腸經
膽經
小腸經
膀胱經

最後更新日:2024-02-04

主治功效


中藥方劑「 東實西虛瀉南補北湯 」

  • 組成:黃連,黃柏,黃芩,知母,川貝母,桔梗,杏仁,五味子,紫菀,當歸,赤芍,生地黃,天門冬,天花粉,白朮,茯苓
  • 主治功效:縱慾過度,導致腎精虧虛,陰虛火旺,痰火旺盛,出現發熱、咳嗽、咯血、吐血等症狀。
  • 組成介紹:
  • 【黃連】性寒,味苦,具有清熱燥濕、瀉火解毒之功。可治療濕熱痞滿、嘔吐吞酸、瀉痢、黃疸、高熱神昏、心火亢盛、心煩不寐、血熱吐衄、目赤、牙痛、消渴、癰腫疔瘡等症狀。
  • 【黃柏】性寒味苦,具有燥濕、清熱瀉火、清熱解毒、滋陰和解毒的功效。能治療腳氣、痿闢、骨蒸勞熱、瘡瘍腫毒、濕疹瘙癢、肺熱咳嗽、痢疾、洩瀉、水腫、消渴、瘡毒、腫毒、蛇蟲咬傷等症狀。
  • 【黃芩】性味苦、寒,歸肺、大腸經,具有清熱燥濕,瀉火解毒,涼血止血,除熱安胎,清熱瀉下,排膿消腫,清熱解毒,降氣,利尿等功效。可治外感熱病,中上焦鬱熱所致的壯熱煩渴、面赤脣燥、溲赤便祕、苔黃脈數,濕熱蘊結、腸燥便祕,輕微出血症,如外傷、牙血,肺熱壅遏,肺失清降所致的咳嗽痰稠、咽喉腫痛等症,血熱吐衄,氣鬱不暢,氣逆上衝,皆因氣滯而起,瘡瘍、腫毒、痢疾等熱毒病症,肝臟和膽囊疾病,小便不利等症。
  • 【知母】性寒、味苦,具有清熱瀉火、滋陰潤燥的功效。用於治療熱病煩渴、骨蒸勞熱、肺熱咳嗽、大便燥結、小便不利、陰虛發熱、骨蒸勞熱、肺虛燥咳、消渴、腸燥便祕、肺熱咳嗽、咽喉腫痛、口乾舌燥、肺熱咳嗽、陰虛燥咳、痰黃粘稠、乾咳少痰、胎熱、胎毒、流產等症。
  • 【川貝母】具有清肺熱、化痰、潤肺、止咳、平喘、鎮咳、祛痰、散結、清熱解毒、安神等功效。川貝母可清肺熱、化痰止咳,對肺熱燥咳、乾咳少痰、痰粘難咯、咯痰帶血等症有良好療效。川貝母還可平喘、鎮咳、祛痰,對氣喘、咳嗽、痰多胸悶等症有良好療效。川貝母還具有散結、清熱解毒、安神等功效。
  • 【桔梗】性微寒,味甘辛,歸肺、胃經,具有宣肺、利咽、祛痰、排膿、破血消癥、止血、清熱解毒之功效。常被用於治療濕熱、寒熱交加所致之咳嗽、痰多等症狀,亦可預防和治療呼吸道感染。桔梗還具有促進血液循環、排膿解毒、止血等功效,可用於治療膿瘍、癤子、瘡瘍等疾病。
  • 【杏仁】又名甜杏仁、苦杏仁,為薔薇科植物杏的種子,在中醫中常被用於治療多種疾病,具有止咳平喘、潤腸通便、降氣、生津止渴、驅蟲殺蟲等功效。杏仁富含維生素E、維生素B羣、蛋白質等,為呼吸系統保健之品,可治咳嗽痰多;其含有的油脂具有潤滑腸道的作用,而苦味則能促進腸道蠕動,幫助排出糞便,常與柏子仁、郁李仁等同用,具有增強潤腸通便的作用,適用於腸燥便祕;杏仁味苦、性溫,入肺、大腸經,具有降氣止咳平喘,潤腸通便之功效,用於咳嗽氣喘,胸滿痰多,血虛津枯,腸燥便祕等症;杏仁中含有豐富的脂肪油、蛋白質、維生素E等營養成分,具有潤肺生津、止咳平喘、滑腸通便的作用,本品味甘,入肺經,能潤肺止咳,益氣生津,為潤肺止咳之佳品。
  • 【五味子】性溫、味酸、澀,具有固澀收斂、補氣、補腎、止咳化痰、降氣、生津止渴、強筋骨、解酒毒等功效。其中,固澀收斂可斂肺止咳、澀腸固精、益氣生津、補腎寧心;補氣可助脾益氣,增強抵抗力,緩解疲勞;補腎可改善腎虛諸症,如腰膝酸軟、頭暈耳鳴、遺精早洩、陽痿不舉等;止咳化痰可稀釋呼吸道分泌物,促進痰液排出;降氣可治嘔吐、暈眩、口苦等症;生津止渴可刺激唾液和其他消化液的分泌,從而起到生津止渴的作用;強筋骨可增強骨骼力量,強健筋骨;解酒毒可保護肝臟,促進酒精代謝,緩解酒後不適。
  • 【紫菀】具有止咳化痰、降氣、止咳平喘等功效。紫菀中含有紫菀苷、紫菀酸等成分,可以刺激呼吸道上皮細胞分泌分解痰液,幫助排出痰液,而且能夠使氣道平滑肌鬆弛,抑制黏液分泌,以此緩解咳嗽及喘息。紫菀具有降氣的作用,可以幫助減輕因氣滯引起的疼痛、胸悶、脹痛等症狀。
  • 【當歸】具有補血活血、調經止痛、止血、活血化瘀、止咳平喘等功效。當歸能促進造血功能,增加血細胞數量,達到補血效果;其活性成分能調節子宮平滑肌,緩解痛經,促進內膜生長,改善月經不調;當歸所含的維生素K等活性成分能增強血管壁張力,促進血小板聚集,達到止血效果。此外,當歸的揮發油等成分具有活血化瘀、消腫止痛、補血生肌的作用,可促進血液循環,改善微循環,抑制血小板聚集,達到活血化瘀的目的;同時,當歸亦有止咳平喘之效,其所含的揮發油等成分具有鎮咳、祛痰、平喘的作用,可抑制氣管平滑肌收縮,緩解咳嗽、氣喘等症狀。
  • 【赤芍】具有清熱涼血、活血化瘀、利水消腫、補腎、清熱利尿、止血、活絡止痛、補血養肝等功效。它可用於治療各種疾病,包括溫毒發斑、吐血衄血、目赤腫痛、肝鬱脅痛、經閉痛經、癥瘕腹痛、跌撲損傷、癰腫瘡瘍、水腫、淋巴水腫、膀胱炎、尿路感染、血熱瘀滯、月經不調、貧血、肝炎等。
  • 【生地黃】是一種中藥材,具有清熱涼血、清熱瀉火、滋陰、補血等功效。生地黃能清瀉肝火、胃火、心火、肺火,滋陰、養血,治陰虛發熱、消渴、吐血、衄血、血崩、月經不調、胎動不安、陰傷便祕。生地黃亦用於津傷口渴、內熱消渴。現代研究表明,生地黃對糖尿病、高血壓等疾病具有治療和預防作用。
  • 【天花粉】性甘寒,歸肺、胃經,具有清熱瀉火、止咳化痰、生津止渴、利水消腫、排膿、潤燥、清熱解毒等功效。天花粉用於肺熱燥咳、熱病津傷、口渴多飲、瘡瘍腫毒、水腫等症。另外也有抗癌作用,抗菌、抗病毒的作用,可抑制艾滋病病毒(HIV)在感染的免疫細胞內的複製,減少免疫細胞中受病毒感染的活細胞數。
  • 【天門冬】具有滋陰、潤肺、清熱、止咳、清熱利尿、清肺熱利咽、潤燥、補氣

傳統服藥法


黃連(淡薑汁炒)4兩,黃柏(鹽水炒)6兩,枯芩(生用)2兩,知母(去毛)3兩,貝母(去心)4兩,桔梗2兩,杏仁(去皮尖)3兩半,五味子(鹽水炒)3兩,紫苑(去土)2兩半(用沈香煎水浸曬),當歸(童便浸)2兩,赤芍藥2兩半,生地黃(酒洗)3兩,天門冬(湯泡去心)4兩,天花粉2兩,白朮(麩炒)1兩半,白茯苓2兩。吐衄盛,加茜根、大小薊、藕節、白茅根、側柏葉、京墨;痰盛,加半夏、前胡、竹瀝、荊瀝;喘急,加瓜蔞仁、石膏、葶藶、桑白皮、紫蘇子、沈香、枇杷葉;熱甚,加柴胡、地骨皮,連翹、
上銼。
每服8錢,烏梅1個,燈心3分,水煎,溫服。

方劑組成解釋


本方以黃連、黃柏、黃芩、知母清熱瀉火為主,配以川貝母、桔梗、杏仁、五味子、紫菀、當歸、赤芍、生地黃、天門冬、天花粉、白朮、茯苓滋陰降火,止咳化痰。方中黃連、黃柏、黃芩、知母苦寒,清熱瀉火;川貝母、桔梗、杏仁、五味子、紫菀、當歸、赤芍、生地黃、天門冬、天花粉、白朮、茯苓甘溫,滋陰降火,止咳化痰。諸藥合用,共奏清熱瀉火,滋陰降火,止咳化痰之功。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本方陰虛火旺者宜慎用。

相關疾病


咳血肺氣腫咳嗽百日咳慢性喉炎和喉氣管炎支氣管炎胃腸出血多痰吐血

相同名稱方劑


東實西虛瀉南補北湯, 出處:《古今醫鑑》卷七。 組成:黃連(淡薑汁炒)4兩,黃柏(鹽水炒)6兩,枯芩(生用)2兩,知母(去毛)3兩,貝母(去心)4兩,桔梗2兩,杏仁(去皮尖)3兩半,五味子(鹽水炒)3兩,紫苑(去土)2兩半(用沉香煎水浸曬),當歸(童便浸)2兩,赤芍藥2兩半,生地黃(酒洗)3兩,天門冬(湯泡去心)4兩,天花粉2兩,白朮(麸炒)1兩半,白茯苓2兩。 主治:酒色過度,妄泄真陰,陰虛火動、火旺痰多,發熱咳嗽,咯血吐血。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