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消飲

QUAN XIAO YIN | 更多圖表

熱性指數

12

寒性指數

15

複方歸經比例

肺經 22%
腎經 17%
心經 16%
肝經 15%
脾經 14%
大腸經 6%
三焦經 3%
膀胱經 2%
肺經
腎經
心經
肝經
脾經
大腸經
三焦經
膀胱經

最後更新日:2024-02-04

主治功效


「全消飲」中藥方劑介紹

全消飲,為驅逐外邪而清散膿毒的方劑。組成藥味包括當歸、黃耆、紅花、生地黃、荊芥、川貝母、茯苓、黃柏、地骨皮、菊花。全消飲具有驅除外邪、清散膿毒的功能,適用於治療手足丫瘡。

當歸

當歸性溫味甘,歸肝、心、脾經,具有補血活血、調經止痛、活血化瘀、止咳平喘等功效。當歸能促進造血功能,增加血細胞數量,達到補血效果;其活性成分能調節子宮平滑肌,緩解痛經,促進內膜生長,改善月經不調;當歸所含的維生素K等活性成分能增強血管壁張力,促進血小板聚集,達到止血效果。此外,當歸的揮發油等成分具有活血化瘀、消腫止痛、補血生肌的作用,可促進血液循環,改善微循環,抑制血小板聚集,達到活血化瘀的目的;同時,當歸亦有止咳平喘之效,其所含的揮發油等成分具有鎮咳、祛痰、平喘的作用,可抑制氣管平滑肌收縮,緩解咳嗽、氣喘等症狀。

黃耆

黃耆性溫味甘,歸脾、肺經,具有補氣、固表、升陽、利水消腫等功效。黃耆為中藥補氣之聖藥,具有補氣生血、補氣固表、利尿托毒、排膿、斂瘡生肌之效。黃耆還具有排膿、止血、解毒、化腐生肌、生津止渴、補中益氣、健脾胃、補血、固表止汗、升陽、利水消腫等功效,是中醫臨牀常用的補益藥品。

紅花

紅花在傳統中醫裡具有多種藥效,包括調經和通經、活血化瘀、通經絡以及清熱涼血等功效。紅花有助於刺激子宮收縮、增強子宮張力,促進月經來潮,緩解痛經,調節月經不調、閉經等症狀。它還具有活血化瘀、促進血液循環、改善微循環、抑制血栓形成等作用,可緩解瘀血積聚引起的疼痛和腫脹。此外,紅花還能通經絡、活血化瘀,緩解因氣血瘀滯引起的疼痛和腫脹,促進氣血運行,常被用於治療癥瘕積聚、心腹瘀痛、跌打損傷等症狀。在清熱涼血方面,紅花可清熱解毒,緩解熱鬱血瘀引起的斑疹色暗、熱毒瘡瘍等症狀。然而,紅花活血化瘀作用較強,孕婦及有出血傾曏者應謹慎使用,宜在醫生的指導下服用。

生地黃

生地黃是一種中藥材,具有清熱涼血、清熱瀉火、滋陰、補血等功效。生地黃能清瀉肝火、胃火、心火、肺火,滋陰、養血,治陰虛發熱、消渴、吐血、衄血、血崩、月經不調、胎動不安、陰傷便祕。生地黃亦用於津傷口渴、內熱消渴。現代研究表明,生地黃對糖尿病、高血壓等疾病具有治療和預防作用。

荊芥

荊芥性微溫、味辛,具有散風寒、發汗解表、祛風除濕、止癢、止血、活絡止痛、透疹、消食化積、斂瘡等功效。常用於治療感冒、風寒、風濕痛、關節炎、皮膚瘙癢、外傷出血、瘀血、頭痛、肌肉痠痛、關節疼痛等症狀。

川貝母

川貝母具有清肺熱、化痰、潤肺、止咳、平喘、鎮咳、祛痰、散結、清熱解毒、安神等功效。川貝母可清肺熱、化痰止咳,對肺熱燥咳、乾咳少痰、痰粘難咯、咯痰帶血等症有良好療效。川貝母還可平喘、鎮咳、祛痰,對氣喘、咳嗽、痰多胸悶等症有良好療效。川貝母還具有散結、清熱解毒、安神等功效。

茯苓

茯苓性平,味甘淡,歸脾、胃、心經。具有利水消腫、利水滲濕、清熱利尿、祛風除濕、安胎、健脾胃、補血、安神等功效。茯苓可以促進小便的生成和排出,幫助排除體內多餘的水分,適用於水腫、尿路感染、膀胱炎、腎炎等症。茯苓還可以祛風除濕,適用於風濕痹痛、關節炎、水腫等症。茯苓還可以安胎,適用於孕婦水腫、先兆流產等症。茯苓還可以健脾胃,適用於脾虛諸證,虛弱、食少納呆、倦怠乏力等症。茯苓還可以補血,適用於氣血兩虛、面色蒼白、頭暈目眩等症。茯苓還可以安神,適用於失眠、多夢等症。

黃柏

黃柏性寒味苦,具有燥濕、清熱瀉火、清熱解毒、滋陰和解毒的功效。能治療腳氣、痿闢、骨蒸勞熱、瘡瘍腫毒、濕疹瘙癢、肺熱咳嗽、痢疾、洩瀉、水腫、消渴、瘡毒、腫毒、蛇蟲咬傷等症狀。此外,黃柏還有斂瘡的作用,可用於治療痤瘡、濕疹、皮膚損傷、擦傷、瘀傷等疾病。

地骨皮

地骨皮性寒味甘,具有清虛熱、清熱瀉火、清熱涼血、止血的功效。它能清散外感風熱,退內傷陰虛之熱,常用於治療外感風熱、內傷陰虛引起的發熱、口乾、咽喉腫痛、煩躁不安等症狀。地骨皮亦可清熱瀉火,清熱涼血,止血,治療肺熱咳喘、吐血、衄血、血淋、消渴、高血壓、癰腫、惡瘡等多種熱性疾病。

菊花

菊花具有清熱解毒、發汗解表、清熱瀉火、散風熱、止咳化痰、解毒、清肝明目、平肝息風和安神等功效。菊花可以治療瘡腫毒、目赤腫痛、風熱感冒、頭痛發熱、發熱、頭痛、喉痛、口腔潰瘍、咳嗽、痰多、肝火上亢、目赤腫痛、肝陽上亢、頭痛眩暈、失眠、焦慮等症狀。菊花的主要成分為類黃酮、黃酮、芳香油、揮發油和菊色素,具有抗炎、抗菌、抗氧化、鎮靜和鎮痛等作用。

總結

全消飲中藥方劑組成藥味包括當歸、黃耆、紅花、生地黃、荊芥、川貝母、茯苓、黃柏、地骨皮、菊花。全消飲具有驅除外邪、清散膿毒的功能,適用於治療手足丫瘡。

傳統服藥法


當歸3錢,生黃耆3錢,紅花1錢,生地3錢,荊芥葉1錢5分,貝母1錢,茯苓2錢,黃柏2錢,地骨皮3錢,菊花根1把。
水煎1碗,急服數劑。無不內消。若失治一至潰爛,肯服此方,亦不大潰。

方劑組成解釋


全消飲由當歸、黃耆、紅花、生地黃、荊芥、川貝母、茯苓、黃柏、地骨皮、菊花等中藥組成。其中,當歸具有活血調經、補血養血的功效;黃耆具有補氣固表、利尿消腫的功效;紅花具有活血化瘀、消腫止痛的功效;生地黃具有涼血止血、滋陰清熱的功效;荊芥具有疏風解表、透疹止癢的功效;川貝母具有清熱化痰、止咳平喘的功效;茯苓具有健脾利水、寧心安神的功效;黃柏具有清熱燥濕、瀉火解毒的功效;地骨皮具有清熱涼血、滋陰降火的功效;菊花具有疏散風熱、清肝明目、解毒消炎的功效。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 孕婦及哺乳期婦女慎用。
  • 本方具有活血化瘀、消腫止痛的功效,如果有出血傾向的患者,應慎用。
  • 本方具有清熱解毒、消腫止痛的功效,如果有陰虛火旺的患者,應慎用。

相同名稱方劑


全消飲, 出處:《洞天奧旨》卷十一。 組成:當歸3錢,生黃耆3錢,紅花1錢,生地3錢,荊芥葉1錢5分,貝母1錢,茯苓2錢,黃柏2錢,地骨皮3錢,菊花根1把。 主治:手足丫毒瘡。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