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胃斂陰湯

PING WEI LIAN YIN TANG | 更多圖表

出處典籍:《會約》卷四

熱性指數

13

寒性指數

7

複方歸經比例

脾經 25%
胃經 24%
肺經 15%
心經 11%
肝經 10%
腎經 9%
膀胱經 2%
大腸經 1%
脾經
胃經
肺經
心經
肝經
腎經
膀胱經
大腸經

最後更新日:2024-01-29

主治功效


平胃斂陰湯:滋陰斂血止血方劑

中藥方劑「平胃斂陰湯」,主要成分是:白扁豆、甘草、麥門冬、川牛膝、白朮、山藥、葛根、三七、白芍、五味子、當歸。主治功效是:脾胃功能失調,脾臟不能統攝血液,導致鼻孔出血並且量很多。

藥方組成介紹:

**1. 甘草:**味甘平,歸脾、肺、心經,具有清熱解毒、補氣、瀉火、止咳化痰、潤肺、生津止渴、補血、活絡止痛等功效。

**2. 白扁豆:**味甘,入脾、胃經,具有補氣、止瀉、健脾胃、消暑、解毒、固崩止帶等功效。

**3. 白芍:**味酸,入肝經,具有平肝息風、補血養肝、健脾胃等功效。

**4. 白朮:**味苦、辛,入脾、胃經,具有補氣、利水滲濕、固表止汗、生津止渴、安胎、健脾胃、祛風除濕等功效。

**5. 川牛膝:**味甘、微苦,入肝、腎經,具有調經、祛風除濕、強筋骨、活血化瘀、利水滲濕、活絡止痛、通經、清熱利尿、滋陰、補益肝腎等功效。

**6. 當歸:**味甘、辛,入心、肝、脾經,具有補血活血、調經止痛、止血、活血化瘀、止咳平喘等功效。

**7. 葛根:**味甘、辛,入脾、胃、肺經,具有散風熱、發汗解表、止血、生津止渴、解酒毒、透疹、止瀉和清熱解毒等功效。

**8. 麥門冬:**味甘、微苦,入心、肺經,具有養陰生津、潤肺清心、益氣安神的功效。

**9. 三七:**味甘、微苦,入肝、脾、胃經,具有止血、活血化瘀、消腫止痛、平肝息風、利水消腫、補血、清熱利尿等功效。

**10. 山藥:**味甘,入脾、肺、腎經,具有補氣、澀精止遺、補腎、止咳化痰、強筋骨、健脾胃、滋陰、止瀉等功效。

**11. 五味子:**味酸、澀,入肺、腎、心經,具有固澀收斂、補氣、補腎、止咳化痰、降氣、生津止渴、強筋骨、解酒毒等功效。

藥方功效與應用:

平胃斂陰湯,具有滋陰斂血止血的功效,適用於脾胃功能失調,脾臟不能統攝血液,導致鼻孔出血並且量很多的患者。此外,本方藥還可以治療其他出血性疾病,如咯血、便血、尿血等。

使用注意事項:

平胃斂陰湯是一味中藥方劑,在使用時應注意以下事項:

  1. 孕婦、兒童、哺乳期婦女應在醫生指導下使用。
  2. 服藥期間應忌食辛辣、油膩、生冷、寒涼的食物。
  3. 服藥期間應避免劇烈運動。
  4. 服藥期間應定期監測血壓、血糖、血脂等指標。
  5. 如出現不適,應立即停藥並就醫。

傳統服藥法


扁豆(炒,研)3錢,甘草1錢,麥冬1錢,牛膝1錢,白朮8分,山藥1錢半,葛根1錢,三七7分,白芍1錢,五味子(微炒,搗碎)3-4分,當歸1錢。
如胃熱,加石膏3-5錢。
加百草霜、發余、蒲黃(炒黑)各3分,藥調服。

方劑組成解釋


白扁豆味甘、性平,具有健脾利濕、清熱解毒的功效;甘草味甘、性平,具有補脾益氣、清熱解毒的功效;麥門冬味甘、性寒,具有養陰潤肺、清心除煩的功效;川牛膝味辛、性溫,具有活血通絡、下氣消腫的功效;白朮味苦、性溫,具有健脾燥濕、利水滲濕的功效;山藥味甘、性平,具有補脾益氣、固腎益精的功效;葛根味甘、性平,具有解肌退熱、生津止渴的功效;三七味甘、微苦、性溫,具有止血散瘀、消腫定痛的功效;白芍味苦、酸、性微寒,具有養血柔肝、緩急止痛的功效;五味子味酸、性溫,具有收斂固澀、補腎益精的功效;當歸味甘、辛、性溫,具有補血活血、調經止痛的功效。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本方具有一定的活血作用,因此孕婦、月經期間及出血性疾病患者慎用。

相關疾病


流鼻血

相同名稱方劑


平胃斂陰湯, 出處:《會約》卷四。 組成:扁豆(炒,研)3錢,甘草1錢,麥冬1錢,牛膝1錢,白朮8分,山藥1錢半,葛根1錢,三七7分,白芍1錢,五味子(微炒,搗碎)3-4分,當歸1錢。 主治:胃氣上衝,脾不統血,致鼻衄而血多者。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