脾胃雙治飲

PI WEI SHUANG ZHI YIN | 更多圖表

熱性指數

26

寒性指數

3

複方歸經比例

脾經 33%
胃經 20%
心經 14%
肺經 14%
腎經 13%
肝經 1%
脾經
胃經
心經
肺經
腎經
肝經

最後更新日:2024-01-29

主治功效


中藥方劑「脾胃雙治飲」

中藥方劑「脾胃雙治飲」,主要成分包括:人參、茯苓、白朮、甘草、肉桂、神麴、半夏、砂仁。

  • 甘草:味甘平,歸脾、肺、心經,具有清熱解毒、補氣、瀉火、止咳化痰、潤肺、生津止渴、補血、活絡止痛等功效。

  • 白朮:味甘苦,歸脾、胃經,具有補氣、利水滲濕、固表止汗、生津止渴、安胎、健脾胃、祛風除濕等功效。

  • 半夏:味甘辛,歸脾、胃、肺經,具有溫化寒痰、止咳化痰、止嘔、降氣、燥濕、利水消腫、散結等功效。

  • 茯苓:味甘淡,歸脾、胃、心經,具有利水消腫、利水滲濕、清熱利尿、祛風除濕、安胎、健脾胃、補血、安神等功效。

  • 人參:味甘,性微溫,歸脾、肺經,具有補氣、增強免疫力、調節血糖、改善心血管功能、提高記憶力、延緩衰老、提高性功能等功效。

  • 肉桂:味辛甘,歸心、肝、腎經,具有溫經散寒、活血通經、溫陽補陽、壯命門火、活血化瘀、祛風除濕、活絡止痛、通經絡、溫裡溫中的功效。

  • 砂仁:味辛,歸脾、胃、腎經,具有燥濕、芳香化濕、理氣行氣、止瀉、安胎、健脾胃等功效。

  • 神麴:味甘溫,入脾、胃二經,具有消食化積、健脾胃、除煩等功效。

主治功效

脾胃雙治飲,顧名思義,是專治脾胃的方劑。中醫認為,脾胃是人體氣血生化之源,脾胃虛弱,則氣血不足,百病叢生。脾胃雙治飲,一方面可以健脾益氣,另一方面可以溫胃化痰,從而達到治療脾胃虛弱、嘔吐、泄瀉、腹脹、腹痛等症狀的目的。

總結

脾胃雙治飲,出自《脾胃論》,是一首補氣健脾、止嘔化痰的中藥方劑。方中藥物配伍合理,具有補氣健脾、溫胃化痰、止嘔止瀉的功效,臨牀上常應用於治療脾胃虛弱、嘔吐、泄瀉、腹脹、腹痛等症狀。

傳統服藥法


人參3錢,茯苓3錢,白朮5錢,甘草1錢,肉桂1錢,神曲1錢,半夏1錢,砂仁3粒。
水煎服。

方劑組成解釋


脾胃雙治飲由人參、茯苓、白朮、甘草、肉桂、神麴、半夏、砂仁等中藥組成。人參具有補氣健脾的作用,茯苓具有健脾利水的作用,白朮具有健脾燥濕的作用,甘草具有補脾益氣的作用,肉桂具有溫中散寒的作用,神麴具有健脾和胃的作用,半夏具有降逆止嘔的作用,砂仁具有行氣和胃的作用。這些中藥可以共同起到健脾和胃,降逆止嘔的作用。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脾胃雙治飲是一首中醫方劑,具有一定的副作用。如果患者有脾胃虛弱、氣虛血虧、陰虛火旺等症狀,不宜服用脾胃雙治飲。此外,脾胃雙治飲不宜長期服用,以免引起脾胃功能紊亂。

相同名稱方劑


脾胃雙治飲, 出處:《石室秘錄》卷三。 組成:人參3錢,茯苓3錢,白朮5錢,甘草1錢,肉桂1錢,神曲1錢,半夏1錢,砂仁3粒。 主治:胃吐由於脾虛,脾氣不下行,自必上反而吐。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