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獨聖丸

XIAO DU SHENG WAN | 更多圖表

出處典籍:《局方》卷三

熱性指數

28

寒性指數

4

複方歸經比例

脾經 25%
肝經 18%
肺經 15%
胃經 15%
腎經 11%
心經 9%
大腸經 4%
脾經
肝經
肺經
胃經
腎經
心經
大腸經

最後更新日:2024-02-04

主治功效


中藥方劑「小獨聖丸」

巴豆

性味:辛,溫。 歸經:大腸經。 功效:瀉下、驅蟲殺蟲、峻下逐水、清肺熱利咽、活絡止痛、溫裡溫中、理氣行氣、消食化積。

肉桂

性味:辛甘,溫。 歸經:心、肝、腎經。 功效:溫經散寒、活血通經、溫陽補陽、壯命門火、活血化瘀、祛風除濕、活絡止痛、通經絡、溫裡溫中。

硇砂

性味:甘,微寒。 歸經:心、腎經。 功效:滋陰降火、清熱解毒、涼血止血、止驚安神。

半夏

性味:辛,溫。 歸經:肺、胃經。 功效:溫化寒痰、止咳化痰、止嘔、降氣、燥濕、利水消腫、散結等。

丁香樹皮

性味:辛,溫。 歸經:胃、腎經。 功效:溫中止痛、健胃消食、行氣理氣、散寒止瀉、活血化瘀、溫經止帶。

烏梅

性味:酸,涼。 歸經:肺、肝、脾經。 功效:固澀收斂、驅蟲殺蟲、生津止渴、止咳平喘、止血、止瀉、止嘔等。

乾薑

性味:辛,溫。 歸經:心、肺、脾、胃經。 功效:溫經散寒、溫裡溫中、補陽、止瀉、止血、破血消癥、健脾胃、溫化寒痰、活絡止痛等。

當歸

性味:甘、辛,溫。 歸經:心、肝、脾經。 功效:補血活血、調經止痛、止血、活血化瘀、止咳平喘等。

三稜

性味:辛,溫。 歸經:脾、胃經。 功效:活血化瘀、理氣行氣、破血消癥、消食化積、止嘔、通經等。

主治功效

  • 脾胃不和:脾臟和胃部功能失調。
  • 飲食多傷:飲食不當,損傷了脾胃。
  • 心腹刺痛:心窩和腹部疼痛。
  • 嘔噦惡心:噁心嘔吐。
  • 噎痞吞酸:胸悶,吞嚥有酸味。
  • 乾噫食臭:打嗝,口中有臭味。
  • 腹脅脹悶:腹部和肋骨下脹滿,悶痛。
  • 不思飲食:沒有食慾。

總結

中藥方劑「小獨聖丸」的主要成分是巴豆、肉桂、硇砂、半夏、丁香樹皮、烏梅、乾薑、當歸、三稜。此方具有溫經散寒、活血化瘀、理氣行氣、健脾胃、溫化寒痰、止嘔等功效。主治脾胃不和、飲食多傷、心腹刺痛、嘔噦惡心、噎痞吞酸、乾噫食臭、腹脅脹悶、不思飲食等症狀。

傳統服藥法


巴豆(連皮稱)半兩(去皮心膜,炒熟,得3錢,研),肉桂(去粗皮)1斤,硇砂(研,飛)1兩,半夏(湯洗7次)4兩,丁皮(舶上者)4兩,烏梅(去核)4兩,乾薑(炮)4兩,當歸(去蘆)4兩,三稜(煨,搗碎)4兩。
化滯氣,利胸膈,止逆消食。
上為細末,入巴豆、硇砂研勻,水煮面糊為丸,如麻子大。
每服3丸至5丸,食後用溫水送下。

方劑組成解釋


小獨聖丸由巴豆、肉桂、硇砂、半夏、丁香樹皮、烏梅、乾薑、當歸、三稜等中藥組成。巴豆具有行氣消食、破積導滯的功效;肉桂具有溫中散寒、行氣止痛的功效;硇砂具有化痰散結、清熱解毒的功效;半夏具有燥濕化痰、降逆止嘔的功效;丁香樹皮具有溫中散寒、行氣止痛的功效;烏梅具有生津止渴、和胃降逆的功效;乾薑具有溫中散寒、止嘔止痛的功效;當歸具有補血活血、調經止痛的功效;三稜具有行氣破結、消腫止痛的功效。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小獨聖丸有一定的毒性,不宜長期服用。孕婦、哺乳期婦女、兒童、體弱者慎用。

相關疾病


食慾不振胃潰瘍胃及十二指腸炎口咽惡性腫瘤(口腔癌)喉聲門之惡性腫瘤(喉癌)嘔吐胃下垂噯氣腹瀉噁心反胃吞咽障礙

相同名稱方劑


小獨聖丸, 出處:《局方》卷三。 組成:巴豆(連皮稱)半兩(去皮心膜,炒熟,得3錢,研),肉桂(去粗皮)1斤,硇砂(研,飛)1兩,半夏(湯洗7次)4兩,丁皮(舶上者)4兩,烏梅(去核)4兩,乾薑(炮)4兩,當歸(去蘆)4兩,三棱(煨,搗碎)4兩。 主治:化滯氣,利胸膈,止逆消食。主治:脾胃不和,飲食多傷,心腹刺痛,嘔噦惡心,噎痞吞酸,乾噫食臭,腹脅脹悶,不思飲食。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