蓬香散

PENG XIANG SAN | 更多圖表

熱性指數

26

寒性指數

4

複方歸經比例

脾經 22%
肝經 18%
肺經 13%
心經 12%
腎經 12%
胃經 10%
膀胱經 4%
膽經 4%
大腸經 0%
脾經
肝經
肺經
心經
腎經
胃經
膀胱經
膽經
大腸經

最後更新日:2024-01-29

主治功效


蓬香散,一味中藥方劑,由莪朮、三稜、荊芥、沉香、厚朴、生薑、肉桂、烏藥、當歸、延胡索、天麻、附子等多味中藥組成,以活血化瘀、理氣行氣、溫經散寒、補血活血、燥濕祛風、止痛消腫等功效見長。

  1. 莪朮:性辛、溫,歸脾、胃經,有活血化瘀、理氣行氣、破血消癥、消食化積的作用。

  2. 三稜:性辛、溫,歸脾、胃經,有活血化瘀、理氣行氣、破血消癥、消食化積、止嘔、通經的作用。

  3. 荊芥:性微溫、味辛,歸肺、脾經,有散風寒、發汗解表、祛風除濕、止癢、止血、活絡止痛、透疹、消食化積、斂瘡等功效。

  4. 沉香:性溫、味苦,歸脾、胃、腎經,有溫裡溫中、理氣行氣、止嘔、止咳平喘、補腎、健脾胃等功效。

  5. 厚朴:性溫、味辛,歸肺、脾經,有溫裡溫中、降氣、健脾胃、燥濕、驅蟲殺蟲等功效。

  6. 生薑:性辛溫,歸肺、脾、胃經,有發汗解表、溫中止嘔、溫肺止咳、降氣止呃、止嘔化痰的功效。

  7. 肉桂:性溫、味辛甘,歸心、肝、腎經,有溫經散寒、活血通經、溫陽補陽、壯命門火、活血化瘀、祛風除濕、活絡止痛、通經絡、溫裡溫中的功效。

  8. 烏藥:性溫、味辛、苦,歸脾胃、腎經,有理氣行氣、補陽、行氣止痛、散寒止咳、消腫散結、祛痰等功效。

  9. 當歸:性溫、味甘、辛,歸心、肝、脾經,有補血活血、調經止痛、止血、活血化瘀、止咳平喘等功效。

  10. 延胡索:性辛、溫,歸肝、腎經,有活血化瘀、理氣行氣、破血消癥、活絡止痛之功效。

  11. 天麻:性平、味甘,歸肝、腎經,有平肝息風、祛風除濕、活絡止痛、補血養肝、安神等功效。

  12. 附子:性辛、甘,大熱,有毒,入肺、腎經,具有溫裡溫中、散寒止痛、回陽救逆之功。

綜合以上各味中藥之功效,蓬香散主治婦女患有血風病,每逢天陰下雨,就會先感到頭暈目眩、眼睛疼痛、頭部昏沉、煩躁、悶悶不樂、手腳發熱疼痛、飲食減少、月經不調、有時腹痛、或大便次數增多。

傳統服藥法


蓬莪荗(煨,銼)1兩,京三稜(煨,銼)1兩,荊芥穗1兩,沈香(銼)1兩,厚朴(去粗皮,生薑汁炙)1兩,桂(去粗皮)1兩,烏藥1兩,當歸(切,焙)1兩,延胡索1兩,天麻1兩,附子(炮裂,去皮臍)1兩。
上為末。
每服2錢匕,生薑自然汁少許,和溫酒調下,日3次。

方劑組成解釋


  • 莪朮、三稜、荊芥、沉香、厚朴、生薑、肉桂、烏藥、當歸、延胡索、天麻、附子等中藥均具有活血化瘀的功效,可用於治療血瘀所致的頭痛、頭暈、目赤、手足熱疼等症狀。
  • 莪朮、三稜、荊芥、沉香、厚朴、生薑、肉桂、烏藥、當歸、延胡索、天麻、附子等中藥均具有止痛的功效,可用於治療血風所致的頭痛、頭暈、目赤、手足熱疼等症狀。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 本方具有活血化瘀、止痛的功效,但孕婦慎用。
  • 本方具有活血化瘀、止痛的功效,但陰虛火旺者慎用。

相關疾病


腹痛胰臟炎麥粒腫腹瀉眼睛模糊眼睛紅痛足部發熱

相同名稱方劑


蓬香散, 出處:《聖濟總錄》卷一五○。 組成:蓬莪荗(煨,銼)1兩,京三棱(煨,銼)1兩,荊芥穗1兩,沉香(銼)1兩,厚朴(去粗皮,生薑汁炙)1兩,桂(去粗皮)1兩,烏藥1兩,當歸(切,焙)1兩,延胡索1兩,天麻1兩,附子(炮裂,去皮臍)1兩。 主治:婦人血風,每至天陰,即先頭旋,眼睛痛,頭目昏,躁悶怔忪,手足熱疼,吃食減少,經候不勻,有時腹痛,或多便利。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