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葵丸

FANG KUI WAN | 更多圖表

熱性指數

21

寒性指數

11

複方歸經比例

肝經 16%
肺經 15%
胃經 13%
脾經 12%
心經 11%
大腸經 11%
腎經 6%
小腸經 3%
膀胱經 3%
心包經 3%
三焦經 3%
肝經
肺經
胃經
脾經
心經
大腸經
腎經
小腸經
膀胱經
心包經
三焦經

最後更新日:2024-02-04

主治功效


中藥方劑「防葵丸」

「防葵丸」為中藥方劑的一種,主要成分包括當歸、桔梗、桂枝、訶子、附子、橘皮、大黃、吳茱萸、鱉甲、杏仁等。其主治功效為治療小兒痃氣,不能吃東西,身體瘦弱。

中藥方劑組成介紹:

  1. **當歸:**具有補血活血、調經止痛、止血、活血化瘀、止咳平喘等功效。

  2. **桔梗:**具有宣肺、利咽、祛痰、排膿、破血消癥、止血、清熱解毒之功效。

  3. **桂枝:**具有發汗解表、祛風除濕、溫經、散風寒、通經絡、活絡止痛、止嘔、活血化瘀、提振胸陽等功效。

  4. **訶子:**具有澀腸止瀉、固表止汗、清肺利咽、化痰止咳、降氣除煩等功效。

  5. **附子:**具有溫裡溫中、散寒止痛、回陽救逆之功。

  6. **橘皮:**具有利水滲濕、止嘔、清熱利尿、理氣行氣、降氣、燥濕、健脾胃、理氣、止咳化痰、解魚蟹毒等功效。

  7. **大黃:**具有清熱利尿、瀉下、止血、活血化瘀、清熱解毒、降氣、清熱涼血、清熱瀉火等功效。

  8. **吳茱萸:**具有補陽、止瀉、止嘔、理氣行氣、溫裡溫中五種傳統代功效。

  9. **鱉甲:**具有滋陰、補氣、清熱瀉火、平肝息風、降氣、清虛熱、調經等功效。

  10. **杏仁:**具有止咳平喘、潤腸通便、降氣、生津止渴、驅蟲殺蟲等功效。

總結:

「防葵丸」中藥方劑具有補氣血、溫經散寒、止咳化痰、消積導滯等功效,主要用於治療小兒痃氣,不能吃東西,身體瘦弱等症狀。

方劑組成解釋


本方由當歸、桔梗、桂枝、訶子、附子、橘皮、大黃、吳茱萸、鱉甲、杏仁等十味中藥組成。其中,當歸、桔梗、桂枝、訶子、附子、橘皮、大黃、吳茱萸、鱉甲均具有溫中散寒、行氣消食的功效;杏仁具有潤肺止咳、化痰平喘的功效。諸藥合用,共奏溫中散寒、行氣消食之功。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本方具有溫中散寒、行氣消食的功效,適合於小兒痃氣、不能下食、肌體瘦弱的患者使用。但本方中含有附子、大黃等有毒中藥,使用時應注意用量,以免引起不良反應。

相關疾病


肺結核胰臟炎癲癇神經性厭食症低血壓肺氣腫慢性腎衰竭營養不良血液和造血器官疾病再生障礙性及其他貧血月經稀少骨質疏鬆症身體消瘦食慾不振多痰突然暈倒不省人事

相同名稱方劑


防葵丸, 出處:《聖惠》卷九十二。 組成:防葵1兩,牡丹1兩,桂心1兩,黃柏1兩(銼),滑石1兩,豉半兩(微炒)。 主治:小兒陰偏大,卵核堅硬。

防葵丸, 出處:《聖惠》卷八十八。 組成:防葵1兩,人參半兩,訶黎勒皮半兩,川大黃3分(銼碎,微炒),桑菌半兩,鬱李仁半兩(湯浸,去皮尖,微炒)。 主治:小兒癖氣,久不消散。

防葵丸, 出處:《聖惠》卷八十五。 組成:防葵半兩(末),牛黃半分,巴豆20枚(取霜),滑石半兩,膩粉1分,蛇蛻皮1條(燒灰),朱砂1分,麝香半分。 主治:小兒食癇,心胸痰滯,大小便常多秘澀。

防葵丸, 出處:《聖惠》卷八十八。 組成:防葵半兩,肉豆蔻1分(去殼),木香1分,川大黃1分(銼碎,微炒),鱉甲1兩(塗醋炙令黃,去裙襕),京三棱半兩(微煨,銼),枳殼1分(麸炒微黃,去瓤),麝香1分(細研)。 主治:小兒食癥。

防葵丸, 出處:《聖惠》卷二十八。 組成:防葵1兩,柴胡1兩(去苗),木香3分,桃仁1兩(湯浸,去皮尖雙仁,麸炒微黃),鱉甲1兩(塗醋炙微黃,去裙襕),桂心半兩,川大黃1兩(銼碎,微炒),當歸半兩,京三棱1兩(炮,銼),赤芍藥半兩,檳榔1兩,鬱李仁1兩(湯浸,去皮尖,微炒)。 主治:虛勞積聚,脅下妨滿,腹脹不能食,及腹中痛。

防葵丸, 出處:《聖惠》卷八十八。 組成:防葵半兩,當歸半兩(銼,微炒),桔梗半兩(去蘆頭),桂心半兩,訶黎勒皮半兩,附子1分(炮裂,去皮臍),陳橘皮半兩(湯浸,去白瓤,焙),川大黃半兩(銼碎,微炒),吳茱萸1分(湯浸7遍,焙乾,微炒),鱉甲半兩(塗醋炙令黃,去裙襕),杏仁20枚(湯浸,去皮尖雙仁,麸炒微黃)。 主治:小兒痃氣,不能下食,肌體瘦。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