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燥飲

QING ZAO YIN | 更多圖表

出處典籍:《病瘍機要》卷下

熱性指數

13

寒性指數

12

複方歸經比例

肺經 21%
心經 19%
腎經 16%
脾經 16%
胃經 10%
肝經 5%
大腸經 4%
三焦經 3%
膀胱經 2%
膽經 0%
肺經
心經
腎經
脾經
胃經
肝經
大腸經
三焦經
膀胱經
膽經

最後更新日:2024-02-04

主治功效


中藥方劑「清燥飲」方劑的介紹

清燥飲是中藥方劑之一,具有清熱生津、化濕健脾的作用。主治濕熱證,症見身倦乏力、食慾不振、口渴、小便黃赤、大便不暢等。

組成

清燥飲由以下藥材組成:

  • 黃耆
  • 蒼朮
  • 人參
  • 白朮
  • 神麴
  • 陳皮
  • 甘草
  • 黃柏
  • 麥門冬
  • 當歸
  • 葛根
  • 澤瀉
  • 青皮
  • 五味子

功效

清燥飲具有清熱生津、化濕健脾的作用。主治濕熱證,症見身倦乏力、食慾不振、口渴、小便黃赤、大便不暢等。

  • 黃耆:補氣固表,利尿托毒。
  • 蒼朮:燥濕健脾,芳香化濕。
  • 人參:補氣生津,益氣固表。
  • 白朮:補氣健脾,利水滲濕。
  • 神麴:消食化積,健脾胃。
  • 陳皮:理氣行氣,燥濕化痰。
  • 甘草:清熱解毒,補氣瀉火。
  • 黃柏:清熱燥濕,清熱解毒。
  • 麥門冬:養陰生津,潤肺清心。
  • 當歸:補血活血,調經止痛。
  • 葛根:發汗解表,生津止渴。
  • 澤瀉:利水滲濕,清熱利尿。
  • 青皮:理氣行氣,活血化瘀。
  • 五味子:固澀收斂,補氣益腎。

適應症

清燥飲適應於濕熱證,症見身倦乏力、食慾不振、口渴、小便黃赤、大便不暢等。

用法用量

清燥飲的用法用量為,每日1劑,水煎服。

禁忌

清燥飲的禁忌為,陰虛火旺者慎服。

總結

清燥飲是中藥方劑之一,具有清熱生津、化濕健脾的作用。主治濕熱證,症見身倦乏力、食慾不振、口渴、小便黃赤、大便不暢等。清燥飲由黃耆、蒼朮、人參、白朮、神麴、陳皮、甘草、黃柏、麥門冬、當歸、葛根、澤瀉、青皮、五味子等藥材組成。用法用量為,每日1劑,水煎服。清燥飲的禁忌為,陰虛火旺者慎服。

傳統服藥法


黃耆1錢,蒼朮1錢,人參5分,白朮5分,神曲5分(炒),陳皮5分,甘草2分(炙),黃柏2分(炒),麥門冬2分,當歸2分,葛根2分,澤瀉2分,青皮2分,五味子9粒。
水煎服。

方劑組成解釋


清燥飲由黃耆、蒼朮、人參、白朮、神麴、陳皮、甘草、黃柏、麥門冬、當歸、葛根、澤瀉、青皮、五味子等中藥組成。

黃耆、蒼朮、人參、白朮、神麴、陳皮、甘草、黃柏、麥門冬、當歸、葛根、澤瀉、青皮、五味子等中藥均具有清熱利濕、養陰生津的功效。

黃耆、蒼朮、人參、白朮、神麴、陳皮、甘草、黃柏、麥門冬、當歸、葛根、澤瀉、青皮、五味子等中藥配合使用,可以起到很好的清熱利濕、養陰生津的效果。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清燥飲是一首清熱利濕、養陰生津的方劑,主要用於治療氣血虛弱,濕熱乘之,遍身酸軟;或濕熱行令,肺金受邪,腎無所養,小便赤少,大便不調;或腰腿酸軟,體重麻木;或頭暈食少,自汗口乾,胸滿氣促,懶於言語。

清燥飲具有一定的副作用,如果長期服用,可能會導致脾胃虛弱、食欲不振、腹瀉等症狀。

因此,在服用清燥飲時,一定要遵醫囑,不要自行服用。

相關疾病


暈眩小便顏色偏黃貧血梅尼爾氏病麻痺身體容易出汗口乾口渴身體沉重

相同名稱方劑


清燥飲, 出處:《病瘍機要》卷下。 組成:黃耆1錢,蒼朮1錢,人參5分,白朮5分,神曲5分(炒),陳皮5分,甘草2分(炙),黃柏2分(炒),麥門冬2分,當歸2分,葛根2分,澤瀉2分,青皮2分,五味子9粒。 主治:氣血虛弱,濕熱乘之,遍身酸軟;或濕熱行令,肺金受邪,腎無所養,小便赤少,大便不調;或腰腿酸軟,體重麻木;或頭暈食少,自汗口乾,胸滿氣促,懶於言語。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