補肝湯

BU GAN TANG | 更多圖表

熱性指數

13

寒性指數

16

複方歸經比例

心經 22%
肝經 19%
肺經 14%
脾經 11%
腎經 9%
大腸經 6%
膽經 4%
胃經 4%
膀胱經 3%
心包經 1%
心經
肝經
肺經
脾經
腎經
大腸經
膽經
胃經
膀胱經
心包經

最後更新日:2024-01-29

主治功效


總體而言,中藥方劑「 補肝湯 」具有清熱瀉火、滋陰補血、活血化瘀、祛風除濕、理氣止痛等功效,可適用於治療肝熱化火、眼睛閉合不能睜開,裡面有(紅色的)血霧等症狀。

補肝湯的主要成分有生地黃、熟地黃、川芎、赤茯苓、枳殼、黃連、杏仁、半夏曲、天麻、地骨皮、甘草。

生地黃具有清熱涼血、清熱瀉火、滋陰、補血等功效。

熟地黃具有補血、滋陰、益精、補腎、滋補養生等功效。

川芎具有活血化瘀、祛風除濕、理氣行氣、活絡止痛、燥溼、補血、強筋骨等功效。

赤茯苓具有利水滲濕、健脾益氣、清熱除煩、解毒生肌等功效。

枳殼具有理氣行氣、止咳化痰、消食化積、降氣等功效。

黃連味苦,性寒,具有清熱燥濕、瀉火解毒之功。可治療濕熱痞滿、嘔吐吞酸、瀉痢、黃疸、高熱神昏、心火亢盛、心煩不寐、血熱吐衄、目赤、牙痛、消渴、癰腫疔瘡等症狀。

杏仁,又名甜杏仁、苦杏仁,為薔薇科植物杏的種子,在中醫中常被用於治療多種疾病,具有止咳平喘、潤腸通便、降氣、生津止渴、驅蟲殺蟲等功效。杏仁富含維生素E、維生素B羣、蛋白質等,為呼吸系統保健之品,可治咳嗽痰多。

半夏曲具有燥濕化痰、降逆止嘔、行氣消脹等功效。

天麻具有平肝息風、祛風除濕、活絡止痛、補血養肝、安神等功效。

地骨皮性寒味甘,具有清虛熱、清熱瀉火、清熱涼血、止血的功效。

甘草性味甘平,歸脾、肺、心經,具有清熱解毒、補氣、瀉火、止咳化痰、潤肺、生津止渴、補血、活絡止痛等功效。

補肝湯的主治功效為肝熱化火,眼睛閉合不能睜開,裡面有(紅色的)血霧。

傳統服藥法


蕤仁1兩,柏子仁各1兩,茯苓2兩半,烏頭(炮,去皮)4枚,大棗30枚(擘),牛黃1兩,石膽1兩,桂心1兩,細辛3兩,防風3兩,白朮3兩,甘草(炙)3兩。
上(口父)咀。以水1鬥,煮取2升8合,分3次服。

方劑組成解釋


補肝湯由生地黃、熟地黃、川芎、赤茯苓、枳殼、黃連、杏仁、半夏曲、天麻、地骨皮、甘草組成。

生地黃和熟地黃都是補血中藥,可以滋陰補肝。川芎可以活血行氣,可以改善肝臟的血液循環。赤茯苓可以利水消腫,可以緩解肝臟的腫脹。枳殼可以理氣和胃,可以緩解肝氣鬱結。黃連可以清熱解毒,可以消除肝臟的炎症。杏仁可以潤肺止咳,可以緩解肝火上炎引起的咳嗽。半夏曲可以燥濕化痰,可以緩解肝臟的痰濕。天麻可以息風止痙,可以緩解肝風內動引起的頭痛、眩暈。地骨皮可以滋陰涼血,可以緩解肝陰不足引起的虛熱。甘草可以調和諸藥,可以緩解肝臟的不適。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補肝湯是一首補肝益腎、清熱明目的中藥方劑,但是它有一定的副作用,比如會引起腹脹、腹瀉、便秘等。因此,在服用補肝湯之前,一定要諮詢醫生,並在醫生的指導下服用。

相關證候


相關疾病


耳聾耳鳴手心腳心發熱結喉兩側部位的粗腫四肢抽搐氣喘貧血心絞痛尿失禁肺結核坐骨神經痛胰臟炎糖尿病麻痺乳腺炎夜盲心內膜炎胃及十二指腸炎五十肩乳房腺體瘤

相同名稱方劑


補肝湯, 出處:《金匱翼》卷六。 組成:乾地黃3錢,白芍1錢半,當歸1錢,陳皮1錢,川芎7分,甘草5分。 主治:肝虛脅痛。

補肝湯, 出處:《金鑑》卷七十七。 組成:茯苓1錢,桔梗1錢,茺蔚子2錢,黃芩1錢,防風2錢,川芎1錢,知母1錢,黑參1錢,當歸身2錢,人參1錢。 主治:清散虛熱。主治:滑翳內障。

補肝湯, 出處:《脈症正宗》卷一。 組成: 補肝湯(《脈症正宗》卷一。)出處:《脈症正宗》卷一。組成:生地2錢,當歸1錢,白芍8分,柴胡6分,杜仲8分,棗仁1錢,車前8分,牛膝8分。主治:補肝。 。 主治:補肝。

補肝湯, 出處:《古今醫鑑》卷十三。 組成:生地1兩,熟地1兩,川芎2錢半,赤茯苓2錢半,枳殼(炒)2錢半,黃連2錢半,杏仁(水泡,去皮)2錢半,半夏曲2錢半,天麻2錢半,地骨皮2錢半,甘草(炙)2錢半。 主治:肝疳,眼閉不開,內有(??)霧。

補肝湯, 出處:《蘭室秘藏》卷下。 組成:黃耆7分,炙甘草5分,升麻4分,豬苓4分,白茯苓3分,葛根3分,人參3分,柴胡2分,羌活2分,陳皮2分,連翹2分,當歸身2分,黃柏(炒)2分,澤瀉2分,蒼朮2分,曲末2分,知母2分,防風2分。 主治:前陰冰冷並陰汗,兩腳痿弱無力。

補肝湯, 出處:《蘭室秘藏》卷中。 組成:柴胡5分,升麻5分,藁本5分,白茯苓7分,炒神曲1錢,蒼朮1錢,半夏2錢,生薑10片。 主治:素有風證,不敢見風,眼澀,頭痛眼黑,胸中有痰,惡心,兀兀欲吐,遇風但覺皮肉緊,手足難舉重物;如居暖室,少出微汗,其證乃減,再或遇風,病即復。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