榆皮散

YU PI SAN | 更多圖表

出處典籍:《聖惠》卷七

熱性指數

1

寒性指數

10

複方歸經比例

膀胱經 31%
心經 16%
腎經 15%
脾經 15%
肝經 15%
肺經 1%
胃經 0%
小腸經 0%
膽經 0%
大腸經 0%
膀胱經
心經
腎經
脾經
肝經
肺經
胃經
小腸經
膽經
大腸經

最後更新日:2024-02-07

主治功效


中藥方劑「榆皮散」,主要成分是榆白皮、車前子、木通、白茅根、桑螵蛸、赤茯苓、黃芩。

榆白皮性味苦,入肺、大腸經,具有清熱利尿、滋陰涼血、清肺養陰、養肝明目、潤腸通便等功效。

車前子性寒涼,味甘,入肺、腎經,具有清熱利尿、祛痰止咳、明目消翳、利尿通淋等功效。

木通性寒,味甘,入腎、膀胱經,具有清熱利尿、通淋排石、祛風除溼、消腫止痛等功效。

白茅根性寒涼,味甘,入肺、胃、膀胱經,具有清熱瀉火、清胃熱、涼血止血、清熱利尿、養陰生津、生津止渴、解酒毒、利水消腫等功效。

桑螵蛸性溫,味甘、鹹,入腎、肝經,具有澀精止遺、固澀收斂、補氣、補腎、安神、利水消腫等多種功效。

赤茯苓性平,味甘淡,入心、肺、脾經,具有利水滲溼、清熱解毒、益氣健脾、寧心安神等功效。

黃芩性味苦、寒,歸肺、大腸經,具有清熱燥濕,瀉火解毒,涼血止血,除熱安胎,清熱瀉下,排膿消腫,清熱解毒,降氣,利尿等功效。

榆皮散方劑組成中,榆白皮、車前子、白茅根均有清熱利尿的功效,木通、赤茯苓、黃芩均有清熱燥濕、瀉火解毒的功效,桑螵蛸具有澀精止遺、固澀收斂的功效。各藥合用,共奏清熱利尿、滋陰涼血、固澀收斂之功。

榆皮散主治功效是膀胱實熱:膀胱內有熱邪積聚。小便赤澀:小便顏色發紅,排尿時有灼熱感或疼痛感。

榆皮散方劑具有清熱利尿、滋陰涼血、固澀收斂之功,可治療膀胱實熱、小便赤澀等症。

傳統服藥法


榆白皮3分(銼),車前子3分,葵根3分,木通3分(銼),蘧麥3分,白茅根3分(銼),桑螵蛸1兩(微炒),赤茯苓1兩,黃芩3分。
上為粗末。
每服3錢,以水1中盞,入生薑半分,同煎至6分,去滓,食前溫服。

方劑組成解釋


本方以榆白皮、車前子、木通、白茅根、桑螵蛸、赤茯苓、黃芩為君臣佐使,共奏清熱利尿,通淋止痛之功。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本方適用於膀胱實熱,小便赤澀者。若有尿血、血尿者,應當禁用。

相關疾病


排尿困難尿道炎前列腺增生小便顏色偏黃

相同名稱方劑


榆皮散, 出處:《聖惠》卷七十二。 組成:榆白皮(銼)3分,木通(銼)3分,赤芍藥3分,豬苓(去黑皮)3分,滑石3分,葵子半兩,黃芩半兩。 主治:婦人小便不通,小腹疼痛。

榆皮散, 出處:《聖惠》卷七。 組成:榆白皮3分(銼),車前子3分,葵根3分,木通3分(銼),蘧麥3分,白茅根3分(銼),桑螵蛸1兩(微炒),赤茯苓1兩,黃芩3分。 主治:膀胱實熱,小便赤澀。

榆皮散, 出處:《聖惠》卷七。 組成:榆白皮3分(銼),葵根3分(銼),澤瀉3分,木通3分(銼),蘧麥3分,赤茯苓3分,桑螵蛸3分(微炒),甘草3分(炙微赤,銼),川芒消2兩,當歸半兩(銼,微炒),子芩1兩,石韋3分(去毛)。 主治:腎臟實熱,膀胱氣滯,小便赤黃,澀痛不通。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