槐榆生地湯

HUAI YU SHENG DI TANG | 更多圖表

熱性指數

7

寒性指數

26

複方歸經比例

肺經 22%
肝經 20%
心經 17%
大腸經 11%
胃經 11%
脾經 8%
膽經 5%
腎經 2%
肺經
肝經
心經
大腸經
胃經
脾經
膽經
腎經

最後更新日:2024-02-07

主治功效


中藥方劑「槐榆生地湯」

槐榆生地湯,又稱「槐生地黃湯」,具有清熱涼血、止血、滋陰補血等功效。主治:腸胃濕熱、臟腑有積毒,導致大便出血,大便出血初期。

槐榆生地湯組成介紹

甘草

  • 性味:甘平
  • 歸經:脾、肺、心經
  • 功效:清熱解毒、補氣、瀉火、止咳化痰、潤肺、生津止渴、補血、活絡止痛等

白芍

  • 性味:甘微寒
  • 歸經:肝、脾經
  • 功效:平肝息風、補血養肝、健脾胃等

地榆

  • 性味:苦寒
  • 歸經:肝、脾、腎經
  • 功效:止血、清熱解毒、清熱涼血、斂瘡、排膿等

荷葉

  • 性味:涼苦澀
  • 歸經:心、肝、脾、胃、小腸、膀胱經
  • 功效:清熱瀉火、活血化瘀、固澀收斂、止血、清熱涼血、生津止渴、破血消癥、利尿消腫、健脾養心、安神寧心等

槐花

  • 性味:苦寒
  • 歸經:肺、大腸經
  • 功效:清熱涼血、止血、清熱瀉火、疏肝解鬱等

黃芩

  • 性味:苦寒
  • 歸經:肺、大腸經
  • 功效:清熱燥濕,瀉火解毒,涼血止血,除熱安胎,清熱瀉下,排膿消腫,清熱解毒,降氣,利尿等

金銀花

  • 性味:甘寒
  • 歸經:肺、心經
  • 功效:清熱瀉火、散風熱、清熱解毒、解毒和透疹等

荊芥

  • 性味:辛溫
  • 歸經:肺、肝經
  • 功效:散風寒、發汗解表、祛風除濕、止癢、止血、活絡止痛、透疹、消食化積、斂瘡等

生地黃

  • 性味:甘苦寒
  • 歸經:心、肝、腎經
  • 功效:清熱涼血、清熱瀉火、滋陰、補血等

總結

槐榆生地湯,是中醫常用的活血化瘀藥方,具有清熱涼血、止血、滋陰補血等功效。主要用於治療腸胃濕熱、臟腑有積毒,導致大便出血,大便出血初期。

傳統服藥法


槐花、地榆、黃芩、銀花、生地、白芍、生雞子、甘草、荊芥(炒焦)、荷葉蒂。
熱甚,加犀角、黃連。
水煎服。或用豬臟丸服(另用槐花填入臟中,煮爛,去槐花搗和丸藥,取其引入大腸)。

方劑組成解釋


槐花、地榆、黃芩、金銀花、生地黃、白芍、甘草、荊芥、荷葉均具有清熱涼血、止血止痛的功效。其中,槐花、地榆、黃芩、金銀花清熱涼血作用較強,生地黃、白芍、甘草、荊芥、荷葉止血止痛作用較強。因此,本方具有清熱涼血、止血止痛的功效,可用於治療腸風臟毒下血,便血初起者。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本方具有清熱涼血、止血止痛的功效,但不宜長期服用。長期服用可能會導致體內陰液不足,出現口乾、便秘、乏力等症狀。

相關疾病


胃腸出血大便出血

相同名稱方劑


槐榆生地湯, 出處:《顧松園醫鏡》卷十五。 組成:槐花、地榆、黃芩、銀花、生地、白芍、生雞子、甘草、荊芥(炒焦)、荷葉蒂。 主治:腸風臟毒下血,便血初起者。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