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聖散

QI SHENG SAN | 更多圖表

出處典籍:《博濟》卷二

熱性指數

20

寒性指數

4

複方歸經比例

脾經 35%
胃經 28%
肺經 21%
心經 7%
大腸經 7%
脾經
胃經
肺經
心經
大腸經

最後更新日:2024-02-03

主治功效


七聖散

組成

  • 厚朴
  • 生薑
  • 甘草
  • 陳皮
  • 草荳蔻

整體功效

行氣止痛,健脾和胃。

主治

脾氣,婦人冷血氣,忽氣瀉及氣痛。

脾氣虛弱,婦女氣血不足,突然出現腹瀉、腹痛

文獻參考

醫方集解

中藥功效分類

  • 厚朴:行氣止痛
  • 生薑:溫中散寒
  • 甘草:調和諸藥
  • 陳皮:理氣健脾
  • 草荳蔻:行氣止痛

傳統服藥法


人糞(燒存性)3錢,生大黃2錢,花蕊石2錢,爐甘石2錢,輕粉1錢,甘草1錢5分,冰片5分。
上為細末。
敷之。

方劑組成解釋


厚朴行氣止痛,生薑溫中散寒,甘草調和諸藥,陳皮理氣健脾,草荳蔻行氣止痛。諸藥合用,共奏行氣止痛、健脾和胃之功。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脾胃虛寒者慎用。

相關疾病


動脈粥樣硬化肺結核扁桃腺炎坐骨神經痛胰臟炎腳氣病瘧疾角膜炎膀胱炎五十肩類風濕性關節炎低血壓慢性喉炎和喉氣管炎肺氣腫慢性腎衰竭腎及輸尿管結石前列腺增生癤和癰鏈球菌性咽喉炎喉聲門之惡性腫瘤(喉癌)

相同名稱方劑


七聖散, 出處:《普濟方》卷二八六。 組成:大黃、山梔、牡蠣(生)、栝樓、金銀花、皂角針(火燒,出火氣)、甘草各等分。 主治:便癰。

七聖散, 出處:《雞峰》卷十七。 組成:茜根1兩,圓荽子1兩,黃芩1兩,紫草1兩,雞冠花1兩,莔子1兩,白礬1兩。 主治:腸風痔痿。

七聖散, 出處:《傳家秘寶》。 組成:川羌活、綿黃耆、白附子、沙苑、蒺藜、五靈脂(别研後微炒)、地龍(去土,略炒)各等分。 主治:腎臟風,上攻下注,生瘡。

七聖散, 出處:《局方》卷一(紹興續添方)。 組成:續斷、獨活、防風、杜仲、萆薢、牛膝(酒浸一宿)、甘草各等分。 主治:風濕流註經絡間,肢節緩縱不隨,或腳膝疼痛,不能步履。

七聖散, 出處:《傳信適用方》卷一。 組成:雞骨川常山(銼)1兩,制厚朴1兩,草豆蔻(去皮)2兩,肉豆蔻2兩,烏梅7個,白檳榔半兩,甘草半兩(炙)。 主治:山嵐瘴瘧,寒暑往來,或兩日三日一發,累治不效者。

七聖散, 出處:《博濟》卷二。 組成:厚朴4兩(去皮後銼細,用薑汁浸十一宿,炒令紫黑色),生薑2兩(洗淨,細切作片子,日曬乾,另炒令紫黑色),甘草2兩(細銼,炒令紫黑色),陳皮(去白)6兩(炒令勻),曬豆蔻2兩(炮後銼細,炒令勻)。 主治:脾氣,婦人冷血氣,忽氣瀉及氣痛。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