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氣丸

QI QI WAN | 更多圖表

熱性指數

26

寒性指數

8

複方歸經比例

脾經 17%
心經 16%
肝經 16%
胃經 11%
腎經 10%
肺經 8%
心包經 5%
三焦經 3%
大腸經 3%
膽經 2%
小腸經 1%
膀胱經 1%
脾經
心經
肝經
胃經
腎經
肺經
心包經
三焦經
大腸經
膽經
小腸經
膀胱經

最後更新日:2024-02-04

主治功效


中藥方劑「七氣丸」

【組成】

  • 大黃
  • 水菖蒲
  • 人參
  • 肉桂
  • 柴胡
  • 乾薑
  • 細辛
  • 當歸
  • 半夏
  • 花椒
  • 山茱萸
  • 厚朴
  • 附子

【介紹】

  • 半夏:溫化寒痰、止咳化痰、止嘔、降氣、燥濕、利水消腫、散結
  • 柴胡:散風熱、發汗解表、止咳化痰、平肝息風、補陽、清熱瀉火、疏肝解鬱
  • 花椒:溫中止瀉、殺蟲解毒、祛寒止痛、溫中散寒、健脾止瀉、溫腎壯陽、補陽、壯命門火、止嘔、壯陽、通經絡、清熱利尿、祛風除濕、破血消癥、溫裡溫中、健脾胃、止咳平喘、止瀉、活絡止痛、通乳
  • 大黃:清熱利尿、瀉下、止血、活血化瘀、清熱解毒、降氣、清熱涼血、清熱瀉火
  • 當歸:補血活血、調經止痛、止血、活血化瘀、止咳平喘
  • 附子:溫裡溫中、散寒止痛、回陽救逆
  • 乾薑:溫經散寒、溫裡溫中、補陽、止瀉、止血、破血消癥、健脾胃、溫化寒痰、活絡止痛
  • 厚朴:溫裡溫中、降氣、健脾胃、燥濕、驅蟲殺蟲
  • 人參:補氣、增強免疫力、調節血糖、改善心血管功能、提高記憶力、延緩衰老、提高性功能、安神益智
  • 肉桂:溫經散寒、活血通經、溫陽補陽、壯命門火、活血化瘀、祛風除濕、活絡止痛、通經絡、溫裡溫中
  • 山茱萸:固澀收斂、澀精止遺、補益肝腎、補血養肝、益精
  • 細辛:辛溫散寒、發汗解表、祛風除濕、開竅、止咳化痰、活絡止痛
  • 水菖蒲:化痰開竅、除濕健胃、殺蟲止癢

【主治功效】

  • 心臟以下,兩肋部位疼痛,因長期寒氣積聚體內而導致

【結論】

中藥方劑「七氣丸」主要成分是大黃、水菖蒲、人參、肉桂、柴胡、乾薑、細辛、當歸、半夏、花椒、山茱萸、厚朴、附子,主治功效為:這人過去就已經有長期寒氣積聚體內的情形,因此導致了心臟以下,兩肋部位疼痛。

傳統服藥法


葶藶子(熬)1兩,半夏(洗)1兩,大黃1.5兩,玄參1.5兩,人參1.5兩,苦參1.5兩,麥門冬(去心)1.5兩,黃芩1.5兩,乾薑1.5兩,芎窮1.5兩,遠志(去心)1.5兩,消石1兩,瞿麥1.5兩。
理嘔逆,破積聚。
上為末,煉蜜為丸,如梧桐子大。
每服6丸,以酒送下,1日1次。

方劑組成解釋


七氣丸由大黃、水菖蒲、人參、肉桂、柴胡、乾薑、細辛、當歸、半夏、花椒、山茱萸、厚朴、附子等中藥組成,其中大黃具有瀉下通便、清熱解毒的功效;水菖蒲具有化痰散結、開竅醒神的功效;人參具有大補元氣、復脈固脫的功效;肉桂具有溫經散寒、通陽助陽的功效;柴胡具有疏肝解郁、和胃降逆的功效;乾薑具有溫中散寒、回陽救逆的功效;細辛具有發汗解表、散寒止痛的功效;當歸具有補血活血、調經止痛的功效;半夏具有燥濕化痰、降逆止嘔的功效;花椒具有溫中散寒、止痛止癢的功效;山茱萸具有補益肝腎、澀精固精的功效;厚朴具有行氣寬中、燥濕化痰的功效;附子具有溫經散寒、回陽救逆的功效。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七氣丸具有溫中散寒、行氣止痛的功效,但不宜長期服用,以免引起上火、便秘等症狀。此外,七氣丸不宜與溫補性中藥同用,以免引起藥物相互作用。

相關疾病


動脈粥樣硬化氣喘心絞痛肺結核遺精胃及十二指腸炎心肌梗塞肺性心臟病心包炎心肌炎血液和造血器官疾病四肢麻痺癱瘓風濕性心臟病腦內出血腦動脈阻塞腦血栓塞嘔吐暈眩呼吸氣短言語無力容易健忘

相同名稱方劑


七氣丸, 出處:《普濟方》卷一三九。 組成:大黃(酒洗)、菖蒲、人參、肉桂、柴胡、乾薑、細辛、當歸、半夏、川椒(去目炒)、茱萸、厚朴、附子(炮)各等分。 主治:病人素有久寒,而致心下兩脅結痛。

七氣丸, 出處:《千金翼》卷五。 組成:葶藶子(熬)1兩,半夏(洗)1兩,大黃1兩半,玄參1兩半,人參1兩半,苦參1兩半,麥門冬(去心)1兩半,黃芩1兩半,乾薑1兩半,川芎1兩半,遠志(去心)1兩半,消石1兩,瞿麥1兩半。 主治:理嘔逆,破積聚。主治:婦人勞氣、食氣、胸滿氣、吐逆大下氣,其病短氣,胸脅滿氣結痛,小便赤黃,頭重。

七氣丸, 出處:《醫心方》卷十引《小品方》。 組成:大黃10分(炮),人參3分,椒2分(熬),半夏3分(炮),烏頭5分(炮),桔梗3分,細辛3分,茱萸3分(熬),乾薑3分,菖蒲3分,茯苓3分,川芎3分,紫菀3分,甘草3分,石膏3分,柴胡3分,桃仁3分。 主治:寒氣、怒氣、喜氣、憂氣、恚氣、愁氣、熱氣等七氣爲病,皆生積聚,堅牢如杯,在腹中,心痛煩怨,不能飲食,時去時來,發作有時,每發痛欲絕,其寒氣則吐逆,心下脹滿;其熱氣則恍惚悶亂,常如眩冒,失精;其怒氣則不可當熱,病上盪心,短氣欲絕,不得息;其恚氣則積聚心下,不得食飲;其喜氣則不可疾行久立;其憂氣則不可苦作,卧不安席;其怒氣則怒、忘,置物四旁,不復憶處,四肢手足跗腫,不得舉。亦治産生早起,中風餘疾。

七氣丸, 出處:《千金》卷十七。 組成:烏頭7分,大黃7分,紫菀3分,半夏3分,前胡3分,細辛3分,丹參3分,茯苓3分,川芎3分,桃仁3分,菖蒲3分,石膏3分,吳茱萸3分,桂心3分,桔梗3分,人參1兩,甘草1兩,防葵1兩,乾薑半兩,蜀椒半兩(一方去半夏,加甘遂3分)。 主治:七氣積聚,堅大如杯,若盤在心下,腹中疾痛,飲食不能,時來時去,每發欲死,如有禍祟。寒氣,即嘔逆惡心;熱氣,即說物不竟而迫;怒氣,即上氣不可忍,熱痛上搶心,短氣欲死,不得息;恚氣,即積聚在心下,不得飲食;喜氣,即不可疾行,不能久立;憂氣,即不可閒作,暮卧不安;愁氣,即喜忘不識人語,置物四方,還取不得去處,若聞急,即四肢胕腫,手足筋攣,捉不能舉。男子卒得,飲食不時所致;婦人即産後中風諸疾。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