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味剉散

Shi Wei Cuo San | 更多圖表

熱性指數

27

寒性指數

4

複方歸經比例

脾經 26%
心經 20%
腎經 16%
肺經 12%
肝經 11%
胃經 3%
膀胱經 1%
心包經 1%
三焦經 1%
膽經 1%
大腸經 1%
脾經
心經
腎經
肺經
肝經
胃經
膀胱經
心包經
三焦經
膽經
大腸經

最後更新日:2024-01-29

主治功效


十味剉散是一種傳統中醫方劑,主要用於治療中風血弱引起的臂膀疼痛,特別是當疼痛延伸至筋骨,造成舉手抬足困難的情況。本方劑由多種草藥組成,每種草藥都有其獨特的療效和作用。

生薑:生薑性味辛溫,具有散風寒、發汗解表、止咳化痰等功效。它能夠降氣、補陽,對健脾胃、解毒、止嘔、祛風除濕、活血化瘀有顯著作用。生薑在臨床上可以單獨煎湯服用,也常與其他中藥材配伍使用。

大棗:大棗具有安神助眠、理氣行氣、止瀉、調經、止咳化痰、活血化瘀等功效。其主要成分包括維生素B1、B2、C及鐵元素、黃酮類、皁苷類等,有抗氧化、抗炎、抗凝血作用。適用於緩解氣滯引起的各種不適,改善腸道功能。

白芍:白芍具有平肝息風、補血養肝、健脾胃等功效。適用於治療肝陰不足、肝氣不舒或肝陽偏亢引起的頭痛、眩暈等症狀。它能調節肝臟功能,增強解毒和代謝能力,達到養肝效果。

白朮:白朮具有補氣、利水滲濕、固表止汗、生津止渴、安胎、健脾胃、祛風除濕等多種功效。它常用於治療脾虛氣弱、食慾不振、肢體乏力等症狀。同時也能改善水腫、黃疸、自汗、盜汗等症狀。

川芎:川芎具有活血化瘀、祛風除濕、理氣行氣、活絡止痛等功效。適用於治療頭痛眩暈、目赤腫痛、風濕痹痛等症狀。川芎還有補血、強筋骨的作用,適用於治療貧血、月經不調等症狀。

當歸:當歸具有補血活血、調經止痛、止血等功效。能促進造血功能,增加血細胞數量,達到補血效果。當歸的揮發油等成分具有活血化瘀、消腫止痛、補血生肌的作用。

防風:防風性溫,微苦,歸肺、脾、膀胱經。具有散風邪、解表發汗、活血止痛、祛風除濕等功效。它能治療外感風寒引起的感冒、頭痛等症狀。

茯苓:茯苓性平,味甘淡,歸脾、胃、心經。具有利水消腫、清熱利尿、祛風除濕等功效。適用於治療水腫、尿路感染等症狀。茯苓還能安胎,適用於孕婦水腫、先兆流產等症。

附子:附子性辛、甘,大熱,有毒,入肺、腎經。具有溫裡溫中、散寒止痛、回陽救逆之功效。它能溫暖身體,促進血循,增強心臟功能。

黃耆:黃耆性溫味甘,歸脾、肺經。具有補氣、固表、升陽、利水消腫等功效。黃耆為中醫補氣的重要藥材。

肉桂:肉桂性溫,味辛甘,歸心、肝、腎經。具有溫經散寒、活血通經、溫陽補陽等功效。適用於治療陽虛體弱、手足冰涼等症狀。

熟地黃:熟地黃具有補血、滋陰、益精、補腎等功效。它能改善貧血癥狀,滋補肝腎,增強腎臟功能。

十味剉散透過這些成分的協同作用,有效治療了中風血弱引起的臂膀疼痛和筋骨困難。此方劑不僅能夠緩解局部的疼痛和不適,還能改善整體的氣血流通,對身體健康有全面的促進作用。

傳統服藥法


當歸(二錢) 黃蓍(炙) 白芍藥(二錢) 附子(炮.二錢半) 川芎(一錢半) 防風(一錢半) 白朮(一錢半) 肉桂(一錢) 茯苓(七錢半) 熟地黃(酒浸.焙.七錢半)分二貼,每貼水二盞,生薑八片,棗二枚,煎至八分,食後臨卧服。

方劑組成解釋


十味剉散是由當歸、黃耆、白芍、附子、川芎、防風、白朮、肉桂、茯苓、熟地黃、生薑、大棗組成的方劑,具有溫補氣血、散寒除濕的功效。

主治

氣血兩虛,寒濕內阻,症見頭暈目眩、心悸氣短、神疲乏力、面色蒼白、食欲不振、腰膝酸軟、遺精早泄、月經不調、崩漏帶下、白帶清稀、畏寒肢冷、四肢不溫、舌淡苔白、脈沉細。

方解

當歸、黃耆、白芍、熟地黃為君藥,補血活血,溫補腎陽。附子、川芎、肉桂為臣藥,溫補陽氣,散寒除濕。

防風、白朮為佐藥,祛風除濕,健脾益氣。茯苓為使藥,滲濕利水,健脾益胃。生薑、大棗為輔藥,助陽益氣,溫中和胃。

  • 當歸:補血活血,調經止痛。
  • 黃耆:補氣固表,利尿消腫。
  • 白芍:養血柔肝,緩急止痛。
  • 附子:溫經散寒,回陽救逆。
  • 川芎:活血行氣,祛風止痛。
  • 防風:祛風解表,止痙止痛。
  • 白朮:健脾益氣,燥濕利水。
  • 肉桂:溫經散寒,補火助陽。
  • 茯苓:利水滲濕,健脾安神。
  • 熟地黃:滋陰補血,益精填髓。
  • 生薑:發散風寒,溫中止嘔。
  • 大棗:補中益氣,養血安神。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 本方具有溫補作用,陰虛火旺者慎用。
  • 本方含有附子,有毒,使用時應注意用量。
  • 本方具有一定的活血作用,孕婦慎用。

相關疾病


動脈粥樣硬化四肢麻痺癱瘓腦內出血腦動脈阻塞腦血栓塞半身或下肢麻木手臂痛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