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膿內補散

PAI NONG NEI BU SAN | 更多圖表

熱性指數

20

寒性指數

4

複方歸經比例

脾經 19%
肺經 19%
心經 17%
腎經 10%
肝經 9%
胃經 9%
膀胱經 3%
大腸經 3%
心包經 1%
三焦經 1%
膽經 1%
小腸經 0%
脾經
肺經
心經
腎經
肝經
胃經
膀胱經
大腸經
心包經
三焦經
膽經
小腸經

最後更新日:2024-01-29

主治功效


中藥方劑「 排膿內補散 」

中藥方劑「 排膿內補散 」由以下中藥材組成:

  • 桂枝:發汗解表、祛風除濕、溫經、散風寒、通經絡、活絡止痛、止嘔、活血化瘀、提振胸陽。
  • 甘草:清熱解毒、補氣、瀉火、止咳化痰、潤肺、生津止渴、補血、活絡止痛。
  • 白芷:發汗解表、祛風除濕、利水消腫、固崩止帶、散風寒、活絡止痛、燥濕、排膿、止咳化痰。
  • 川芎:活血化瘀、祛風除濕、理氣行氣、活絡止痛、燥濕、補血、強筋骨。
  • 當歸:補血活血、調經止痛、止血、活血化瘀、止咳平喘。
  • 防風:散風邪、解表發汗、活血止痛、祛風除濕、解毒透疹。
  • 茯苓:利水消腫、利水滲濕、清熱利尿、祛風除濕、安胎、健脾胃、補血、安神。
  • 附子:溫裡溫中、散寒止痛、回陽救逆。
  • 厚朴:溫裡溫中、降氣、健脾胃、燥濕、驅蟲殺蟲。
  • 黃耆:補氣、固表、升陽、利水消腫。
  • 桔梗:宣肺、利咽、祛痰、排膿、破血消癥、止血、清熱解毒。
  • 人參:補氣、增強免疫力、調節血糖、改善心血管功能、提高記憶力、延緩衰老、提高性功能。
  • 遠志:安神益智、利水消腫、止咳化痰、清熱解毒。
  • 赤小豆:利水滲濕、清熱利尿、清熱瀉火、排膿、健脾胃、清熱解毒、利水消腫、解毒排膿。
  • 通草:清熱利尿、利水滲濕、清肺潤燥。

主治功效

中藥方劑「 排膿內補散 」主治膿瘡,膿血不斷流出,瘡口空虛疼痛。

總結

中藥方劑「 排膿內補散 」由多種中藥材組成,具有清熱利尿、利水滲濕、清肺潤燥的功效。能促進腎臟血液循環,增加尿液排泄量,減少水分滯留,有助於治療水腫、浮腫、小便不利等症狀。此外,還能清肺潤燥,適用於肺熱咳嗽、乾咳少痰等症。

傳統服藥法


防風1兩,遠志1兩,當歸2兩,黃耆1兩,白芷1兩,甘草1兩,桔梗1兩,通草1兩,厚朴2兩,人參1兩,桂心1兩,附子1兩,赤小豆5合(熬),芎藭3兩,茯苓1兩。
上為末。
未食溫酒服方寸匕,日3夜1服。

方劑組成解釋


本方中,防風、遠志、當歸、黃耆、白芷、甘草、桔梗、通草、厚朴、人參、桂枝、附子、赤小豆、川芎、茯苓等中藥均具有一定的排膿生肌、補氣固表的功效,可協同發揮作用,從而達到治療癰瘡、膿血不止、瘡中空虛疼痛等症狀的目的。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本方具有一定的毒副作用,孕婦、哺乳期婦女、兒童、體弱者慎用。

相關疾病


癤和癰

相同名稱方劑


排膿內補散, 出處:《直指》卷二十三引《究原方》。 組成:人參、當歸、川芎、厚朴(薑制)、防風、北梗(焙)、白芷、辣桂、黃耆(炙)、甘草(炙)、白茯苓各等分。 主治:活血排膿,扶養內氣,救裏內塞。主治:癰疽大潰開爛者;腸癰冷證。

排膿內補散, 出處:《醫心方》卷十五引《集驗方》。 組成:防風1兩,遠志1兩,當歸2兩,黃耆1兩,白芷1兩,甘草1兩,桔梗1兩,通草1兩,厚朴2兩,人參1兩,桂心1兩,附子1兩,赤小豆5合(熬),芎藭3兩,茯苓1兩。 主治:癰瘡,膿血不止,瘡中空虛疼痛。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