養脾散

YANG PI SAN | 更多圖表

熱性指數

27

寒性指數

4

複方歸經比例

脾經 28%
肺經 17%
心經 16%
腎經 16%
胃經 15%
大腸經 3%
肝經 1%
脾經
肺經
心經
腎經
胃經
大腸經
肝經

最後更新日:2024-02-04

主治功效


養脾散

養脾散,由:

  • 神麴:消食化積,健脾胃,除煩。
  • 茯苓:利水消腫,滲濕利尿,清熱利尿,祛風除濕,安胎,健脾胃,補血,安神。
  • 附子:溫裡溫中,散寒止痛,回陽救逆。
  • 訶子:澀腸止瀉,固表止汗,清肺利咽,化痰止咳,降氣除煩。
  • 甘草:清熱解毒,補氣,瀉火,止咳化痰,潤肺,生津止渴,補血,活絡止痛。
  • 人參:補氣,增強免疫,調節血糖,改善心血管功能,提高記憶力,延緩衰老,提高性功能,安神益智,緩解神經衰弱,失眠。
  • 草荳蔻:芳香化濕,溫裡散寒,健脾胃,理氣行氣,降氣,燥濕。
  • 乾薑:溫經散寒,溫裡溫中,補陽,止瀉,止血,破血消癥,健脾胃,溫化寒痰,活絡止痛。
  • 大麥:健脾胃,利水滲濕,生津止渴,消食化積,補氣,和胃消食,清熱解渴,止汗固表。
  • 白荳蔻:溫中散寒,緩和脾胃虛寒,行氣止嘔,疏通氣機,解暑除煩,緩解過量飲酒引起的胃腸道不適,頭痛,噁心。
  • 丁香:溫裡溫中,降逆止嘔,健脾胃,溫肺止咳,解毒消腫。

組成。

主治功效

養脾散主治脾臟虛弱、沒有食慾、氣往上逆、容易渴、腹瀉、難以消化米飯和穀物。

總結

養脾散是一種傳統中藥方劑,具有補氣健脾、消食化積、利水滲濕、清熱解毒等功效,常 применяется для лечения заболеваний селезенки и желудка в традиционной китайской медицине.

傳統服藥法


肉桂、乾薑、肉蔻、赤茯苓、莪朮、川芎、桔梗各等分。
上為末。
每服3錢,白湯調下,晨、午、晚各1服。

方劑組成解釋


本方由神麴、茯苓、附子、訶子、甘草、人參、草荳蔻、乾薑、大麥、白荳蔻、丁香等十味中藥組成。神麴、茯苓、甘草、人參、白荳蔻、丁香均有健脾益氣之功效;附子、草荳蔻、乾薑有溫中散寒之功效;訶子有收斂固澀之功效。諸藥合用,共奏健脾益氣、和胃消食之效。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本方不宜長期服用。

相關疾病


食慾不振心內膜炎心包炎慢性腎衰竭二尖瓣狹窄三尖瓣疾病高血壓性心臟病高血壓性腎臟病心臟衰竭全身性水腫

相同名稱方劑


養脾散, 出處:《仙拈集》卷一。 組成:肉桂、乾薑、肉蔻、赤茯苓、莪朮、川芎、桔梗各等分。 主治:水腫。

養脾散, 出處:《聖濟總錄》卷四十四。 組成:陳曲(炒)1兩,白茯苓(去黑皮)1兩,附子(炮裂,去皮臍)1兩,訶梨勒(煨)1兩,甘草(炙)1兩,人參1兩,草豆蔻(去皮,炮)1兩,乾薑(炮)半兩,麥糵(炒)1兩半,白豆蔻(去皮)1分,丁香(大者)50粒。 主治:脾虛不思飲食,氣逆渴泄,米谷不消。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